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伏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张家口市精神卫生中心10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n=35)、对照B组(n=35)、观察组(n=35),分别给予常规药物、常规药物+tDCS、伏西汀+tDCS,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3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抑郁评分(HAMD、SDS)、神经功能相关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营养因子-3(NT-3)]、认知电位P300及失匹性负波(MMN)潜伏期、波幅、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Pearson分析神经功能相关因子与抑郁评分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且对照B组高于对照A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且对照B组低于对照A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F-1、MBP、NT-3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且对照B组低于对照A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电位P300、MMN潜伏期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300、MMN波幅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且对照B组认知电位P300、MMN潜伏期低于对照A组,P300、MMN波幅高于对照A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且对照B组高于对照A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SDS评分与IGF-1、MBP、NT-3呈正相关(P<0.05)。结论tDCS联合伏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可明显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调节认知电位P300、MMN,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电刺激疗法 伏硫西汀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营养因子3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吡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年龄18~40岁(30.85±4.73)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均观察180 d。两组均口服非那雄胺每天1 mg,试验组用含吡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对照组用普通洗护品,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头皮、毛发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180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改善程度、总体使用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2.574、2.579、2.134,均P<0.05)。试验组治疗180 d毛发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5)。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29例对疗效满意,占96.67%;对照组2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含吡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能较好地改善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情况,可增加雄激素性秃发患者脱发疗效,耐受性较好。

  • 标签: 雄激素性秃发 洗护用品 吡硫翁锌 花粉精 醣丁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素(T4)及丙氧嘧啶(PTU)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细胞,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未加T4及PTU),10-9、10-7、10-4 mol/L T4组,PTU组(5 μg/ml PTU),10-4 mol/L T4 + PTU组,作用时间为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6组细胞存活率[(100.00 ± 0.00)%、(96.73 ± 1.17)%、(86.20 ± 7.54)%、(47.37 ± 9.10)%、(53.37 ± 5.47)%、(53.40 ± 8.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9.42,P < 0.05);与对照组比较,10-7、10-4 mol/L T4组,PTU组和10-4 mol/L T4 + PTU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均< 0.05)。6组细胞培养液NO、TNO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93、3.46,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PTU组TNOS含量显著降低(P < 0.05);与10-4 mol/L T4组比较,PTU、10-4 mol/L T4 + PTU组NO含量显著降低(P均< 0.05)。6组细胞培养液eNOS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24、0.17,P均> 0.05)。结论高浓度T4可造成体外培养HUVEC细胞活性的损伤,PTU通过调节NO、TNOS起到对其的缓解作用,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分子生物实验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甲状腺素 一氧化氮 丙硫氧嘧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表现为全面发育落后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保守性及致病性预测,并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独坐不稳,不能区分生熟人。基因检测示患儿SLC19A3基因存在c.448G>A和c.169C>T,二者均为未见报道的变异,两个变异位置编码的氨基酸为蛋白的保守位点,生物学软件预测具有致病性。结论SLC19A3基因的c.448G>A和c.169C>T复合杂合变异丰富了SLC19A3基因的变异数据库,该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引起生物素-铵素反应性基底节病,可能导致患儿发病。

