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髓造血是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在骨髓的扩增和分化,病理性髓造血常伴有骨髓纤维化和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健康患者出现病理性髓造血称为特发性髓造血,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于后纵隔的特发性髓造血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肱骨髁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易导致患儿出现肘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受损、肘外翻畸形、肘关节活动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诊断主要依据肱骨髁骨折患儿的临床特点、骨折分型及移位程度。明确的诊断可以为患儿提供适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儿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保守治疗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就儿童肱骨髁骨折的病因病机、骨折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肱骨外髁骨折 儿童 骨折分型 保守治疗 克氏针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淋巴水肿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渐进性发展的疾病,早期以水肿为主,晚期以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和炎症等增生性病变为特征。淋巴水肿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中被定义为一种疾病。目前淋巴水肿尚不能根治,需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维护和呵护。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曾经是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患者群的丝虫性淋巴水肿,在我国本土已经多年没有新发病例。然而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发病人数的不断攀升,癌症治疗后的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因。相对于庞大的病患人数,我国的淋巴水肿的专业医疗人员短缺,淋巴水肿的专业知识也不够普及。为统一周淋巴水肿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标准,规范临床诊治,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华整形外科学分会淋巴水肿治疗学组启动了周淋巴水肿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共识包括淋巴水肿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和辅助诊断、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疗效的维护和患者的教育。该共识的制定基于国内外最新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经验,着重于实用性和普及性,提出淋巴水肿的Ⅰ~Ⅳ分期,对于显微淋巴外科、综合消肿治疗、远红外辐射热疗、同位素淋巴造影、磁共振淋巴造影及吲哚菁绿淋巴造影诊断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我国淋巴学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淋巴水肿 恶性肿瘤 显微外科 淋巴造影术 综合消肿治疗
  • 简介:摘要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临床多具有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迅速,目前治疗方法效果差,总体预后不良。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报道了PTCL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JAK抑制剂和维布妥昔单抗等,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间歇性斜视手术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A组(4~7岁)40例,B组(8~10岁)48例,C组(11~14岁)32例。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的双眼视觉及眼位情况。结果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A组为100.00%(40/40),B组为72.92%(35/48),C组为53.13%(17/32),3组患儿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为97.50%(39/40),B组为70.83%(34/48),C组为56.25%(18/32),3组患儿术后眼位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年龄4岁以上间歇性斜视手术年龄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 时机,手术 视觉,双眼 眼位
  • 简介:摘要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血管中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细胞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是一种成熟的细胞间通讯介质,可由不同细胞在活化或凋亡状态下释放。研究表明,EV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V表面及胞体内有多种促凝物质表达,且EV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凝血因子VII(coagulation factor,FVII)异常激活以及血小板聚集与活化有关,此外,EV还可参与抗凝或纤溶途径。监测外周血EV水平,可为多种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微囊泡 外泌体 血栓
  • 简介:摘要细胞囊泡(EV)具有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全面参与调控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等特点。作为肿瘤诊断的新技术,EV的天然优势包括保护其内容物,易于从各种体液中获取,有望真正无创以及高度组织源性等。为了适用于临床检测,诸多EV分离技术如微流控、免疫芯片、纳米流式、声学捕获等技术不断被开发。目前已有EV肿瘤诊断产品已走向临床,但是由于其检测方法和检测平台的差异,目前其临床应用仍然存在技术难点。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和适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的持续完善,基于EV的液体活检最终能真正走入临床、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肿瘤诊断 分离技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金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 简介: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输入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的方法。它通常被用于那些不能通过口服进食或通过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物质的患者,例如胃肠手术后、严重烧伤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肠营养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这些成分会被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如图一所示。通常,肠营养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的,因为这种管路可以输注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保持长期的输注。

