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四个实验考察句子边界对整体连贯性影响.实验运用不一致程序(inconsistentparadigm)进行.实验一结果发现,当目标行1(targetline)不是一个完整句子时,被试阅读完目标行2(post-targetline)后才会意识到目标行l不一致.实验二结果发现,当目标行1是一个完整句子时,被试阅读完目标行1后就可立刻意识到其中不一致,但探测词反应时在两种条件下则并没有明显差异.这两个实验结果表明,句子边界作为一种信号,提示读者在阅读下一句子前要完成当前句子整合加工.实验三结果发现,目标行1以一个无关词(如然后)结束时,被试阅读完目标行1后也可立刻注意到其中不一致,这表明句号对背景信息整合不是必需.实验四考察了分号作用,结果显示:被试阅读完目标行1后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冲突.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句号在理解过程起着重要影响,而其它句子边界(如:分号)作用则并不明显.

  • 标签: 篇章阅读理解 句子边界 整体连贯性 局部连贯性
  • 简介:本文作者以翔实论据、鲜明观点论述了罪刑法定原则由来及其在我国刑法的确立和发展。第一部分,阐述了罪刑法定原则最早渊源。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逐渐由一种主义演化为一种制度,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宪法和刑法作出规定,成为国际刑事法律普通承认一项基本原则。文章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的确立和发展。一是彻底废除了类推制度;二是从诸多方面进一步明确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适用刑罚;三是重申了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时间效力原则,凡与此原则相悖法律、法规从1997年10月1日起一律废止。

  • 标签: 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刑法 新刑法 从旧兼从轻 刑事立法 犯罪
  • 简介:一、个人成长分析(一)童年期我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通教师。父母为我取名字“李楠”,是因为两个字都有“木”字旁,二木成林,希望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母给予我爱也是无微不至。父母觉得幼儿园老师并不能给我足够照顾,因为80年代幼儿园确实存在对孩子不好情况,所以我是亲戚们轮流带着长大

  • 标签: 成长分析 普通家庭 80年代 幼儿园 父母 童年期
  • 简介:监狱服刑人员董某,男性,27岁,因对监狱女民警产生强烈“暗恋情结”,通过咨询师咨询,了解到该服刑人员由于从小缺少母爱,犯罪入狱后对监狱女民警产生一定“恋母情结”,在成人后寻找女友均以母亲为标准,是寻求“母爱”外在反映形式。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让其明白初恋女友及女民警都是其心目中“母亲”替代,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促进心理行为转变,正常适应与成长。

  • 标签: 服刑人员 暗恋情结 认知疗法
  • 简介:本研究采用经典的人工语法范式,并引入迁移任务探讨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条件下,被试所习得究竟是规则还是组块?同时采用结构知识主观测量方法,对内隐学习习得知识无意识性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被试能成功区分合法串和非法串,即出现语法学习效应,但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下被试并没有表现出语法或组块学习效应,结构知识主观测量发现这种内隐学习优势效应主要来自无意识结构知识贡献:在迁移研究中发现附带学习组和有意学习组均在迁移任务上表现出语法学习效应,这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所获得语法规则是抽象和可迁移

  • 标签: 人工语法范式 规则 组块 结构知识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本阅读过程,疲劳和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调节作用。实验一主要检验文本阅读疲劳效应;实验二分析不同文本加工水平者瞳孔变化差异,以探讨疲劳和心理加工对瞳孔变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文本阅读,疲劳会使瞳孔缩小,心理负荷增大会使瞳孔放大,一定心理负荷可以起到维持瞳孔大小不变作用;疲劳和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调节存在颉颃效应。

  • 标签: 瞳孔大小 心理负荷 疲劳 文本阅读
  • 简介:<正>在数学学习,知道怎样解决问题比具有知识更重要,而学校数学教学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好机会。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主要目的之一。

  • 标签: 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 问题教学 数学学习 学生学习 认知心理学
  • 简介:采用眼动追踪法考察面孔部件相似性判断.其他部件对目标部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做出“很相似”判断和“一般相似”判断平均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做出“很不相似”判断平均总注视时间:(2)判断目标部件相似性时,被试对目标部件注视不一定显著多于对其他部件注视:(3)目标部件相似性判断.被试对其他部件注视在相似性加工中期阶段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1)做出“很相似”判断和“一般相似”判断加工过程比做出“很不相似”判断加工过程更复杂;(2)面孔部件相似性判断,其他部件会影响目标部件判断:(3)其他部件对目标部件相似性判断影响主要发生在相似性加工、晚期阶段。

  • 标签: 相似性判断 面孔部件 眼动
  • 简介:本研究调查了13个企业共218位员工,探讨了支持型领导行为在角色冲突、人际冲突、缺乏成就与发展(压力源)和工作满意感、工作焦虑(压力反应)之间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支持型领导行为对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焦虑有主效应,但是由于逆向缓冲存在,支持型领导行为主效应并不总是对,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中考虑领导行为效应;(2)缓冲效应六个假设只有一个被证明,但是方向相反,即支持型领导行为加剧了由人际冲突造成工作不满意感;(3)两个中介模型部分关系被证明,但是我们很难确定是支持型领导行为弱化效应还是评价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因果关系,在将来研究纵向研究设计被认为更为恰当.