  • 标签: 生物素-硫铵素反应性基底节病 发育迟缓 SLC19A3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心律丸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92例T2DM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hythmia, V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心律丸。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从胸痛心悸、胸闷气短、口干口渴、神疲乏力4个方面进行中医症状评分,指尖釆血检测患者空腹血糖、2 hPG水平;佩戴心电测量仪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 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average of NN intervals, 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the 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R-R interval, RMSSD)、相邻NN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比(the percentage of adjacent NN intervals over 50 ms, PNN50);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CK-MB);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为78.3%(36/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36)。观察组治疗后胸痛心悸、胸闷气短、口干口渴、神疲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319、2.714、3.196、4.667,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25、6.462,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SDNN [(119.72 ± 5.86)ms比(115.27 ± 6.10)ms,t=3.568]、SDANN[(112.80 ± 13.36)ms比(98.62 ± 14.51)ms,t=4.876]、RMSSD[(46.87±5.44)ms比(42.58±5.73)ms,t=3.683]、PNN50[(6.84±0.66)%比(6.21±0.64) %,t=4.64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CK[(263.82±52.18)U/L比(306.59±48.45)U/L,t=4.074]、CK-MB [(2.02±0.62)g/L比(3.25±0.49)g/L,t=10.55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血浆BNP [(126.99±49.02)ng/L比(188.26±54.30)ng/L,t=5.68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5/46)、对照组为4.3%(2/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9,P=0.432)。结论健心律丸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缓解T2DM合并VA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率变异性,控制心肌酶谱及血浆BNP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糖尿病,2型 心律失常,心性 健心平律丸 心率变异性 心肌酶谱 B型利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钙化积分的虚拟扫成像(VNC)降低扫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CCTA扫描的122例患者资料。记录每位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记录检查时间。在后处理工作站中,基于CCTA的光谱基数据(SBI)生成VNC图像。2名医师分别独立评价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真实扫(TNC)及VNC的钙化积分(CS_TNC,CS_VNC)并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校正系数λ,各分支校正系数分别记为λLAD、λLCx、λRCA,总体冠状动脉(Total)的平均校正系数记为λAVG。校正后VNC的CS(CCS_VNC)=λ × CS_VNC。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S_TNC、CCS_VNC的差异;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评价CS_TNC、CCS_VNC一致性。结果获得CS扫的辐射剂量为0.69 mSv。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扫描的辐射剂量为6.47 mSv,总的辐射剂量为7.16 mSv。利用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CTA的VNC图像替代TNC图像获得CS,可省去CTA前的扫,减少10.6%的总辐射剂量及39%的检查时间。LAD、LCx、RCA及Total的CS_TNC,CS_VN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5.33、4.99、6.60,P < 0.05),相关性良好(R2=0.929、0.896、0.958、0.918,λ=2.18、1.18、2.15、2.07)。LAD和RCA的CS_TNC、平均系数CCS_VNC及分支系数CCS_VN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Cx的CS_TNC、平均系数CCS_VNC及分支系数CCS_VN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P<0.05)。组内两两比较:CS_TNC与平均系数CCS_VNC及平均系数CCS_VNC与分支系数CCS_VN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3.43,P<0.05),LCx的CS_TNC与及分支系数CCS_VN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VNC技术可以从CCTA图像中准确评价冠状动脉CS,有望代替冠状动脉常规CT扫,从而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及减少扫描时间。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成像 冠状动脉 血管钙化 辐射剂量 虚拟平扫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齐洛那对不同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药效及其对多巴胺D1、D2等受体的体外亲和力。方法纳入雄性SPF级ICR小鼠324只,雄性SPF级Wistar 大鼠72只及SPF级SD大鼠雌雄各10只为研究对象。