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悬置调性和主题旋律的现代民乐作品,其音乐语言能否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和审美特征?如果可以,这一表现借助何种手段来实施?又将在何种程度上引发文化共鸣?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美学问题,也是当前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意图通过对现代民乐室内乐作品《弦》这一个案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一命题。本文从《弦》音乐语言的形态和创作技法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音乐学(美学)分析,文章认为对中国传统审美韵味的表现不只是表层的音乐形态,更在于作品内在的审美蕴涵。

  • 标签: 《弦风》 常平 审美特征 音乐学分析 现代民乐 悲美意蕴
  • 简介:“唯九歌、八、七音、六律以奉五声”续探王震亚一黄翔鹏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上发表的《唯九歌、八、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乐问——中国传统音乐百题之八》一文,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所谓“九歌、八、七音、六律以奉五声”的原义,是用九、...

  • 标签: 九声音阶 五声音阶 五声调式 七声音阶 音阶调式 大小调音阶
  • 简介:以1949年为时间界限,之前,中国二胡界就有“南陆北蒋”之说;之后,于1954年,“蒋派”一说由南派二胡奠基人陆修棠教授正式提出。“‘蒋派’二胡艺术特征研究”通过四篇系列性论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梳理蒋之的二胡艺术特征。该系列论文从2004年动笔,最初是笔者受约为中国音乐学院建院40周年院庆日而作,也是为“蒋派”二胡50周年问世日而作;后来,笔者又被邀请担任蒋之研究所名誉所长。更觉有义务或责任作一系统研究。现借蒋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将此文公开发表,以表达笔者对蒋先生敬佩之情和对挚友蒋小风(蒋先生之长子)、蒋巽(蒋先生之次子)两先生的深厚友情。

  • 标签: 蒋风之 “蒋派” 二胡艺术特征 时代性 系统性 创作性
  • 简介:<正>从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郭英德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台上已走过26个春秋。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中国古代戏曲一直是郭先生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无数的本科生和博、硕士研究生,中文系的学生乃至理科院系的学生,都曾聆听过郭先生的戏曲课程;从《元明清戏曲研究》到《中国古典名剧赏析》,

  • 标签: 戏曲作品 郭英德 中国古代戏曲 硕士研究生 明清传奇 元杂剧研究
  • 简介:20世纪,琴乐文化经历了其漫长生命中最为剧烈的一次转型。在多重非本位因素倾压下,当代琴人的琴乐语言表达同传统琴人之间已然产生变异。本文基于琴乐音响实体,在近现代广陵琴派的风格标志及师承关系下,由琴乐语言表达中的音时展衍、声韵关系以及音乐表现力三个方面,对张子谦、刘少椿、龚一、成公亮等前后两代琴人的琴乐语言表达进行横、纵两向的比较研究,试图反思20世纪古今、中西、雅俗等多方元素碰撞和交融下,包括古琴在内的传统音乐文化在直面现代时所共同发生的“汇流”。

  • 标签: 转型 汇流 广陵琴派 琴乐语言表达 张子谦 刘少椿
  • 简介:执着勤奋的琴童位于莱茵河畔的汉诺威是德国西北部一座很重要的历史名城。在1928年的冬天,一个女娃娃出生在这里。女娃娃的父亲周孝高是在汉诺威留学的中国人,母亲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而一同前往。当远在万里之外的祖父周宗良听到孩子出生的消息后,他难抑激动之情,沉思片刻后说:“给孩子取名‘广仁’吧,广大之仁与广仁大德,将来会有大作为。”

  • 标签: 周广仁 钢琴演奏家 故事 余音 历史名城 汉诺威
  • 简介:<正>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 标签: 戏曲论 钱锺书 管锥编 戏曲创作 钱先生 《管锥编》
  • 简介:中国歌剧钢琴伴奏必须从伴奏织体、速度、力度等方面,充分了解戏曲因素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影响,探求与乐队之间的借鉴与学习。依据对乐队总谱的分析,在演奏中将乐队框架融入演奏思维构建,通过不同的演奏手法,尽可能达到与乐队效果相似的音响效果。还必将演奏者个人的情感以及演奏手法巧妙地融入整个表演中,最终才能达到完美演绎作品的目的。

  • 标签: 中国歌剧 钢琴伴奏 《巴山蜀水要解放》 思维构建
  • 简介: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创作的突破口与着眼点主要集中在音高、节奏、音色等方面,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刘健的《的回声》则另辟蹊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复杂的音高逻辑,繁复的节奏组织,斑斓的音色调配基础,主要是在16支大竹笛所构成的同一音色基调上,通过“常规”、“颤音”、“气声”以及“花舌”等四种主要演奏法所分别形成的音色“旋律线”,并以复调特别是微复调的方式所编织的不同音色“织体”,在空间中的“传递”、“渗透”、“扩散”、“分层”,来形成“声音/画面”的运动感。本文主要通过对《的回声》各段落织体的纵向构造形态与横向运动方式的考察,揭示作品各种织体形态——作为这部作品的首要结构力要素——整体上有机布局的内在逻辑,从而全面地展示作品微观与宏观层面上的结构途径。

  • 标签: 刘健 《风的回声》 织体形态 织体运动 微复调 结构途径
  • 简介:第六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期间,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取得完满成功。演唱作品有著名作曲家陆培创作的新歌剧中序幕部分具有戏剧性的合唱作品《醉美三月三》等,本土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充满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合唱作品是音乐会的主要部分。整场作品风格迥异,形式多样。通过评介戏剧性合唱作品《醉美三月三》、广西民歌改编曲《喜鹊登枝》以及《蝴蝶飞》三部作品,对合唱团歌者和指挥华山的表演进行述评。

  • 标签: 中国-东盟音乐周 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 指挥华山 民族风
  • 简介:孕育了世界上各种生命物种,它的伟大和神秘被世人称颂。自19世纪开始,成为画家、诗人,以及作曲家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李斯特、拉威尔和格里弗斯以为主题的三首钢琴作品的音乐语言,探索了两个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如何以当代的审美定义与自身特点来表现的灵性,以第一手资料分析了作曲家对作品原意的解释,并从表演的角度给予解读。

  • 标签: 钢琴技巧 水的音乐 李斯特 拉威尔 格里弗斯
  • 简介:储望华是当今专注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其钢琴前奏曲《隔江相望》的分析,探寻该曲创作与演奏中所贯穿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西方音乐技法相结合的规律。

  • 标签: 储望华 标题意境 旋律 结构 双调叠置
  • 简介:1942年2月初,受陕甘宁边区的委托,鲁艺委派著名版画家马达与安波为鲁艺河防慰问团正副团长,带领美术系的焦新河与庄言,文学系的邢立斌与张潮,中国民间研究会号称“民歌五人小组”的另外四人:马可、张鲁、刘炽、关鹤童,去山西和陕西交界的黄河西岸一带,慰问英勇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河防将士们。这一次的慰问演出,对安波以后的音乐艺术创作起到了升华跃进、化蛹成蝶的催生作用。

  • 标签: 1937年 民歌 陕甘宁边区 中国民间 慰问演出 艺术创作
  • 简介:在目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中,结合本民族传统和当代世界一体化倾向,创造更具深度的个人音乐风格,需要艺术家的想象和语言表达的完美统一。作为东方作曲家武满彻在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不仅将西方的音高组织方式及现代作曲技法为我所用,又将东方音乐的发展方式及曲式原则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意境加之乐器的发声特点等诸多方面相结合,创作出与他同时代的国际同仁们相媲美的具有当代国际一体化的现代音乐作品,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创作经验。

  • 标签: 武满彻 创作观念 东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