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腿远端穿支螺旋桨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9年10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17~83岁,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22.0 cm×13.0 cm。根据大腿远端穿支螺旋桨的穿支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血管网吻合的解剖学依据,结合膝关节周围创面缺损部位、大小、形状等特点,设计穿支并进行修复,其中应用股外侧远端穿支螺旋桨(LDF)9例,膝降动脉穿支螺旋桨(DGF)53例,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螺旋桨(DPF)10例。切取面积为4.5 cm×3.5 cm~24.0 cm×14.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全厚片覆盖。术后采取门诊随访(78%)、电话随访(15%)和微信随访(7%),评估患者创面修复的术后疗效和早期、后期肿胀程度。结果本组72例,其中65例术后全部成活,7例远端边缘坏死(LDF 2例、DGF 4例、DPF 1例),给予换药处理,术后供、受区创面完全愈合。经3~72个月随访,修复后的膝关节不臃肿畸形,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TPD为7~10 mm,创面愈合瘢痕较小。根据疗效评价:满意48例(其中LDF 4例、DGF 39例、DPF 5例)、一般24例(其中LDF 5例、DGF 14例、DPF 5例)。肿胀程度评价:早期:I度40例(其中LDF 4例、DGF 31例、DPF 5例)、II度20例(其中LDF 3例、DGF 14例、DPF 3例)、III度10例(其中LDF 2例、DGF 7例、DPF 1例)、IV度2例(其中DGF 1例、DPF 1例);后期:I度55例(其中LDF 6例、DGF 41例、DPF 8例)、II度15例(其中LDF 2例、DGF 12例、DPF 1例)、III度2例(其中LDF 1例、DPF 1例)。根据膝关节损害的功能评定:优17例(其中LDF 2例、DGF 12例、DPF 3例)、良35例(其中LDF 4例、DGF 27例、DPF 4例)、中20例(其中LDF 3例、DGF 14例、DPF 3例),总体优良率为73%,膝关节活动和稳定性基本正常,未发现膝部疼痛影响学习和生活。结论大腿远端穿支螺旋桨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疗效可靠。

  • 标签: 螺旋桨皮瓣 穿支皮瓣 膝降动脉 腘窝直接动脉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浅支为血管的腹部穿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对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以旋髂浅浅支腹部穿支移植修复,切取面积7 cm×5 cm~12 cm×7 cm,旋髂浅动脉浅支与动脉吻合2例,与鼻烟窝桡动脉分支吻合4例,与掌动脉吻合5例,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1例,与桡动脉主干端侧吻合3例;15例均吻合旋髂浅静脉,其中9例另外吻合旋髂浅动脉浅支1条伴行静脉。结果1例吻合掌动脉的术后出现血管痉挛,经对症处理后存活;其余14例顺利存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外观质地良好,柔软,稍臃肿,感觉恢复至S2,无溃疡,腹部供区留线性瘢痕。结论利用旋髂浅动脉浅支腹部穿支修复手部创面缺损,较常规腹部的供区损伤更小,手术时间短,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手损伤 外科皮瓣 旋髂浅动脉浅支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远端穿支螺旋桨转位修复腕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骨科共收治腕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5例,男71例,女54例,年龄16~87岁,缺损面积为3.5 cm×2.5 cm~12.0 cm×6.0 cm。根据前臂远端穿支螺旋桨的穿支血管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血管网吻合的解剖学依据,结合缺损创面部位、大小、形状等特点,在患肢前臂中下段设计桡动脉远端穿支螺旋桨62例、尺动脉远端穿支螺旋桨48例、骨间动脉远端穿支螺旋桨15例。本组患者切取面积为4.0 cm×3.0 cm~14.0 cm×6.0 cm,供区游离前臂全厚片覆盖。术后综合评价患者创面修复的术后疗效、评估肿胀程度、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116例患者术后全部成活,9例远端边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供、受区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60个月,腕关节未见畸形,形态较佳,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两点辨距觉6~9 mm;创面愈合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9例、一般36例、无不满意病例。肿胀程度评价:早期肿胀Ⅰ度80例、Ⅱ度30例、Ⅲ度15例;后期肿胀Ⅰ度85例、Ⅱ度35例、Ⅲ度5例。腕关节功能评定:优29例、良63例、中33例、差0例,优良率为73.6%(92/125),腕关节活动和稳定性基本正常,未发现腕部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结论前臂远端穿支螺旋桨转位修复腕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疗效可靠,尤其适合中老年患者。

  • 标签: 前臂 穿支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结果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67岁,平均36.7岁;9例合并骨折,10例合并肌腱外露,7例合并骨外露;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6.0 cm;切取面积6.0 cm×4.0 cm~18.0 cm ×8.0 cm,其中8例携带大隐静脉及隐神经,3例切取深筋膜填塞腔隙,旋转160°~180°,供区直接缝合6例,中厚移植9例。术后随访记录的外形、颜色、质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2例完全成活,3例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5~38(平均16.1)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慢性感染,踝关节有主动屈伸活动;色泽及血运良好,均无明显臃肿,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无破溃。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外观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足踝部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组织菱形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晋城大医院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75例,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行皮下组织菱形成形术,对照组37例行常规游离片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成活率、瘢痕挛缩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成活率(100.00%,38/38)高于对照组(91.89%,34/37),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瘢痕挛缩复发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1.6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组织菱形成形术成活率高,远期瘢痕挛缩复发率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瘢痕挛缩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 游离皮片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修复腕和手背部创面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修复腕和手背部创面9例,其中手背缺损6例,腕缺损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3 cm×3 cm;合并掌骨骨折3例,指骨骨折1例,肌腱断裂1例。