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写生时要重视与创作的必然联系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因此中国画家历来主张师法造化。师造化不是重现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经过画家的理解认识和艺术加工,而表现到画面上。唐代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
简介:初识健甫,只知道他善篆刻,印宗古玺,刀法纯熟,章法灵动不拘一格,后学流派印,于黄牧甫等人用功最勤。小印刻得尤其精致,冲切自如,表现出颇为深厚的功力。
简介: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唐代画家张璪的这句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概括了艺术创作中从客观现象到艺术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全过程,并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简介:陈继儒(1558-1639)的生平经历极其简单。《墓志铭》说:“先生姓陈,讳继儒,自号空青公。不知其里居子姓,或云‘华亭人也。’先生少好读书,长长于诗歌文词,顷刻万言。晚嗜缁衣黄冠之学,悉铺其精华,已尽吐去。先生二十一补诸生,二十八裂其冠,投檄郡夺。退而结茆小昆山之阳,庙祀二陆手。”百余字已道尽一生经历。陈继儒从29岁至82岁逝世,一直隐居乡里,可以说足隐逸读书的一生。
简介:江子迪[广州美术学院]《断·流》综合材料200×450×60cm导师:陈克作品点评:气体迅速冲击流体后瞬间凝固而成的激流被截断为数个部分,隐喻着文明进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简介:美的形式蕴涵在纷繁的自然景物中,画家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并把它转移在画面上,艺术创作贵在真情流淌。“诗从肺腑出,出则然肺腑。”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练,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
简介:一、关于金城书法篆刻的研究状况金城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上,他的书法和篆刻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有些学者还是撰写过相关研究文章,一些印学著作也对金城篆刻进行了收录和阐释。论文如林拯民撰《金城的绘画篆刻艺术》,郑汉印、孙晓涛撰《清末'法学博士'金城及其书画篆刻艺术》。在学术专著中,涉及金城的篆刻研究有马国权著《近代印人
简介:
简介:昔贤王仲任有言:“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适偶之数,非有他气旁物厌胜感动使之然也。”是故,高才洁行,适遇命恶,退在下流;薄能浊操,偶遇命善,不列卑贱。况乎常人之性,不喜胜己,故以大才干小才,小才不能受,遇而不合;即以大才之士,干大才之主,不容者亦何可胜数。又有顺风前程,升迁在即,忽罹绝症,顿失良机。凡此种种,何莫非命,固余“不可预测之谓命”说之所由出也。
简介: "这里是一个平台."如许多的专家、学生、观众在这个平台上品评、鉴赏、交流、沟通,艺术的思想在这里对接、碰撞、延伸、生长.在这个平台上,看得到雕塑艺术明天的希望!……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能在书画、诗词、文学诸多领域都有杰出成就者,苏轼当之无愧。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谈山水画写生与创作
朴于外而慧于中——吴健甫书法篆刻艺术赏析
浅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体现
笔随天游 味在字外——陈继儒的书法艺术
2010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学术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马天骐花鸟画的审美个性
从“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看金城篆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奇字古 外逸内刚:傅山及其草书五言诗轴
《清代笔记日记中的书法史料整理与研究》序(外一篇)
精彩也在作品外——2006全国高校雕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花絮
寄妙理于豪放外 出新意于法度中——苏轼《治平帖》、《新岁展庆帖》、《归安丘园帖》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