  • 标签: 肠外营养;静脉;营养支持
  • 作者: 谢春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松山医院,重庆 400015
  • 简介: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经过了3个重要的阶段:PTCA治疗、金属支架置入和药物洗脱支架使用。在这些阶段中,PTCA术后毛细血管再狭窄的比例达到30%—50%,这使得弥漫性毛细血管疾病、缓慢完全闭塞病变或者光纤化或钙化斑块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然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医学研究已经克服了大多数PTCA术后急性毛细血管闭塞的难题,使得PCI术后再狭窄的比例获得了显著提升,进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术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是体内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以固定细胞或游离细胞的形式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另外,巨噬细胞也能像中性粒细胞一样,通过一种由颗粒蛋白和DNA构成的称作巨噬细胞胞陷阱(METs)的结构来捕获病原体。本文就METs的结构、产生及其在炎症和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胞外陷阱 炎症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泌体中微小RNA(miR)-181-5p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邢台人民医院普外科且前期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标本,收集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分离血清泌体,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泌体miR-181-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t检验比较胃癌组与正常体检组之间,及胃癌患者术前术后泌体miR-181-5p的表达差异。通过χ2检验比较血清泌体miR-181-5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胃癌患者血清泌体miR-181-5p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泌体miR-181-5p表达量低于健康体检者(5.325±0.594比17.390±2.095,t=7.642,P<0.01)。胃癌患者术后血清泌体miR-181-5p水平高于术前(8.993±0.696比5.325±0.594,t=4.010,P<0.01)。肿瘤患者血清泌体miR-181-5p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负相关,Ⅰ/Ⅱ期患者血清泌体miR-181-5p术前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6.977±0.871比3.672±0.699,t=2.959,P<0.01)。胃癌患者血清泌体miR-181-5p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组(35.23个月比44.68个月,χ2=4.286,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泌体中miR-181-5p的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胃癌 微小RNA 外泌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及长轴平面内技术对肥胖患者周静脉穿刺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周穿刺肥胖患者10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长轴组和短轴组,各50例。长轴组患者给予长轴平面内技术,短轴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对外周静脉穿刺肥胖患者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技术后,短轴组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长轴组,短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长轴组,短轴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长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与长轴平面内技术比较,短轴平面能明显缩短周穿刺肥胖患者的穿刺时间、改善其穿刺效果以及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故值得临床于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短轴平面外 长轴平面内 肥胖患者 静脉穿刺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锁乳突肌整体抬起的锁乳突肌后缘入路用于无充气经腋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施行的46例经腋完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资料。男性9例,女性37例,年龄(38.6±12.0岁)(范围:19~74岁)。14例采用锁乳突肌后缘入路,32例采用锁乳突肌间隙入路。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结果锁乳突肌后缘入路组中央区完整显露率更高[11/14比34.4%(11/32),χ²=7.624,P=0.006],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4.2±2.9)枚比(2.0±2.5)枚,t=2.663,P=0.011]。两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14比3.1%(1/32),P=0.521]、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0比6.2%(2/32),P=1]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术后疼痛、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充气经腋完全腔镜下锁乳突肌后缘入路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有一定优势,手术方式较为安全、可靠。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对1例癫痫患者添加拉莫三嗪治疗后出现咳嗽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目前药物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考虑本例患者的咳嗽为拉莫三嗪肯定的药物不良反应。