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2例新生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资料,2例均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皮疹,例1除皮疹外还伴有新生儿败血症,无其他组织器官受累,经抗感染治疗后逐渐好转;例2病程中继发出现了肺炎、凝血功能异常及胃肠道出血。2例患儿均经皮肤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1a和S-100阳性,均确诊为多系统LCH。新生儿LCH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皮肤或淋巴结活检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式需尽早开展,同时该病病程上不明确,需密切监测随访。

  • 标签: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婴儿,新生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即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主要分为原发性HLH与继发性HLH,前者主要由HLH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后者主要由感染、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触发。HLH的主要特征为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释放大量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受损,并且进行性加重。HLH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大与全血细胞减少,亦可表现为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高甘油三脂血症、肝功能异常、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神经系统症状等。HLH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疾病进展迅速及病死率高的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尚在探索中。为了进一步了解HLH相关研究进展,并为其治疗方法的完善提供基础,笔者拟就近年HLH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性 细胞毒性,免疫 突变 细胞因子类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PFHT)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08年9月至2019年12月PFHT病例10例进行临床资料、镜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该组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54岁。结果病变表现为突出于皮肤的包块,组织特点,肿瘤由单核细胞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丛状或结节状,外周围绕短梭形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由纤维结缔组织分隔。按病理组织分型,7例为组织细胞样型,其中3例结节内伴有黏液变性;1例为纤维母细胞型,主要由纤维母细胞细胞组成;2例为混合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单核或多核组织细胞细胞CD68(8/10)、CD10(6/8)、CD163(5/8)、cyclin D1(8/8)、CDK4(5/8)、PGP9.5(4/5)、β-catenin(4/6)和MiTF(2/6)阳性;瘤细胞及周边纤维母细胞细胞波形蛋白(9/9)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5%~40%,平均20%。所有病例均进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9个月~11年,仅有2例复发。结论PFHT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HMFH)的病例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我院经手术病理诊断及治疗的HMFH的临床和随访资料。5例患者均在术前做了上腹部增强CT检查和血清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测定。其中4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3例合并结节性肝硬化,1例合并肝胆管结石。其中根治性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1例,对症性手术1例。随访采取术后2年内每3个月1次,2年后每半年1次。结果1例于术后12月后失访,1例于术后第2个月死于肝衰竭,1例于术后第4个月死于肝破裂,2例术后存活分别超过82个月和102个月,并且至今仍生存且无肿瘤复发。结论HMFH多发于40岁左右的男性,常合并肝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且肝炎和肝硬化情况并不能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经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多数患者可获得5年以上的长期生存。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肝脏 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相邻组织结构,与对照组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各16例相应CT征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脂肪肉瘤两者影像特征存在统计差异(P<0.0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纤维肉瘤两者CT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边缘、密度、囊变、坏死等征象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等,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瘤 脂肪肉瘤 纤维肉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FH)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集FH 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4~76(37.67±17.71)岁],DFSP 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9~64(42.56±13.82)岁]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FH和DFSP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21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体表肿物,外观呈瘢痕疙瘩样改变,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FH 12例,其中CD68 10例阳性,SMA 9例阳性,S-100均为阴性。确诊为DFSP 9例,其中2例为纤维肉瘤样DFSP,7例DFSP中CD34全部阳性,CD68 5例阴性,SMA 6例阴性。2例纤维肉瘤样DFSP中CD34,CD68,SMA均为阴性。随访6个月至4年,FH病例无复发,DFSP 3例复发,其中2例为纤维肉瘤样DFSP,1例纤维肉瘤样DFSP出现远处转移。结论部分FH和DFSP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与瘢痕疙瘩有一定相似度,鉴别诊断困难,早期确诊和规范化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瘢痕疙瘩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搜集并整理的17例经骨髓或淋巴结穿刺活检证实的MH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非间质性病变,渗出性病变,纵隔及淋巴结肿大,肺内肿块,胸腔积液。结论胸部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但是正确认识它对MH的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胸部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侵犯的细胞形态特征。方法对20例骨髓涂片拟诊并最后确诊的N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0例患儿中,年龄<5岁者占78.0%,以中重度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血涂片中可见瘤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明显活跃占78.6%,其中NB细胞占20%~76%,可见到以原始未分化阶段为主的NB,71.2%的病例骨髓涂片中可见到成团NB细胞呈花瓣型排列。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在骨髓涂片中找到NB细胞并呈花团排列的NB细胞团,对NB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影像及生物化学检查可确诊。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涂片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MAF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3例MAF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特征、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特征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7岁、46岁和57岁。临床上均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物,病史分别为2周、2个月和50年。3例患者的肿瘤均位于肢体或肢端的深部软组织内(右髋部、左前臂和左腕部各1例),2例术前影像考虑为腱鞘囊肿或腱鞘巨细胞瘤。肿瘤直径3.0~7.5 cm,大体界限清楚,切面灰白、灰褐,有黏质感,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囊性变。低倍镜下观察,3例均可见厚的纤维性假包膜伴包膜周围的淋巴浆细胞袖套,以多结节状或分叶状生长为主,2例可见明显的出血性囊腔形成。黏液性肿瘤区域分别占60.0%、80.0%和90.0%,瘤细胞卵圆形至星芒状,呈条索状、微囊状和网状分布于丰富的黏液性基质之中。3例均可见黏液性肿瘤成分过渡为局灶典型的非黏液性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组织形态。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核分裂象稀少(每50倍高倍视野1~2个),未见肿瘤性坏死,1例可见局灶明显的细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2例局灶表达结蛋白,2例局灶表达上皮膜抗原,1例局灶表达CD99,Ki67阳性指数1%~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例均存在EWSR1基因重排。1例术后随访15个月复发;1例第1次术后24个月复发,复发的肿瘤缓慢增大,120个月后第2次切除,再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3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MAFH是一种罕见的AFH组织亚型,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形态学上易于误诊。仔细观察寻找典型的AFH组织特点、并辅以EWSR1基因的重排检测可助于MAF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软组织 肉瘤 黏液样 纤维组织细胞瘤 血管瘤样 EWSR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泰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6~78岁;光镜下均可见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在小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的背景下,散在单个大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大细胞CD20阳性,小淋巴细胞CD3阳性。结论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淋巴瘤,以在小T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的背景下散在一定数量的不典型大B细胞为特征;临床及组织表现均易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相混淆,掌握其共同的特征并结合免疫组化方能正确诊断。

