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东南日报》是一份较有影响的国民党报纸。它历时15年(1934—1949),曾经迁地三省市(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主办者为胡健中。当年新闻界有人将他与天津《大公报》的胡政之相提并论,称为“南北二胡”。胡名震欧,字健中(1902年—),原籍安徽和县,寄籍浙江杭州。毕业于复旦大学、工诗词、娴外语,尝以“蘅子”为笔名。他曾在嘉兴任中学教师,1928年应复旦大学同学许绍棣之邀,任《杭州民国日报》总编辑,从而进入报界。由于他能编能写,善经营,所以前人说他“笔杆子既硬,算盘也精”。
简介:本文旨在用说服传播理论来解决健康传播中的一些问题。在健康传播中,由于意识形态、民族文化、政治体制等各种原因,人们对于健康、疾病会产生种种的态度,例如对非健康人群的排斥、对疾病的慌乱和恐惧、非健康人群对于疾病的无知等等。而说服传播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态度变化的研究。在健康传播中运用说服,就是想转变人们一些消极的态度,建立对健康积极面对的态度。依据C·香农的线形传播模式,分析在说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分析,考量说服是怎样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的。
简介:新闻策划如同一个精灵,近10年来一直困扰着理论家和实践者,经过众人见仁见智的辩论,“新闻策划作为新闻传播媒介运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似乎已成通说。然而,我们真的认识到“精灵”的本质了吗?它真的被“驯服”了吗?
简介:长期以来,党报肩负着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解疑释惑、交流经验、推进工作的任务.因此,工作性报道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简介:约翰·费斯克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理论家与实践家,也是西方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述的《电视文化》可以说是他思想的一个总结,且集中阐释了他对电视观众的理解。费斯克认为,电视文本的开放产生了多叉性,为观众的积极阅读提供了条件。电视观众是积极的,而不是单质的被动接受者。
简介:
简介:随着美国灾难片《2012》在国内热映,片中所包含的中国元素,以及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一时间,中国形象崛起的舆论甚是高涨。恰巧该片在中国上映时,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之际。于是,最近在各大媒体、网络上充斥着不少“此片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示好,是显示中国国际形象改善”的言论。然而,就在前不久的2009年2月6日,据BBC国际台赞助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
简介:“雄才博学百年身,四海堂堂第一人。我敬寿翁千盏酒,梅花愈老愈精神。”这是著名学者冯其庸在2011年初冬所作的题画诗。他所敬贺之人,就是百岁老人、山西大学姚奠中先生,一位集学者、书法家、画家、篆刻家、诗人、教育家于一身的当代大儒,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在世的研究生弟子。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各种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并倾尽全力抢占市场份额。这种竞争给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带来很大冲击,各种报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和定位报纸的主流价值,各大报纸包括地方党报都在积极挖掘新闻资源,同时注重加大版面设计力度,将版面美提升到与信息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类稿件在报纸版面上的整体布局,集中体现了报纸的宣传报道意图。
简介:移情是一种在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落到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简介:体育新闻传播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一个方面。是传播者传递有关的体育运动刺激(包括口头、书面或者肢体语言)来影响接受者的过程
简介:"郜林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球员和球迷之间的"道德审判"。眼下,中超联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在联赛仅剩下9轮的情况下,竟然有4支球队都有可能争夺冠军,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另有7支球队都有可能降级,正在为保级苦战。然而,在激烈精彩比赛的背后,却是频频出现的球场暴力冲突事件。7月24日,中国足协官网公布了对"郜林事件"的处理结果。
简介: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广东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仅广州地区三大报业集团就有十余家各类报纸天天出版。但广大读者反而觉得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这反映了新闻同质化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各新闻单位也觉察其症结所在,无不纷纷实行改革。一面相应调整读者定位、编辑思想、版面风格和报道特色,树品牌、显个性:一面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同中求异”,探索以差异化突破新闻同质化的路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新闻采写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之路.体现自已报纸的定位.便是每一个奋战在第一线的新闻记者应该设法破解的命题。
简介:“蘑菇定律”许多单位都会把初学者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任其自生自灭。这就是“蘑菇定律”。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当“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现实。
简介:在汉语中,有的量词一般只表示一种事物名词,如“羽”,只用于鸽子,如说“一羽信鸽”;有的则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名词,如“张”,可以说“一张床”、“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画”、“一张脸”、“一张网”等。这就是说,每个量词可表示一定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名词,在这个“一定范围”内,量词可以自由地与其中任何名词协
简介: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字,但准确的数字反而让人模糊,模糊的数字却让人感觉清楚。笔者借用"模糊数字"这个词,谈谈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如何运用"模糊数字"。
胡健中与《东南日报》
解析健康传播中的说服
新闻学中的“精灵”
平中看奇 小中见大 形中找神——关于工作性报道的思考
历史维度中的积极观众——对费斯克《电视文化》中受众观的解读
浅谈新闻采写中的角度选择
在贴近中强化感召力
新闻中的广告源价值分析
观念嬗变中的广东报业实践
关于《2012》中中国形象的思考
百年鸿儒姚奠中
线条在版面中的巧妙运用
移情在通讯写作中的运用
迷失中的体育新闻传播
中超为何成了火药桶?
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同中求异,突破新闻同质化
职场中的几大人生定律
再谈量词使用中的错误(二)
视听媒体中“模糊数字”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