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岳池县居民食用碘盐含碘情况,评价防制效果,为制定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9年中央补助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碘盐监测》和《四川省碘盐监测方案(2012年-2013年修订)》要求进行抽样,对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013年共检测碘盐1390份,检出合格碘盐1357份,不合格碘盐31份,非碘盐2份,碘盐合格率为97.6%,碘盐覆盖率为99.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4%,非碘盐率为0.1%。结论我县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但仍有少部分居民食用非碘盐及不合格碘盐,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食用碘盐的监督监测工作,让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简介:摘要昭苏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民族居住的一个辖区,在这里生活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影响着本地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得汉语成为我国的国语。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那么昭苏的各个民族都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当前昭苏的双语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问题仍然困扰着昭苏县的双语教学步伐,也限制了汉语的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改进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控制蛲虫病寻找更有效的做法。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玻片法对县内不同区域8所学校与幼儿园的3-9岁儿童进行肛门周皱处粘取虫卵后镜检。结果我县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96%,男、女生感染率和小学生及集托儿童,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以7-9岁感染率高于6岁以下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菜农和水、农田作业村民的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城郊儿童,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蛲虫感染与饭前便后不洗手、不经常洗澡、不经常清洗肛周、不经常剪手甲、常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呈正相关,而生吃瓜果呈负相关。结论蛲虫卵传播方式简单,但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机率高。因此,健康教育从小抓起,每年定期开展服药驱虫,并利用校园内墙报、橱窗等阵地上宣传蛲虫防治知识,从而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7~2013年济阳县乙肝流行趋势与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07~2013年济阳县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3年报告乙肝病例1618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43.19/10万。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56.04/10万);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32.68/10万)。性别比2.2/1,各年龄组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4.4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4岁,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4.0%。结论济阳县乙肝发病以农民、男性、15~64岁年龄组为主,要做好乙肝疫苗的免疫规划工作和15~64岁岁年龄组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香格里拉县人群乙肝免疫现状。方法按云南省2013年乙肝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方案,在所辖的11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乡镇,共监测9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监测有乙肝疫苗免疫史的8-17月龄、18-23月龄、2-3岁和6-9岁儿童各5名,检测HBsAg和HBsAb。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量计算使用SPSS17.0软件。结果HBsAg阳性率为3.3%(6/180)、HBsAb阳性率为46.1%(83/180)。HBsAb阳性率随年龄组增大呈下降趋势,乡镇之间(Χ2=11.820,P=0.002)、年龄组之间(Χ2=44.783,P=0.00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格里拉县乙肝母婴阻断效果不明显,9岁以下儿童群体免疫保护水平低。须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BsAg筛查,并应特别提醒儿童家长乙肝疫苗的接种剂次与时间、全程接种后1-3个月内与免疫成功后定期的HBsAb检测。
简介:岩风洞遗址位于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罗家坝村7组,洞口海拔高度为694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2’21.5”,北纬30°31’51.7”。在岩风洞遗址中发现了25件石制品,其岩性以灰岩为主,占总数的64%,变质岩的标本较少;石制品包括砾石、石锤、碎片(块)、石片、刮削器和锯齿状器等类型;石制工具以石片或碎片为素材者居多,以砾石或石核为素材加工的工具只有1件;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目前没有发现石核;石片多为剥片或者加工石器初级阶段的类型。其文化面貌和该县高坪巨猿洞“建始人遗址”的面貌相接近,均以石片石器为主,以刮削器为多,其时代应为113石器时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