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胃肠道CT水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其诊断特点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胃肠道CT进行临床检验,实验组患者给予胃肠道CT水造影进行临床检验,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及符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和符合率分别为98.00%和96.00%,对照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和符合率分别为76.00%和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CT水造影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其临床确诊率及病变显示率均较高,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治疗依据,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了相关安全隐患,故该检查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实施全切手术的患者有38例,所占比例为79.1%。实施大部分切除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20.9%。显效24例,所占比例为50%;有效22例,所占比例为45.8%,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4.2%,经再次治疗后均效果显著。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现象或死亡。对患者进行1~3年随访,患者生存率为100%。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6岁。病程7天到12月不等。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本病以消化道出血、黑便、腹痛多见。B超、CT、消化内镜等检查可发现肿瘤。免疫标记物CD117、CD34在GIST中有较高表达,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结论GIST临床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Flecther恶性潜能分级判断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手术切除肿瘤为为原发GIST主要治疗方法,靶向治疗成为间质瘤重要手段。
简介:正常良好的胃肠运动对完成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的作用.胃肠运动极为复杂,是一种神经肌肉高度协调的活动,主要受到以肠道神经系统(ENS)为主的多级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调节,通过胃肠道自上而下的肌肉运动来完成.胃肠道动力药物能以适当的速度和方向推送胃肠内容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治疗作用.胃肠道动力紊乱性疾病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功能性便秘(FC)以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等,这些疾病可有多种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嗳气、早饱、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等临床表现.胃肠道动力剂的广泛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简介: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14例,小肠3例,升结肠1例。肿瘤平均直径6.8cm。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12/18),腹痛(11/18),消化道出血(7/18),肠梗阻(2/18)。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变明显,但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的消化道造影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定性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分析5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生物学特征,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5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胃18例(2.1%),小肠37例(12%),结直肠4例(0.1%),临床表现腹痛22例,梗阻12例,上腹部不适9例,便血8例,穿孔2例,消瘦6例。病理和免疫组化本组中梭型细胞型54例(91%),上皮样细胞型4例(6.7%),肿瘤的平均直径7.8cm,CD117阳性率为98%,平滑肌肌蛋白阳性率38%,CD34阳性率65%。治疗手术38例行完整切除,10例继发性肿瘤行姑息切除,26例行靶向治疗(包括10例转移性肿瘤)。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首选,特异性靶向治疗是未来方向。
简介:摘要腹膜转移是严重影响胃肠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种子-土壤"学说被认为是解释腹膜转移的主要理论。由于腹膜转移结节初发时体积小,早期诊断尤为困难,因此,腹膜转移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方法已由临床病理因素逐渐向细胞学、乃至分子层面纵深发展,而包括影像组学在内的多组学整合评估,也进一步丰富了腹膜转移的精准诊断。腹膜转移可导致癌性腹水、肠梗阻及恶液质等相关并发症,是胃肠道癌治疗的难点。以系统化疗为基础、手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是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如何富集潜在获益的腹膜转移患者,如何判定转化手术的时机,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治疗方案,特别是转化手术后的患者如何制定治疗方案等,仍需通过完善研究设计和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解决。切实延长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是持续努力的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2ST)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该类肿瘤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临床病理研究资料。方法对发生于2013年3月的4例G2ST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查,结合文献讨论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均为成人,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6-44岁,临床首发症状同为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梗阻,临床诊断,胃肠道肿块,性质待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病变位于粘膜下及息肉样突向肠腔,肿瘤组织主要由长梭形细胞和上皮样圆形成多角形细胞组成,瘤细胞界限不清,核杆状或呈梭形,排列呈束状,编织样或漩涡状,其中一例为混合细胞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示CD117阳性,CD34阳性,KI-67均有表达,S100均有不同程度表达,CK阳性,VIMENTIN阳性,Desmin阳性表达1例,SMA阳性表达1例,其阳性程度从+~~~++不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几乎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表达KI-67和PCNA,高危险性的阳性表达强,这说明GIST的治疗和预后除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及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外还与KI-67.PCNA.CD117.CD34在肿瘤中的表达程度有关,治疗首选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