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萧友梅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音乐向何处去"这一历史性诘问始终萦绕在音乐家的心头,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关系成为诸多战略命题的核心。萧友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深厚学养和开放性国际视野,自觉承担起思考现实、研究对策和谋划未来的历史使命,为后世音乐家的继续前行开辟了道路。将萧友梅称之为"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确属实至名归。
简介:闵惠芬老师以器乐演奏声腔化为主题举办了二胡专场音乐会暨闵惠芬二胡艺术学术研讨会。音乐会上声腔化的典型范例《游园》等作品,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民族拉弦乐器声腔化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让我们感知到了古人对“唱调”艺术形式喜爱的原由。尽管时代不同,但“器乐演奏声腔化”与“唱调”对于艺术的追求却同根同源,同时,也彰显出我国民族音乐悠远的历史渊源。
简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工作的发起、开展,以至完成全部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0世纪下半叶与21世纪之交这段历史时期内的盛世传奇。文章的作者作为亲历者,回顾了这一历史过程。
简介:人类学民族志经历了从业余民族志到科学民族志再到实验民族志的演进,研究方法从“摇椅式”收集到“参与观察”再到主客位叙事的转变;西方音乐学也从业余的“异国情调”的音乐记录到实验室音体系比较(比较音乐学)再到关注文化研究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而我国的民族音乐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从方志性的音乐集成编纂逐步走向音乐人类学学理,走向人类学民族志的文化“深描”,进行着音乐民族志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萧友梅音乐思想与创作教育实践的跨世纪回望
论“器乐演奏声腔化”与我国古代“唱调”的渊源——听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二胡专场音乐会
与我国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抢救、收集、审编工作的半生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辑审工作回顾
音乐民族志:音乐学研究的人类学路径——兼论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从方志集成到音乐民族志的历史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