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后动脉螺旋桨,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大小:20 cm×5 cm~12 cm×3 cm,术中记录骨间后动脉螺旋桨大小并总结手术特点;术后观察成活情况和供区、受区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9例均顺利切取,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完全成活8例,末端部分坏死1例;并发伤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6~31个月,平均14个月,质地、外形良好;末次上肢功能(DASH)评分3~18分,平均9.3分;供区轻度瘢痕增生2例,边缘轻度瘢痕增生1例。结论骨间后动脉螺旋桨可能是一种修复腕和手背部中、小创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间后动脉 螺旋桨皮瓣 腕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Flow-through足在拇指撕脱离断伤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5月,我们共收治11例伴有皮肤、肌腱、动静脉及神经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均为完全离断,其中拇指近节离断4例,远节离断1例,指间关节离断3例,掌指关节离断3例,均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为2.0 cm×1.0 cm~6.5 cm×3.2 cm。其中8例采用单纯Flow-through足移植桥接修复再植,3例采用Flow-through足联合动脉岛状移植桥接修复再植。术后观察存活情况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边缘局部坏死,经清创缝合及换药后愈合,其余10例再植体及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9个月。再植体及血运良好,质地良好,拇指外形与健侧接近,两点分辨觉达6.5~7.0 mm。结论将Flow-through足应用在拇指撕脱离断伤伴皮肤及动静脉、肌腱缺损的再植中,可同时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达到全形再植的目的,术后再植成活率高,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较满意。

  • 标签: 拇指 再植术 Flow-through足背皮瓣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内侧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桥式带转移术治疗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9~50岁,平均35岁。所有患者均以胫后动脉为小腿内侧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桥式带转移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0 cm×9 cm~13 cm×8 cm。肌和血管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和肌全部成活,没有发生血管危象。有1例患者发生肌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2.5~4.5年(平均3.8年)随访。受区外形较好。末次随访时按Iowa等提出的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疗效: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小腿内侧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桥式带转移术适用于治疗小腿仅有1条主要血管的软组织缺损,可减轻供区损伤。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肌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指递进式锯齿状不规则指固有血管神经"V-Y"在指端软组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我们共收治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34例(38),切取同指指固有血管、神经束递进式锯齿状不规则"V-Y"进行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面积为0.6 cm×1.1 cm~2.5 cm×2.2 cm。供区直接缝合,切取长度达中节基底至近节近端。结果术后34例患者患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3~48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色泽及质地同其他手指,患指指端饱满,无钩甲畸形及患屈曲挛缩畸形。末次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患指指间关节功能:优32例,良2例,感觉恢复达S4,两点分辨觉为4~8 mm,平均5.8 mm。所有患者均恢复原工作。结论同指递进式锯齿状不规则指固有血管神经"V-Y"推进修复指端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能有效延长修复距离,安全可靠,感觉及外观恢复好,是修复指端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 标签: 手损伤 外科皮瓣 指固有动脉穿支 软组织缺损
  • 作者: 钟怡鸣 孙焕伟 陈东 王春生 黄家明 李采龙 王先伟 汤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手足外二科,辽宁 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手足外二科,辽宁 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辽宁 大连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辽宁 大连 1160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携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ALTPF)移植修复头皮及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手足外二科收治8例头皮及硬脑膜缺损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8~63岁。头皮缺损面积6.0 cm×4.0 cm~8.0 cm×6.5 cm,所切取ALTPF面积8.0 cm×5.5 cm~10.0 cm×8.5 cm,阔筋膜面积10.0 cm×8.0 cm~13.0 cm×11.5 cm。患者均为开放性颅脑外伤,入院后,积极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同时急诊行头皮清创术,待患者一般状态稳定且创面感染控制后,行双下肢血管DSA,并行ALTPF穿支血管超声定位,确保血管条件良好后,行ALTPF移植,并携带阔筋膜,阔筋膜用于修复硬脑膜缺损,ALTPF用于修复头皮缺损,将颞浅动脉及颞浅静脉分别与供血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中1条伴行静脉吻合。供区处理情况:6例患者供区直接缝合,2例患者供区部分缝合,剩余创面行游离植皮术。