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血管并发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5月4日-2018年3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行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9例,采用针对血管病发作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其中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3.26%,其中痊愈10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6.12%)穿刺点渗血;对照组中,穿刺点渗血7例、急性血管闭塞1例、拔管综合征8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并发发生率38.78%(P<0.05)。结论在行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对临床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巩固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血管并发症 护理方法
  • 简介:《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病例与图谱》原著由3位国际著名的心血管介入治疗专家担任主编。中文版由国内心血管内科权威专家周玉杰、霍勇、葛均波、马长生、杨士伟担任主译,由胡大一、高润霖担任主审,保证了著译质量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本书收集了与心血管介入治疗相关的几乎全部并发,以病例与图谱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每个并发均由相关病例引出,讲解术者处理并发的策略与方法、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与避免,并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发生的可能原因、如何预测、怎样最大程度地预防或减少并发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处理,文末经验与教训概括了每一类并发防治的关键点。

  • 标签: 血管介入治疗 并发症防治 心血管介入 治疗专家 胡大一 高润霖
  • 作者: 付秀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脑血管病是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情变化快,死亡率也比较高。为此,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十分重要,本文就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作以下简单的介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入性心导管术在当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能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但是同时,使用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心血管疾病也会造成一些血管并发,这些并发种类繁多,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与恢复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介入性心导管术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护理措施。

  • 标签: 介入性心导管术 血管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我科自2001年4月-2005年6月共收治7例延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病人,均给予手术切除,经围手术期护理,病人康复。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2岁~54岁。病人白出现症状至住院时间为1个月~13个月,平均3.4个月。7例中4例有家族史,伴有多囊肾/多囊胰3例,伴有眼底血管瘤1例。本组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确诊。术前伴严重后组脑神经麻痹2例,术后并发呼吸抑制1例,消化道出血2例,肺炎及呼吸道感染1例,伴吞咽困难1例,均有发热。7例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围手术期护理 后并发症 髓内 延髓 显微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介入栓塞术之后,针对其所产生的并发,如何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分析。方法:利用电脑抽取的方式选择近两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5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过往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将其使用介入栓塞术后的过程进行探讨。结果:通过总结后发现,在5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共出现并发9人。结论在治疗中,要根据不同并发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论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脑血管介入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介入护理(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给与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方法:以100例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为例,时间为2022.05-2023.01之间,将10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50例)。结果:2组术后PSQI量表中除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外各项评分对比数据后发现实验组均更优,统计显示差异明显较大(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给予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的预防和管理需要综合护理措施,涵盖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三个阶段。术前进行详细的健康评估和患者教育,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实时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并提供个性化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通过这些措施,包括抗凝治疗、预防出血和感染,能够显著降低并发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增强了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术前准备 术中监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腹股沟疝修补术血管并发的预防与治疗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分析研究,回顾本院于2022年8月到2023年7月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2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的研究观察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Marcy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则对其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针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并发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记录。结果;本研究观察组中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血管并发发生概率较低,优于本文对照组患者内血管并发发生表现,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患者血管并发的预防,治疗效果良好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修补术 血管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护理。对300例患者术后护理分析,涵盖穿刺部位血肿、心律失常等并发护理。通过密切观察、针对性干预及健康教育等措施,有效降低并发危害,提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心血管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虽具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势,但术后仍可能出现多种并发。本文旨在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分析常见并发类型及成因,阐述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涵盖心理护理、穿刺部位护理、抗凝及出血护理、心律失常护理等多方面,旨在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危害,促进患者康复,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跟踪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和并发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采取双盲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全程跟踪护理)。对比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再循环率(8.12±2.23%、8.14±1.25%)都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纤维蛋白原(2.46±0.35g/L)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14.12±1.23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55±2.12s)长于对照组,血栓形成、动脉瘤以及血管狭窄发生率(2.00%、0.00%、2.00%)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跟踪护理可以降低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和减少并发,还可改善凝血功能,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全程跟踪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再循环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对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期患者内瘘相关并发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7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12周后对比两组内痿相关并发的发生率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发生率为5.41%,对照组为24.32%(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的实施可明显改善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期患者内瘘相关并发的出现,除降低内瘘并发发生率,还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一举两得,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 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内瘘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栓相关并发血管通路堵塞的预防护理疗效。方法:收录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尿毒症患者共计52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分析预防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认知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预防血栓及血管中的堵塞等不良结局的护理,阶段开展预防护理措施能更好地针对相关并发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促进患者健康认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栓相关并发症 血管通路堵塞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证支持下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对血管通路并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基于最新临床指南与研究成果制定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案。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监测血管通路功能、强化患者教育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调整抗凝策略及优化透析参数设置等措施。通过比较干预前后血管通路并发发生率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与数据分析表明,在实施循证支持下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群体中血管通路失功事件由基线时的平均每季度12次降至干预后每季度4次;导管感染率从初始阶段的10%降低至最终统计期的2%;同时血流量不足导致透析不充分情况亦显著减少,从每月影响3例患者降至无此类事件记录。此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平均提升5分(满分为30分),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结论:基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循证支持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降低并发发生频率并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态与生活品质。

  • 标签: 循证支持 预防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妊高孕妇发生心血管并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高龄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等。结果:高龄妊高孕妇的年龄在45~49岁(36.7%)和51~54岁(38.6%)之间,其与普通孕妇相比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子痫前期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龄妊高症  心血管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因动静脉通路并发应用覆膜支架的临床结局。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使用覆膜支架治疗动静脉通路并发的H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总体及各亚组覆膜支架术后靶病变的一期通畅(target lesion primary patency,TLPP)、靶病变一期辅助通畅(target lesion primary assisted patency,TLPAP)及通路的一期通畅(access circuit primary patency,ACPP)情况,并比较覆膜支架置入前后TLPP及年平均干预次数。结果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71例患者77枚覆膜支架,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46例次(59.7%),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31例次(40.3%),中位随访时间22.4个月。覆膜支架置入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TLPP分别为89.3%、66.5%、48.3%和42.5%,TLPAP分别为94.8%、90.4%、78.7%和75.4%,ACPP分别为77.2%、54.3%、35.2%和29.0%。亚组分析时,中心静脉、头静脉弓、AVG静脉吻合口或流出道三个不同部位覆膜支架的TL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808),单纯狭窄组TLPP优于血栓/闭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1,P=0.110)。与置入前相比,置入覆膜支架后TLPP得到显著改善(χ2=7.484,P=0.006),中位通畅时间由16.6个月增加到23.2个月,通路年平均干预次数从0.99(0.10,1.83)次下降到0.50(0,1.45)次(Z=-2.841,P=0.004)。结论HD患者动静脉通路并发应用覆膜支架后TLPP明显改善,年平均干预次数显著减少。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手术后并发症 支架 通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