拉莫三嗪作为癫痫药和情感稳定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了解拉莫三嗪导致咳嗽的不良反应,对避免咳嗽的误诊误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抗惊厥药 拉莫三嗪 药物不良反应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外水分比例评估联合院内心脏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联合早期心脏康复干预措施。采用彩色心脏超声、6 min步行试验、体脂仪(测算细胞外水分比例)、体质量指数(BMI)分别评估2组护理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改变。结果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细胞外水分比例预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P<0.01);治疗后细胞外水分比例减少值与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增加值相关,二者呈正相关性;随着治疗后细胞外水分比例的减少6 min步行距离不断增加r=0.164(P=0.032);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细胞外水分比例、BMI值、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增加值、治疗后细胞外水分比例减少值、治疗后BMI降低值分别为(438.76 ± 89.16)m、(0.380 ± 0.021)%、(24.74 ± 3.13)kg/m2、(129.20 ± 18.62)m、0.010 ± 0.006、(2.71 ± 0.89)kg/m2,对照组分别为(356.40 ± 85.28)m、(0.384 ± 0.014)%、(25.93 ± 2.68)kg/m2、(60.25 ± 8.43)m、0.009 ± 0.008、(1.37 ± 0.85)kg/m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15.739,P<0.05)。结论细胞外水分比例越高越提示心力衰竭诊断,细胞外水分比例可以作为预测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标;细胞外水分评估联合早期心脏康复优于常规护理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降低患者BMI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心力衰竭 细胞外水分比例 6 min步行距离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体外冲击波(ESW)联合内热针治疗肱骨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肱骨上髁炎患者46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ESW治疗或联合肱骨上髁及冈下肌内热针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给予肱骨上髁ESW治疗,治疗参数设置为探头直径15 mm,治疗压力2.5~3.5 bar(1 bar=100 kPa)、频率8.0 Hz;治疗部冲击约1500~2000次,每周治疗1次,共4周;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肱骨上髁及冈下肌内热针治疗,每部位每周内热针治疗1次,共治疗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4周及12周时,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无痛握力(PFG)测试分别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和握力大小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周时,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ESW治疗组(5.91±2.01)分,联合治疗组(5.85±1.89)分]、PFG值[ESW治疗组(14.10±5.96)kg,联合治疗组(14.54±6.92)kg]以及ADL[ESW治疗组(25.50±2.21)分,联合治疗组(24.75±1.72)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4周及1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PFG值均明显优于同时间点的ESW治疗组(P<0.05);其中治疗结束后12周时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1.37±0.56)分]、PFG值[(29.69±11.67)kg]及ADL评分[(30.35±1.56)分]均明显优于ESW治疗组[VAS疼痛评分(2.45±1.02)分]、PFG值[(19.39±6.45)kg、ADL评分(28.75±1.07)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联合肱骨上髁及冈下肌内热针较单用ESW治疗肱骨上髁炎疗效显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内热针治疗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摘要肋骨的先天畸形、发育不良、外伤、原发或继发的肿瘤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壁缺损会破坏胸廓完整性和稳定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常需进行壁重建。随着3D打印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材料学研究的不断进展,3D打印的胸骨、肋骨、肋骨联合重建等临床工作可实现胸廓外观与功能的双重重建。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壁重建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研究 胸壁 重建 3D打印 材料
  • 简介:摘要基因异常是主动脉瘤及夹层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近年来,新见报道的主动脉瘤及夹层相关异常基因主要包括:LOX家族、MMP家族、TGFB家族、TGFBR家族、SMAD家族MFAP5、BGN、ACTA2、MYLK、PRKG1、MAT2A、FOXE3和FBN1等,在机制方面,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平滑肌收缩与代谢,以及TGF-β通路等有关。本文针对当前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时真假腔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腔内治疗。术中采取多种方法识别真假腔,包括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如夹层裂口切线位造影法、导管沿途冒烟法)等。结果9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治疗时,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66例,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24例。左前斜45°造影结果显示,68例夹层假腔位于降主动脉外侧,而22例假腔位于降主动脉内侧或与真腔重叠;腹主动脉段夹层真假腔位置复杂,假腔于螺旋下降过程中可位于真腔任何一侧,其中6例腹主动脉存有2个及以上假腔;90例主动脉夹层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和全弓降主动脉造影—降主动脉留置猪尾导管法识别真假腔,最终全部成功定位真腔,且顺利完成腔内治疗,夹层远端真腔血流恢复率为100%。结论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做好评估,术中在DSA监视下,予以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等识别真假腔,可准确判断,从而避免误判及其所致并发症发生,提高了腔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真假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