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城市群环境治理必须构建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和必要的外推力,将城市的个体理性导向集体理性,使得个体收益与区域整体利益相容。这种合作激励机制是一种包括基于利益驱动的参与激励、基于制度约束的相容激励和基于观念认同的归属激励在内的复合机制。利益驱动是城市群环境合作的直接动力,引导城市政府积极参与环境合作,必须重视利益诱导和利益共享。制度约束是维持城市群环境合作的重要推力,要建立基于政府权威的正式惩罚制度和基于自愿约束的非正式惩罚制度,完善区域环境合作的法律法规,建立环境合作协议和规范,发挥其激励约束功能。观念认同是城市群环境合作的内在动力,要培育城市群环境共同体理念,强化政府的环境责任伦理,为城市群环境合作提供心理基础。
简介:“我对患有某种残疾的儿童的忠告足:不要让残障挡住你的路,将残障变成你的优势,不要让它成为你的劣势。一个红灯之后可能是一连小绿灯,间或有几个黄灯,红灯不过是小小的考验而已,绿灯和黄灯肯定多于红灯。”4月、5月,是自闭症人士密集受到关注的月份。继4月2日联合国确定第8届“国际自闭症意识日”主题为“职业:自闭症优势”后,5月17日,第25个全国助残日,我国设立助残日主题为“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这是自有全国助残日以来,第一次以具体的残疾症状来命名助残日宣传主题。这体现的不仅是对自闭症患者的关爱,也是提醒社会对这“疑难杂症”加强重视和关注。
简介: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矛盾的显性化,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失序问题也日渐显露。2011年四至五月间,《人民日报》曾连发五篇评论,提出心态培育是执政者的一道考题,而“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为此,本刊就焦虑、物欲(拜金)、浮躁、暴戾与炫富等五种消极同时又十分流行的社会心态展开讨论,以期揭示在中国人心态失衡的表象背后潜藏的社会动因。我们深信,社会心态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或变迁的制约和推动力量;而我们对自身的反观自照愈深,我们的民族才愈有可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变得成熟和理性。
简介: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城市供给,更具系统性和复杂性,也对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善治理论强调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可以为解决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治理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我国当前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供给主体间存在的供给交叉或供给真空状态愈发明显。基于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应从善治角度区分政府组织间及政府与其他组织间两种不同的协同供给机制。多政府协同供给要重视政府间协议并强化府际关系网络。而在政府与其他组织间的协同供给中,多政府协作承担城市群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与基本供给责任;多市场协作满足公共服务的多元需求并加强自身监管;多非营利组织协作灵活应对政府和市场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