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0个教师节。当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长篇通讯《光的追求——追记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马祖光》,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次日,刊登《7天,还原一个真实的马祖光——一个记者的采访手记》,深入报道了马祖光的先进事迹。文章见报后,多方叫好。有评价称,“读起来让人感动不已”,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我作为这场战役性报道的亲历者,心中确有所感触,体悟良多,深感一个“真”字,耐得琢磨。
简介:在去年结束的第六届河北省报纸质量综合检查评比活动中,编校质量审查组分别从文字、语法、常识、逻辑以及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等方面,对88家参评报纸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评委的一致看法是:本届编校质量明显好于上届,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简介:对汉字读音进行规范是汉字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则毋庸置疑。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汉字的发音混乱长期存在,甚至积重难返。本文试从最简单却常用的“一”字说起,论证几个常用汉字在广播、电视中的混乱情况,并分析成因,试图对汉字读音的标准化略尽绵薄之力。
简介:企业报是企业的耳目和喉舌,同时亦是企业的窗口。在企业的经营、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报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出版期较长、时效性差;思想性较浅,内容较空;缺乏新闻指导性和可读性;从而影响了企业报的宣传效果。如何面对实际,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围绕企业,积极努力写出富有新意的新闻稿?联系到企业报周围都是一些“土记者”的具体情况,我觉得应该念好“看、访、查、寻、抓”五字经。一、坚持“三看”,摸清情况,了解全局,勤于“号脉”,
简介:就医西安,友人送我数册读物,内有一本《陕西日报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收录了报社一些老同志的办报生涯回顾。一翻之下,深被吸引。这些老前辈的革命精神,感人肺腑,尤其是注重新闻“真实”这一点。请看看这些事吧:据康增辉同志回忆,解放初他在县政府秘书室工作。有天《群众日报》一位记者,凭“11号汽车”,下乡采访回来,天已黑了,正要写稿,只见他的床头放有一份扈家乡售棉工作报告,发现其中有个情况与记者所了解的不符。于是,这位记者便着急了:“不行,我得连夜下去核对。”“给区上挂电话问一下。”老
简介:毕业在即,告别校园,无论什么时候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留恋。自己青春、汗水甚至热血洒在这个地方,很难不留恋。对于离开,却又五味杂陈,感慨万千。然而,时间并不允许他们如此矫情,感慨之后立即上路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任何人对于身份的突然转换,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初期肯定会无所适从。尽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这样的身份转换也同样存在:小学生、
简介:驻站记者作为报社新闻触角的延伸,是媒体体现全面性、及时性的重要力量,是新闻作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企业报的驻站记者,因为远离中心,不可能像编辑部的记者那样随时获得新闻线索、采写到重大新闻。尤其是企业报,因受报纸规模、受众及所在区域等因素的制约,重大新闻资源少、视野受限。但是,工作
简介:<正>评论,是媒体表达思想、亮明态度、引导舆论的"旗帜"。在节目创优中,能否充分发挥并放大评论精准锐利、短小精悍的尖兵优势,让作品承载一个重大主题,进而确立其选题牢固的"旗
一个“真”字耐琢磨——马祖光系列报道采写体会
一字一句总关情——河北报业编校质量现状的思考
从“一”的发音说起——兼说广播、电视中常见的几个发音混乱的字
当好“土记者” 念好“五字经”——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企业报道
新闻不写一字空——读《陕西日报创刊45周年纪念》有感
站在十字路口的大学毕业生——写给即将跨出校门的学子
立足“小”字谋思路 扬长避短写新闻——浅议企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与作为
踏天磨刀割紫云 刚柔兼蓄起波澜——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田”字新解》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