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复诊、微信联系或电话询问等。结果所移植8例ALTPF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所移植皮血运良好,感觉恢复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其中2例略显臃肿,经整形后均得以改善。供区直接缝合6例,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行游离植皮2例,移植皮肤轻度色素沉着,瘢痕轻度增生。结论应用携带阔筋膜的ALTPF移植修复头皮及硬脑膜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阔筋膜 硬脑膜 头皮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修复手指伴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对7例7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的患者,应用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修复手指创面,同时桥接修复掌侧固有动脉。其中拇指2例2,示3例3,中指2例2。手指缺损创面面积为2.5 cm×3.0 cm~5.0 cm×7.0 cm;掌侧固有动脉缺损为1.0~3.0 cm。切取面积为3.0 cm×3.5 cm~5.5 cm×8.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予预防感染、抗痉挛、抗凝血、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卧床制动1周。每月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锻炼。结果7例7体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色泽、质地好,弹性良好,外形饱满,无明显臃肿,术后6个月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手指无明显肿胀、萎缩,皮肤温度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体功能,优3例,良4例;小腿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Flow-through腓浅动脉修复手指伴掌侧固有动脉缺损创面,手术操作简单,血供可靠,外形满意,并能同时修复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手指血供、外形、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明显影响,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标签: 腓浅动脉皮瓣 血流桥接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指掌侧固有动脉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CTA技术下游离足底内侧穿支修复手指掌侧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我科采用游离足底内侧穿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分为A、B两组,A组采用3D-CTA检查确定穿支位置20例,B组采用传统超声多普勒确定穿支位置20例。比较两组术前穿支血管标记准确率、切取时间、供区无效损伤。比较术前3D-CTA检查拟切取的足底内侧穿支血管管径、穿支穿出位置与术中实际测量值是否一致。末次随访依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结果A组的穿支准确率、切取时间、供区无效损伤均优于B组。A组术前3D-CTA测量的穿支血管管径为(0.85±0.12) mm,与术中测量的(0.87±0.13) mm相近(P=0.62);术前3D-CTA测量的舟骨粗隆到穿支起始处横向距离为(8.2±1.7) mm,舟骨粗隆到穿支起始处纵向距离为(12.6±3.5) mm,与术中测量的(7.9±1.5)、(12.3±3.2) mm相近(P=0.56、0.78)。末次随访手指功能评价A组优良率为90%,B组为85%,均获得满意疗效(P=0.63)。结论足底内侧穿支是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理想之一,术前3D-CTA可明确供区血管解剖结构,指导手术设计及实施,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供区的无效损伤。

  • 标签: 外科皮瓣 指损伤 三维CT血管造影 修复
  • 简介:摘要拇指末节脱套伤作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脱套组织往往毁损严重缺少再植条件,往往采用残端修整、局部覆盖、游离第2趾再造等方式治疗,不可避免的造成末节指骨短缩、整个足趾的牺牲和修复外形欠佳等后果。甲被认为是治疗此种损伤的首选术式,但是传统甲切取足趾范围过大,供区并发症多。2010年4月,我院采用同和第2趾胫侧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1例,随访10年,患者拇指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甲瓣 拇指再造 拇指脱套伤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胸外侧动脉穿支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拟行整形保乳术的乳腺癌女性患者48例[年龄28~55(42±3)岁)],分为常规保乳组和整形保乳组各24例。常规保乳组用切缘周围筋膜移位修复,整形保乳组用带胸外侧动脉穿支转移修复;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美容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保乳手术。整形保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常规保乳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9、9.37、21.74、8.80,均P<0.05);但2次手术扩切率明显低于常规保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整形保乳组有3例、常规保乳组有1例出现边缘皮肤缺血坏死,经换药引流后愈合。术后美容效果显示,整形保乳组优良率(91.7%)明显高于常规保乳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5)。术后患者随访中位数3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带胸外侧动脉穿支转移修复乳腺癌保乳术中局部缺损,可操作性强,切口隐蔽及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术 胸外侧动脉 穿支皮瓣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以腹壁下血管为的脐旁修复骨盆区域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18年8月,应用腹壁下血管为脐旁修复8例骨盆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创面,男6例,女2例,年龄12~47岁,平均35.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1例,恶性神经鞘瘤切除术后创面1例,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软组织坏死1例。所有创面均伴有骨外露,软组织缺损位于髂嵴5例,坐骨结节2例,臀部及会阴部1例。创面大小为11.0 cm×6.0 cm~22.0 cm×8.0 cm,面积13.0 cm×7.0 cm~29.0 cm×12.0 cm。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随访。结果术后8例脐旁全部成活,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6个月,成活良好,弹性、质地均较好;随访期内感染无复发,供区均未见腹壁疝形成。