(1)取100只ICR小鼠分为10组:空白组(溶媒+生理盐水,简称Veh+NS),模型组(Veh+APO 1 mg/kg),利培酮(0.03、0.10、0.30、1.00 mg/kg,灌胃)+APO组,齐洛那(0.3、1.0、3.0、10.0 mg/kg,灌胃)+APO组;每组10只,观察齐洛那对小鼠攀爬行为的影响。(2)取84只ICR小鼠分为10组:空白组(Veh+NS),模型组(Veh+MK-801 0.3 mg/kg),利培酮(0.01、0.03、0.10、0.30 mg/kg,灌胃)+MK-801组,齐洛那(0.3、1.0、3.0、10.0 mg/kg,灌胃)+MK-801组;每组8~10只,观察齐洛那对MK-801诱导小鼠高活动行为的影响。(3)取70只ICR小鼠分为7组:空白组(Veh),利培酮0.3、1.0及3.0 mg/kg组(灌胃),齐洛那15、27及45 mg/kg组(灌胃),每组10只,观察小鼠在给药后30、60 及90 min时保持僵住不动的时间。(4)取72只Wistar大鼠进行条件回避反应训练,将训练成功的大鼠分为7组:空白组(Veh),齐洛那20、40及60 mg/kg组,利培酮0.2、0.4及0.8 mg/kg组,每组5~6只,考察齐洛那对大鼠回避反应次数的影响。(5)取70只ICR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给予PCP(5 mg/kg)造模后,将小鼠分为空白组(Veh+NS),模型组(Veh+PCP),利培酮 0.05 mg/kg+PCP组,齐洛那(0.5、1.0、2.0 mg/kg)+PCP组,每组10~12只,考察齐洛那对PCP诱导小鼠新物体识别障碍的影响。(6)将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断头取脑,并制备5-HT2A及5-HT2C受体膜,取表达CHO-D1、D2及5-HT6受体的细胞株制备D1、D2及5-HT6受体膜,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的实验方法,考察齐洛那对D1、D2、5-HT2A、5-HT6及5-HT2C的亲和力。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U检验。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齐洛那剂量3.0及10.0 mg/kg可显著抑制APO诱导的小鼠攀爬行为(Z=-3.43、-4.07,均P<0.01),ED50为4.31 mg/kg。利培酮剂量在0.10、0.30及1.00 mg/kg可显著抑制小鼠攀爬行为(Z=-1.83、-2.48、-4.26,P<0.05或P<0.01),ED50为0.19 mg/kg。(2)与模型组比较,齐洛那剂量3.0及10.0 mg/kg可显著抑制MK-801诱导的小鼠高活动行为(t=-7.18、3.90,均P<0.01),ED50为2.63 mg/kg。利培酮0.01、0.03、0.10及0.30 mg/kg均显著抑制小鼠高活动行为(t=-3.02、4.98、-6.08、7.10,均P<0.01),ED50为0.011 mg/kg。(3)齐洛那及利培酮均可诱发小鼠产生僵住症,其ED50分别为35.36 mg/kg及1.25 mg/kg。(4)齐洛那以及利培酮均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的回避反应次数,与空白组比较,齐洛那剂量在40及60 mg/kg时可显著性抑制大鼠条件回避反应次数(t=11.84、13.07,均P<0.01),ED50为34.36 mg/kg;利培酮0.8 mg/kg可显著抑制大鼠条件回避反应次数(t=13.50,P<0.01),ED50为0.60 mg/kg。(5)与模型组比较,齐洛那0.5及1.0 mg/kg给药时能显著改善PCP诱导的新物体识别障碍模型小鼠的区分指数(t=-3.67、-2.12,均P<0.05及P<0.01),提高认知能力;而利培酮0.05 mg/kg对PCP诱导的新物体识别障碍模型小鼠的区分指数无显著性影响。(6)齐洛那对D1(Ki=3.21 nmol/L)、5-HT2A(Ki=13.11 nmol/L)、5-HT6(Ki=21.49 nmol/L)及5-HT2C(Ki=48.90 nmol/L)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而对D2(Ki=563.20 nmol/L)受体亲和力较弱。利培酮对5-HT2A、5-HT2C和D2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其Ki分别为2.37、18.79和4.82 nmol/L,利培酮对D1和5-HT6亲和力较弱。结论齐洛那对多个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动物模型均有较好的药效且能改善小鼠的认知,其体内药效活性可能与多巴胺D1、D2受体及5-HT2A和5-HT6受体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齐洛那平 多巴胺受体
  • 作者: 马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5期
  • 机构: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299
  • 简介:目的:分析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喜炎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样本,经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喜炎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比参照组短,治疗效果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实施喜炎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头孢曲松钠;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炎胶囊对小鼠解脲支原体性生殖道炎症和生育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组及宫炎胶囊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利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建立生殖道炎症模型。阿奇霉素组小鼠阴道给予阿奇霉素40 mg/kg,宫炎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阴道给予宫炎胶囊50、100 mg/kg,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记录各组生育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小鼠阴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IL-4、IL-12、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阴道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及宫炎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生育时间、鼠仔死亡数降低,产仔数增多(P<0.05),阴道组织MCP-1、MPO、IL-4、IL-12、TNF-α水平降低(P<0.05),GSH-Px水平升高(P<0.05),TLR4 mRNA[(1.25±0.33)、(2.97±0.92)、(2.32±0.72)比(3.69±1.32)]、NF-κB mRNA[(1.48±0.42)、(2.91±0.99)、(2.13±0.70)比(3.83±1.41)]水平降低(P<0.05),TLR4[(0.63±0.13)、(1.32±0.34)、(1.04±0.33)比(1.63±0.41)]、NF-κB[(0.63±0.14)、(1.36±0.32)、(1.03±0.30)比(1.94±0.58)]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宫炎胶囊对小鼠Uu感染生殖道炎症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提高小鼠生育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宫炎胶囊抑制小鼠阴道TLR4/NF-κB通路激活有关。