  • 标签: 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病理分析对膀胱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均于晨起收集第一次及第二次新鲜中段尿各30ml,离心取沉渣涂片,经HE染色寻找肿瘤细胞,连续检测3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00例膀胱癌患者中,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1.33%、74.67%,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的阳性率分别为71.13%、71.97%,低分级(G1~G2)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3.33%、72.44%,两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意义;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2.13%、85.25%,高分级(G3)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65.33%、81.33%,两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尿脱落细胞检查是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有效手段,在膀胱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连续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膀胱癌的发生。

  • 标签: 脱落细胞学 病理分析 膀胱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DNA定量细胞检测技术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细胞的特点,得出结论DNA定量细胞检测能准确反应宫颈病变情况,HPV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重要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筛查和检测HPV感染对象,治疗及阻止CIN病变升级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 标签: DNA定量细胞学检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 细胞学
  • 简介:摘要评价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及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增强人们对液基细胞的认识,提高其检查率,以达到对宫颈疾病及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疾病 宫颈癌 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本院行新柏氏TCT细胞检查的女性患者5260例,对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对照。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对细胞阳性行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细胞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上皮高度病变内(LSIL)89.3%(75/84),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93.2%(CINⅡ31/35,CINⅢ24/24),鳞状细胞癌(SCC)100.00%(10/10),腺癌(AC)100.00%(1/1)。结论该方法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诊断率,细胞阳性患者配合阴道镜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TCT) 宫颈病变 阴道镜 多点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