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诗该向何处去?在这个问题上,整个20五六十年代的文艺政策是相当混乱的。诗中的'我'要么是去个性化的、被物化的,要么是与一个乌托邦式的'大我'融合到了一起。而'大跃进'时期盛行的'假大空'诗学排挤真实的人性,以消减富有创造力的主体为前提。直至2060年代初期,一些主要出身于高知或者高干家庭的年轻人组建了地下文化沙龙和诗人社团,开始发展以美学精英主义为基础的另类诗学。2060年代末70年代初,'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杰出代表构成'朦胧诗人'的前身,在他们的诗中,'我'的力量被大大地提升到了一个完胜的、神奇的高度,以超越那个压制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语言系统内部已经发生了语义的转换,这也给80年代以前的地下诗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们通过对一些语词的正话反说,不断推陈出新,但与此同时,那些在二律背反中保留下来的二元论思想却成为他们诗艺继续发展的桎梏。

  • 标签: 中国新诗 地下文学 朦胧诗 现代主义 现代性
  • 简介:本文对于21以来6、7年内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主要谈论了小说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这几年的小说表现出商品性、媚俗性、多元化、女性写作、文化底蕴缺失和缺少大师级文学巨匠的特点.同时本文也简单谈论了诗歌和散文的发展状况.

  • 标签: 商品性 媚俗性 多元化 浮躁 炒作
  • 简介:<正>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湖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21中国首届现代诗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6-29日在江南名城——浙江湖州市召开。会议收到有关诗歌的论文四十余篇。与会的专家、学者、诗人围绕着如何处理好本土传统承传与西方诗学经验借鉴的关系,以确保现代汉诗的本土特色及开放体系;如何处理好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诗歌与生活关系;如何实现中国南、北诗群的优势互补,和衷共济,共同为复兴伟大汉诗做出贡献等重大课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 标签: 现代诗 西方诗学 吴思敬 湖州师范学院 本土传统 民间立场
  • 简介: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不断跨越彼此之间的鸿沟,发生着相互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它常常向本土文化提供很多外来文化、文学的异质性因素,同时也会不断催生本土文化、文学生长的新的动力。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一个民族既有的文化、文学个性,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总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这种变化带给人们的思考更是多样和剧烈的。

  • 标签: 民间文化 中国文学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文化背景 民族文化
  • 简介:当研究者们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史已有了明晰的、系统的主脉特征概括和个案研究时,不少学者在对这一特殊文学类别发展历史的审视中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编年史研究的理论探讨,于是有了朱自强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

  • 标签: 中国儿童文学 文化阐释 文化反思 文化解读 现代化进程 发展历史
  •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西传法国和欧洲,得益于18知识渊博、汉学水平、文学造诣俱佳的传教士汉学家率先译介与引进。本文仅以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MariedePremare,1666-1735)、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韩国英(Pierre-MartialCibot,1727-1780)神父译介《诗经》为例,对其诗译文本进行举证考析、解读,便可见出,《诗经》西渐法国(欧洲)初期,如何受制于译介者的传教布道的宗旨而形成其诗译的成败得失,以及中国诗歌(文学)西传法国和欧洲旅程中如何伴随18传教士汉学的生成、发展而发展的某些特点。