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生殖道感染 炎症 生育力 宫炎平胶囊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肝健脾汤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及对房水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131眼)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65眼)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63例(66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肝健脾汤,观察两组眼压、视野缺损情况及房水中MMP-2、TIMP-2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F=5.862,P=0.017),两组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1,P=0.040),且两组眼压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41,P=0.026);治疗后8周两组AGI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AGIS评分为(5.84±1.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1±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两组房水MMP-2、TIMP-2及MMP-2/TIMP-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房水MMP-2为(21.09±5.04)μg/L、TIMP-2为(22.15±5.82)μg/L,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MMP-2/TIMP-2为(0.96±0.0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健脾汤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野缺损,保护视神经功能,调节MMP-2/TIMP-2平衡可能是其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机制之一。

  • 标签: 平肝健脾汤 青光眼 房水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TIMP-2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定量测量长期口服胺碘酮患者的肝脏碘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口服胺碘酮12个月以上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腹部DECT资料作为试验组;收集2017年1月因疾病需行腹部CT检查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8例患者的DECT资料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140 kV、100 kV、虚拟扫(VNC)图像上的CT值和肝脏、胰腺、脾脏的碘浓度值的差异。肝脏CT值与肝脏碘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肝脏、胰腺、脾脏碘浓度分别为0.2(0.2,0.4)、0.1(0.1,0.2)、0.2(0.1,0.2) mg/ml,对照组的肝脏、胰腺、脾脏碘浓度分别为0.2(0.1,0.2)、0.1(0.1,0.2)、0.1(0.1, 0.2) mg/ml,试验组的肝脏碘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4,P<0.05),胰腺、脾脏碘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9、-1.590,P均>0.05)。试验组100 kV、140 kV、VNC图像肝脏CT值[(74±18)、(70±10)、(71±5) HU]均高于对照组[(60±6)、(59±6)、(62±6) H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0、4.205、5.241,P均<0.05)。试验组140 kV图像CT值与碘浓度呈正相关(r=0.410,P<0.05)。试验组中,不同肝脏碘浓度患者之间,口服胺碘酮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扫可以定量测量长期口服胺碘酮患者的肝脏碘浓度,为评估胺碘酮致肝损伤提供生物学指标。

  • 标签: 胺碘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Faster R-CNN)分析直肠癌磁共振(MRI)扫图像以评估环周切缘(CRM)状态的可行性。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CRM阳性区域位于提肛肌肛管平面至腹膜反折之间,电子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恶性肿瘤;(2)术后病理或术前高分辨MRI检查证实有CRM阳性。排除标准: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后复发、图像质量差伪影、肿瘤巨大及广泛坏死等组织变性以及既往盆腔手术史直肠临近组织结构改变的病例。根据以上标准,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350例CRM阳性直肠癌患者的MR扫图像。将患者按照性别和肿瘤部位分类,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以6∶1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组(300例)和测试组(50例)。利用LabelImg软件在T2加权成像(T2WI)图像上对CRM阳性区域进行标识。应用标识的训练组图像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优化参数,直到网络收敛获得最佳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测试集数据评估人工智能平台的识别性能,选取指标包括准确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以及识别单张图像所花费的时间。结果训练后的Faster R-CNN模型判定CRM状态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84、0.857、0.898、0.807和0.926;AUC为0.934(95%CI:91.3%~95.4%)。Faster R-CNN模型对单张图像的自动识别时间为0.2 s。