结论腹壁下血管为的脐旁转位是修复髂嵴、会阴部、臀部及坐骨结节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腹壁下血管 脐旁皮瓣 骨盆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在修复皮肤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39例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9例,年龄(55 ± 7.3)岁(42 ~ 80岁),包括基底细胞癌15例,鳞状细胞癌10例,角化棘皮瘤5例和日光角化病9例。术后缺损面积1.5 cm × 3.0 cm ~ 8.0 cm × 4.5 cm。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切除术后缺损脂肪修复治疗,术后24 h观察存活情况,术后1、3个月及之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的外形、质地及与周围组织的匹配度等。结果39例患者术后24 h,切口均无感染,存活良好;2例远端部分坏死,其长与宽比大于3∶1,为下睑部缺损,经处理后创面愈合。术后1个月,3例出现外观臃肿,其长与宽比分别小于2∶1、2∶1 ~ 3∶1、大于3∶1,其中2例为上唇部缺损,1例位于面颊部。所有患者随访1 ~ 12个月,平均7个月,色泽和质地较好,供区和受区在功能和外形上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采用脂肪治疗面部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显著,组织成活率高,安全可靠,同时对供区损伤较小。

  • 标签: 外科皮瓣 外科手术 皮肤肿瘤 面部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前支为的逆行跗外侧动脉穿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10月,采用以前支为逆行跗外侧动脉穿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急诊修复1例,二期修复8例,创面均位于前足,缺损面积3.0 cm×2.0 cm~5.0 cm×4.0 cm,切取面积为3.5 cm×3.0 cm~6.0 cm×4.5 cm。供区采用全厚片植皮修复。术后通过门诊、微信、电话定期随访。结果8例顺利成活,伤口I期愈合;1例术后2 d发生静脉危象,经部拆线处理,仅远端缘发生坏死,换药处理瘢痕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良好。术后均获得随访3~18个月,质地良好,外观无明显臃肿,感觉部分恢复。其中8例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价,优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采用以前支为的逆行跗外侧动脉穿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不损伤足动脉主干,血供可靠,操作相对简单,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跗外侧动脉穿支皮瓣 前支 前足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延迟带转移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兰州手足外科医院就诊的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采用DIEP延迟带转移进行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患者年龄18~51岁,软组织缺损范围24.0 cm×8.0 cm~32.0 cm×8.5 cm。DIEP以外侧穿支供血,供区直接缝合。延迟的时间6~10 d;断时间18~21 d。结果1例发生小的缘裂开,术后2周自然愈合,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0~4.5年,平均(3.8±1.4)年。供区切口愈合好,未发生腹壁切口疝,未见明显功能障碍;受区外形、功能均恢复较好,临床效果均满意。结论DIEP延迟带转移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可降低对供区的损伤。

  • 标签: 软组织 损伤 外科皮瓣 前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甲骨再造末节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拇指末节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0~49岁;其中末节指骨中远段缺损,甲床缺损,伴少许指端或(和)甲床侧方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长度0.6~1.7 cm。采用游离趾末节中远段冠状面截骨的甲骨再造拇指末节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趾供区直接缝合,人工真皮修复趾甲床供区。术后每隔1个月随访1次,骨折愈合后每隔2~4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再造拇指、供区趾外形及甲板外观,再造拇指功能;X线片评价再造拇指指骨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感染、骨吸收及骨不连情况;再造拇指及供区趾有无应力性骨折,患足跑步、行走功能有无影响。结果本组19例再造体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26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拇指外形相似,再造拇指甲板与健侧拇指甲板外形接近;所有患者X线片示指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无骨质吸收、感染和骨不连。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9例均为优;供区趾甲板与健侧甲板外形接近,供区趾及再造拇指无应力性骨折发生。结论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甲骨再造末节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既能恢复再造拇指的外形及功能,又能保留供区趾的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该类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拇指 再造 甲皮瓣 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近节侧横行移植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20年11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拇指近节侧横行治疗的97例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患者资料。男55例,女42例;年龄17~66岁,平均41.3岁。右侧55,左侧42。软组织缺损面积2.8 cm×1.8 cm~3.9 cm×2.8 cm。术后观察存活情况,如外形、色泽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供区伤口愈合情况、供区功能、是否存在供区并发症。结果97例患者均成活。创口均一期愈合。仅2例出现远端水泡,未做特殊处理,术后7 d水泡消退,顺利成活。所有患者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97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0.7个月)随访。外形不臃肿,腹饱满,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两点分辨觉为4~11 mm,平均7.6 mm。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受区感觉功能:S4为21例,S3+为76例。供区无瘢痕挛缩,指间关节无活动受限。结论拇指近节侧横行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切取方便,血管解剖恒定,受区外观饱满且感觉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是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拇指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