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古发现商周青铜镛,是一种击奏钟体体鸣乐器,主要产地在中国南方,尤其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往通称为“铙”,因其器型多较庞伟,故又称“大铙”。但“铙”名称后出,非这种乐器本名。陈梦家先生据《尔雅·释乐》和《说文解字》所云“大钟谓之镛”,将这种乐器定名为“镛”,本文也采用这一名称。

  • 标签: 长江中下游地区 断代 收藏 美国 体鸣乐器 《说文解字》
  • 简介:雷默虽然初版于1970年,但全书逻辑缜密,真知灼见,俯拾即是,其对现阶段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有着极为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对书中提出为什么需要音乐教育哲学、音乐审美体验、识谱及音乐脱盲等观点,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理解和看法.

  • 标签: 音乐教育 哲学 审美体验 识谱 音乐脱盲
  • 简介:《每一天音乐》收集记载了一年中每一天在历史上所发生重事件以及名人逸事。这本书收集事迹跨越西方音乐中整整14个和声世纪,也偶有不和谐之时,并侧重于重演出时刻或是伟大音乐家私生活中片断。无论这些日常事件是琐碎还是宏大、是高尚庄严还是低级庸俗,它们绘成了一幅音乐发展史迷你画像。

  • 标签: 西方音乐 日记 音乐发展史 私生活 音乐家 事件
  • 简介:喜歌剧《费加罗婚礼》中伯爵音乐形象是多元而充满个性。莫扎特把贵族形象、伪君子形象以及小丑形象搓揉在一起,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愚蠢有余而聪明不足封建没落领主嘴脸。作为反面人物代表,伯爵身上有着贵族阶级特有的虚伪和精于算计特征,但作为艺术形象却显得滑稽可笑,惹人捧腹,直到现在还深受人们喜爱。剧中倘若没有伯爵丑陋作对比,就无法映衬出以费加罗为代表第三等级贫民善良、机智和勇敢,整部歌剧也将失去喜剧张力和效果。

  • 标签: 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 伯爵 音乐形象
  • 简介:乔治·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是法国杰出作曲家之一,其创作涵盖了器乐、交响序曲、及歌剧与艺术歌曲等领域。通过对艺术歌曲《神羔羊》进行研究,探究其作品创作风格及手段,这首作品在创作手法、结构、旋律以及音乐表现等方面都具有独特创作特点。

  • 标签: 比才 《神的羔羊》 曲式分析 演唱分析
  • 简介:本文以小号形制流变与小号演奏艺术关系为研究视角,简要梳理了小号形制演变历史。回顾小号发展社会背景及人文审美取向,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作品和作曲家、演奏家加以考察,探讨形制流变对小号演奏艺术发展重要作用和影响,并对当代小号演奏艺术发展空间和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小号 形制 演奏艺术
  • 简介:谭盾《乐队剧场Ⅱ:Re》不同反响今年一月九日,谭盾在北京举行了个人作品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出了谭盾管弦乐新作《乐队剧场Ⅱ:Re一个为散布乐队、两个指挥及现场观众而作》。作品由中央乐团担任演奏,谭盾和王甫建联合指挥。这部作品是谭盾1992年应日本...

  • 标签: 乐队剧场 约翰·凯奇 乐队队员 音乐会 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正>1月29日,我们杂志社在某酒店举行了年终宴会。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小小细节:《甜蜜蜜》这首歌被点唱了两次!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当天就是邓丽君55岁生日,而她离开我们已经13年了。我保留着这个"秘密"。我更愿意独享这个"发现"。

  • 标签: 邓丽君 中国风 一帘幽梦 有毒的 光里 张曼玉
  • 简介:祭孔音乐是歌、舞、乐紧密结合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传统雅乐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全面、动态地审视祭孔音乐以及由它引发诸多现象,尤其是通过对其音乐本体审美趋向和流变过程剖析,认清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十分必要

  • 标签: 雅乐 祭孔音乐 流变 传统的现代化
  • 简介:天津音乐学院建院之初由中央音乐学院在迁京时留下声乐老师中有一位胡雪谷老师。当时我们作为建院第一批学生对她只闻其名,并不认识,但据说她唱得很棒,解放前在歌唱界有四小名旦之称。但又据说身体不大好,在中央音乐学院时没怎么教课。1959年天津音乐学院建院第二年,胡先生开始教课了,也逐渐登上天津音乐学院音乐会舞台。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熟悉了这位四十多岁,

  • 标签: 声乐教学 天津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演唱 解放前 音乐会
  • 简介:<正>一、传统琵琶特殊品位首先说明,这里传统琵琶是指明、清时代流行琵琶。根据《华秋苹琵琶谱》1819年刊印)中图示,当时琵琶是四相十品。大约在本世纪初,琵琶发展为四相十一品,见1926年出版《雅音集》

  • 标签: 琵琶 品位 十二平均律 中立音 七声音阶 偏音
  • 简介:声乐艺术从生活现实中提炼,变成动感听觉艺术。歌曲《藏羚羊诉说》高度概括了现实生活,倾注了艺术家们对生活认知,他们通力合作恰如其分表现了音乐内在韵律。本文主要是从歌曲创作背景、歌曲创作特点、歌曲演唱处理三个方面阐述歌曲艺术魅力,扣人心弦而又震撼人心,是一次最有力量,最有风采、最有感化情感演绎。

  • 标签: 创作背景 创作特点 情感演绎
  • 简介:什么是艺术?艺术本质特征是什么?如果按照一般文艺教科书回答,不外是说:“艺术是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是艺术基本特征”。这种说法正确不正确呢?应该说是正确;但不能说是透彻。它还存

  • 标签: 托尔斯泰 情感论 艺术论 艺术作品 社会生活 艺术家
  • 简介:大型音乐作品创作,离不开作者音乐文化年轮沉淀:离不开情节构思逻辑思维及其哲理;离不开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素质支撑:离不开创作中新发现与多次修改逐步完善成熟过程。《交响合唱·冰山上随想》写作完成,正是这些方面因素综合体现,也是要给予分析研究必要所在。

  • 标签: 交响合唱 创作 探析 解读
  • 简介:<正>对待我国明代伟大文化名人、乐律学家朱载堉生平及其学说中概念,应持慎重态度,准确记述,自不待言。现主要针对重要辞书中存在疏失之处,提出三点订正意见。朱载堉是哪年逝世?刘复(公元1891年——1934年)认为,“卒年不可考”。(“十二等律发明者朱载堉”,载《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1932)1979年版《辞海》第187页、1980年版《辞源》第1510页和《中国音乐词

  • 标签: 疏失 公元 神道碑 历书 残碑 新法密率
  • 简介:等节奏作为中世纪晚期音乐重要创作技术,不仅凸显了音乐形式自足性意蕴,而且还渗透了中世纪作曲家音乐创作"智性"建构思维。在音乐历史认识上,等节奏一直被视为14世纪"新艺术"时期新创作技术而由学界普遍接受。然而,从历史维度考量,笔者却发现,经过12世纪末节奏模式之重复形态铺垫,早在"前弗朗科"实践阶段,等节奏形态就已初具规模,其中尤以法国蒙彼利埃抄本中经文歌为主要代表。这些作品中旋律与自由节奏固定反复,已然具有了等节奏技术样态。最终,法国作曲家维特里经文歌创作,奠定了14世纪"新艺术"等节奏技术结构范式。以此,基于等节奏技术形成过程,欧洲艺术音乐创作中逻辑结构思维以及独创性才渐至凸显出来。

  • 标签: 等节奏 节奏模式 “奥多” 蒙彼利埃抄本 维特里 “智性”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