结论基于Faster R-CNN建立的对直肠癌CRM阳性MRI图像识别和分割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完成对原位肿瘤外侵引起CRM阳性区域的风险评估,具有初步筛选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环周切缘 磁共振平扫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长株潭地区1951-2014年逐日降水和日平均气温等资料,着重分析了基于降水距百分率干旱指数的长株潭地区干旱特征,以期能够为当地农作物种植及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长株潭地区 干旱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使用级联模型在CT扫图像中自动检出肾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1月至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泌尿系CT扫并诊断为肾结石的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CT检查时间将患者图像分为两组:肾脏分割模型训练集(30例)和肾结石检出模型测试集(29例)。建模包括:(1)训练肾脏分割的深度学习模型,采用U-Net神经网络,以dice系数评估肾脏分割算法的性能;(2)在肾脏分割的基础上,用阈值算法和区域生长算法检出所得肾脏区域里的结石;(3)测量肾结石各向径线值(长径、中径和短径)和CT值,并将结果返回到结构化报告。由1名医师记录肾结石位置并手动测量肾结石各向径线值(长径、中径和短径)和CT值作为金标准,计算模型自动检出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模型自动测量和医师手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测试集29例患者,共11 358层CT图像,58个肾脏纳入研究,其中38个肾脏有结石,共有56个结石,20个肾脏无结石。使用U-Net模型对测试集11 358层CT图像进行分割,平均dice系数为0.96;其中10 945(96.36%)层图像分割效果很好,dice系数≥0.90。以肾脏为单位,模型在测试集中检出结石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100%(38/38)、100%(38/38)、100%(20/20);以结石为单位,模型检出结石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100%(56/56)、96.6%(56/58)。结论肾结石检出级联算法可以在CT扫图像中自动检出肾结石,并自动返回到结构化报告中,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肾结石 自动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肾脏CT扫图像纹理分析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明确病理分级的90例ccRCC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及测试组(27例)。根据2016版WHO/ISUP分级标准,将Ⅰ、Ⅱ级归为低级别组(53例),Ⅲ、Ⅳ级归为高级别组(37例)。在CT扫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ROI,提取93个纹理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并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以病理分级结果为金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ccRCC病理分级的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经降维和交叉验证后筛选出10个非零系数的纹理特征,根据这10个特征及其对应系数的线性加权形成预测ccRCC新病理分级的影像组学风险评分,并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值为0.933(95%CI 0.862~1.000),其判断WHO/ISUP分级高级别ccRCC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9.2%,准确度为90.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257)。在测试组中的AUC值为0.875(95%CI 0.734~1.000)),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81.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125)。结论基于扫CT纹理分析构建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对ccRCC WHO/ISUP病理分级的评估具有应用潜能。

  • 标签: 癌,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病理分级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RTX)与环磷酰胺/唑嘌呤(CYC/AZA)在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确定检索策略、文献的纳入与筛选原则,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RTX与CYC/AZA治疗AAV的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为RTX治疗AAV,对照组为CYC/AZA治疗AAV。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所得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项研究,合计38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03例,对照组181例。在AAV的整体治疗中,RTX与CYC/AZA治疗AAV的终点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X组终点缓解率较高[OR值(95%CI)=1.58(1.03,2.40),P=0.03]。对不同分型的AAV的终点缓解率差异进行比较,RTX与CYC/AZA对于治疗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蛋白酶3相关性血管炎、髓过氧化物酶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终点缓解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RTX组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YC/AZA组,且能减少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在诱导缓解阶段,RTX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AAV均具有不劣于CYC的终点缓解率。在维持治疗阶段,RTX具有更高的终点缓解率和更低的远期复发率。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RTX的患者较不使用RTX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远期缓解率,并可有效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利妥昔单抗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 随机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扫的放射组学特征在胸腺瘤与其他前纵隔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前纵隔病变患者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胸腺瘤组(67例)、非胸腺瘤组(61例)。