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发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国青年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层面制定的《规划》,是由政府领衔、由团中央具体沟通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党管青年”,以国家政府为依托,把青年发展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这不能不说是在青年发展中的第一个壮举。我国对于其他群体也有相应文件出台,但就青年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出台还体现了我国对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从《规划》的起草、编制、修改到发布都可谓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规划》是青年工作的行动纲领,更加体现了习近平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心和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规划》从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角度,致力构建一个全面、系统、长效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形成促进和保障青年成长发展的顶层设计。在部署实施上要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社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协同施策的工作合力。从其表现的重要责任也反映出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设立推动规划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这一机制更加说明规划是在国家视角下促进完成的。
简介:文章运用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中隐喻如何在多个模态层面服务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综合运用文字、视觉、听觉模态的“中国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和谐旅程”是《角度篇》中的核心隐喻,贯穿始终,统领全片,该隐喻系统建构了“底蕴深厚、自信勇敢、真挚坦诚”的中国和谐发展、不断进步的国家形象;(2)多模态隐喻系统具有层级性,体现人类认知基本机制:同-层级的不同隐喻是对不同特征的突显,不同层级的隐喻反映认知处理的精细程度;(3)在多模态隐喻的具体实现过程中,三种模态相互强化、补充,又各有侧重:文字模态在明确源域/目标域、意义筛选、突出主题等方面的功能更为突出;视觉模态丰富的意义潜势是多模态隐喻建构的基础,其中,人物和文化符号是多模态隐喻的典型性源域;听觉模态对于协同不同模态,强化隐喻效果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