  • 标签: 传教士汉学家 马若瑟 白晋 韩国英 《诗经》
  • 简介:20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核心论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构成。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二: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些断简残篇,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内在联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双方都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容的横向构成和历史的纵向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80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构成的论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转移,促进了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变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但其最明显的局限是没有说清“体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评价标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体系构成 历史发展 中国
  • 简介:本文作者发现了郭沫若先生在苏联发表了两篇俄文文章,未收录进《郭沫若全集》,也未见一般的年谱记载。这两文章中,一篇介绍了郭沫若自己的文学道路和人生轨迹,另一篇表述了他对中国诗歌的评价,对学界研究郭沫若的文学生涯和文学观当有助益。本文简述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并探讨2050年代郭沫若在中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标签: 郭沫若轶文 中国 苏联 文化交流 郭沫若文集 中国诗歌选
  • 简介:文学史能够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写法”,如“思想史”、文体史、形式史、题材史、思潮史、编年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历史叙述等,当然也可以基于特定的文学观与文学史观,选取相关的文学活动现象与文本,通过细读,获得特定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进而穿越历史时空,达成对某一特定时代文学史现象的整体性观照与建构。王辉、李军所著《穿越文本:20中国文学的两极阅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版)也正是采取这种方法与架构,来对20中国文学史进行特定把握与阐释的。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文本细读 历史重构 个体价值 王辉 阅读
  • 简介:苏州地区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典型,它与明末清初小说的发展和新变具有密切的关系。《17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研究》一书对此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 标签: 17世纪 小说 苏州地区
  • 简介:如今,有关二十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少数族裔小说研究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近年来的热点。国内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亚裔、非裔和拉丁裔英国文学研究;犹太裔文学的研究极少涉及。中国的英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研究成果集中在英国印裔、非裔和拉丁裔文学研究,对犹太裔文学的研究启动较晚,且限于个别作家作品的评介,属处在萌芽阶段。本文就英国少数族裔文学总体研究理论方法的建构以及从宏观角度全面、系统阐述二十世纪中后期英国少数族裔文学表现内容和特色方面的研究上的价值和意义,试对国内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二十世纪中后期 英国少数族裔小说 价值与意义
  • 简介:1七月的一天,帕梅拉接到了个奇怪的电话。先是一个男人问道:“请问是帕梅拉·德布斯吗?”在得到了肯定回答后,那个男人说:“你等等,有人要和你讲话。”接着电话那端传来一个女孩细细的声音:“奥莉,是你吗?”帕梅拉的心猛然一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叫她“奥莉”,她禁不住惊呼:“老天!你是谁?”女孩嘤嘤地啜泣着,轻轻说道:“奥莉,我好想你。”“尼娜?!你是尼娜吗?”帕梅拉不敢置信地大叫道。这时那个男人接过了电话,他声音有些沉重地说:“对不起,德布斯女士。刚刚和你讲话的是小女普丽西达,最近她出现了一些异常,不断说起一些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她提到了您,并说是您的妹妹……”

  • 标签: 仲崇民 《16 :14》 小说 当代文学
  • 简介:近日,深受英国读者喜爱的专业科幻杂志《科幻进行时》(SciFiNow)与广受好评的科幻出版社TOR联手推出“文字大战”(WaroftheWords)比赛,借以发掘英国科幻新人。优胜者将获得TOR的一纸图书出片反A同。

  • 标签: 科幻 英国 出版社 优胜者
  • 简介:前不久,有一个人将英国政府告上了法庭,并且最终胜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人居然是一名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他的名字叫做艾萨克。艾萨克是一名体育爱好者,他在三年前因为误杀罪被判入狱,在英国南威尔士地区的一所

  • 标签: 艾萨克 误杀罪 体育爱好者 南威尔士 曼城 三年
  • 简介:我念书时,班上老是出现一些生面孔。他们晃来晃去,还没等我熟悉,又离开了。一种是调皮蛋,在原来的学校混不下去了,这些孩子以农村或小镇上的居多。还有一种是城里的孩子,父母工作都很忙,顾不上他们。那时候人人胸怀理想,干劲冲天,只得把孩子寄到乡下亲戚家,就近入学。常忆君就是城里来的插班生,不过他到我们班上,不属上述情况。常忆君的父亲高瞻远瞩,希望儿子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下历练历练,知青早就返城了,

  • 标签: 修真 就近入学 孩子 插班生 历练 学校
  • 简介:记得从十一、二岁参加抗日儿童团,学唱《延安颂》时开始,革命圣地延安便深深地嵌在我的心中。四十多年来,魂牵梦绕,心向往之。直到今天,才有幸乘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工作会议之便,一睹延安风采。几天来,随马烽、李若冰等老一辈鲁艺战士,遍谒革命遗址,饱览古城名胜,抚今思昔,激动万端,成小诗数首,聊以志感。

  • 标签: 心向往之 天来 抚今思昔 中国作家协会 革命遗址 文朋诗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