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放射组学分析模块对CT扫图像进行分析,提取整个病变的组学特征,依次采用组间差异分析、Boruta算法以及共线性检测进行特征筛选。根据最终被选择特征,绘制其单独及联合诊断胸腺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所选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共提取851个病变的组学特征。经过多步骤降维后,最终选择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组学特征,分别为鲁棒平均绝对偏差、灰度不均匀性、游程方差(小波-LLH)以及依赖不均匀性(小波-HLL)。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4个组学特征单独诊断时的AUC分别为0.712、0.634、0.660、0.699,特异度分别70.2%、61.2%、61.2%、61.2%,灵敏度分别为60.7%、60.6%、68.8%、70.5%;四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8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4%、89.6%,诊断效能明显提升。结论基于CT扫的放射组学特征对于胸腺瘤及其他前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及应用潜力。

  • 标签: 胸腺瘤 纵隔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放射组学
  • 作者: 李敏 王娅菲 姜文蓁 李琪 王化 叶兆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科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定性联合定量参数预测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术前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扫,表现为pGGN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113例患者(119个pGGN)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pGGN的侵袭性,将119个pGGN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非IA组,66个,包括10个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6个原位腺癌和30个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IA)组(53个)。纳入分析的定性参数包括结节形状、肺瘤界面、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和血管异常征;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大小、有效原子序数(Zeff)、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的CT值(CT120 kVp)以及40~20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40 keV~CT200 keV)和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χ²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IA组与IA组的定性及定量参数差异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GGN侵袭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个独立预测因素以及联合独立因素对pGGN侵袭性的预测效能。结果非IA组与IA组结节形状、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异常征分布及结节大小、Zeff、CT120 kVp及CT40 keV~CT200 keV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大小(优势比9.269,95%CI 1.640~52.395,P=0.012)、CT200 keV(优势比1.012,95%CI 1.006~1.019,P<0.001)以及血管异常征(优势比4.940,95%CI 1.358~17.969,P=0.015)是pGGN侵袭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单个独立预测因素以及3个因素联合的ROC曲线分析显示3个因素联合预测pGGN侵袭性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血管异常征(Z=4.01,P<0.001)和CT200 keV(Z=3.25,P=0.001)的AUC,而3个因素联合与结节大小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4,P=0.052)。3个独立预测因素联合预测pGGN侵袭性的AUC为0.909,以0.505为阈值,预测pGGN侵袭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和86.4%。结论光谱CT扫定性联合定量参数对pGGN侵袭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纯磨玻璃结节 侵袭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床边胸部X线片(简称胸片)表现及其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月23日广东省4家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确诊的2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床边胸片影像学资料。重型12例,危重型17例。29例患者中27例进行了床边胸片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1~8 d,复查次数范围为1~15次。分析所有患者床边胸片的影像学表现及随访中的影像学改变。结果29例COVID-19患者床边照片显示病灶分布范围均在3个肺野以上。胸片示实变影19例,多发斑片影23例,网格状影12例,条索状影14例,病情严重形成“白肺”者4例,伴有水平裂增厚18例。复查胸片显示病灶增多15例,表现为原病灶范围较前增大,新增病灶5例,密度增高6例,两者均有4例;病灶减少9例,表现为病灶范围缩小,密度减低,8例由斑片、实变影为条索影或细网格状影;无明显变化3例,均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并发症有胸腔积液4例,气胸2例,纵隔及皮下气肿1例。结论床边胸片在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断及随访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医师的病情评估提供较大的帮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放射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