  • 标签: 支持型领导行为 工作压力模型 作用机制 企业 角色冲突 人际冲突
  • 简介: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很多,它涉及心理学对象、任务、方法、体系、学科性质、发展理论、学派等等方面。本文将论述心理学哲学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心理客观决定与主观能动、意识与活动统一等三个主要问题。

  • 标签: 心理学研究 自然科学基础 哲学基础 主观能动 意识
  • 简介:一、来访者自叙平时大家有说有笑,聊得也挺high,可是为什么一到工作那种气氛就不在了,每当我提出一个想法或者建议去做某事时候,就遭到这些人反对,一副不情愿与一起共事表情,有些时候我感觉我想法还是挺有意义,他们也没法反驳我,可是就是不愿意一起去做,我挺纳闷,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呢?二、咨询师建议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心理咨询师
  • 简介:为了探究反生产行为产生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压力-情绪”模型为基础,使用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了心理契约违背、负性情绪以及反生产行为之间密切关系.结果发现,心理契约违背与负性情绪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契约违背和负性情绪与反生产行为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在心理契约违背与反生产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心理契约违背 负性情绪 反生产行为
  • 简介:消费决策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羊群行为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加工信息结果。实验2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使用两种启发式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大众和专家决策是正确

  • 标签: 消费决策 羊群行为 启发式加工 内隐态度
  • 简介:通过要求被试判断前后出现两个句子意思是否一致,探讨句首词语音形义变化对句子阅读影响,同时验证汉字音形义激活时间进程。实验结果表明:(1)句首词语音形义变化对句子阅读影响不一致.字形对句子阅读影响最大,而字音和字义对句子阅读影响大小不能得到分离。(2)句首词语首尾变化对句子阅读影响不一致,词语尾字变化条件下反应时比词语首字变化条件下反应时更长。实验结果支持了句首词语字形对句子阅读影响最大、句首词语尾字变化比首字变化对句子阅读影响更大观点。

  • 标签: 词汇通达 句子理解 句首词语
  • 简介:本文讨论了在香港和内地文化背景下,进行凯利个人建构理论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在介绍凯利思想时,中国学生通常倾向于借助具体术语来理解理论,用定量化方法来看待数据。这种情况似乎与建构主义心理学精神相背离。但是,这种情况也表现出一些改变迹象,更广义地讲,这是普通心理学主流一部分,即定性方法是富有吸引力。作者认为,更多地考虑凯利理论哲学假设和定性思想价值,将能赢得更多学生热衷于该理论在广为不同实际情景应用前景。当然,凯利理论中有一些术语还存在着翻译问题,但这是可以解决

  • 标签: 个人建构理论 凯利
  • 简介: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以及由薄到厚等方法重构积极“替代性”故事取代“无效”支配性故事。本文结合“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实践,探寻叙事心理治疗在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应用。

  • 标签: 失独家庭 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用Allan和Brooks实验范式,采用2(学习轮次:5轮、10轮)×2(项目类型:旧项目、新项目)×2(项目匹配性质:正向匹配、反向匹配)混合实验设计,研究规则分类中非规则特征突显条件下样例效应。结果发现,在学习5轮条件下,获得了错误率上样例效应,在学习5轮和10轮条件下都没有获得反应时上样例效应。实验得出样例效应产生和突显非规则特征有关结论。

  • 标签: 分类 规则 样例效应 感知特征突显度
  • 简介:今天,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教育最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criticalthinking)。审辩式思维是最值得期许、最核心教育成果。国际教育领域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怎样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审辩'成为使用频率最高教育词汇之一。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心理特征。在教育如果重视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可以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过程,而不再是一个记忆和复制过程。审辩式思维能力不同于分析性推理(analyticreasoning)能力。审辩式思维可以作为一个学习指挥棒,我们需要开发审辩式思维能力测试,考查一个人能否理解做出不同决策所依赖不同前提条件和假设,能否理解决策者对所做决策所应该承担责任。审辩式思维不是'大批判思维',而是接受多种价值并存可能性,在坚持自己真理同时也包容别人真理。审辩式思维植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如果说西方文化突出优势表现在形式逻辑和分析性推理,那么,东方文化突出优势则表现为非形式逻辑和审辩式思维。对东方文化审辩式思维再发现,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国创新性人才培养,也不仅局限于中华文化重建,而且可能拓宽人类未来发展道路,增大人类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存活可能性。

  • 标签: 审辩式思维 心理测量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