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常,一国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凸现。我国目前已进人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区域差距之大位居世界前列,区域发展的严重失衡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居民消费不振,环境恶化、生态脆弱化加剧,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区域差距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在我国以市场配置为基础、计划配置为辅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缩小区域差距与保持全国经济快速增长这二者在取向上具有矛盾统一性,二者取向的矛盾性强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难度,因此,如何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简介:借鉴多源流模型和政策共同体分析,文章结合典型区域政策制定案例,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中国的国家区域政策制定过程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区域政策制定过程可视为经过理性修正的多源流模型,区域问题导向和政治导向较为明显,政府内部政策共同体对政策制定起着主导作用。自上而下型区域政策具有精英治理和理性行为特征,其关键在于产生影响决策层关注区域问题的政治流,政策共同体间信息交流为垂直封闭式。以地方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主的自下而上型区域政策体现出行政科层制和区域主义特征,上下级政府间互动交流是政策制定的主线,政策共同体间信息交流为垂直对流式。混合协商型区域政策制定具有利益协商和开放协作的特征,政策制定关键在于各方利益的协调与均衡,政策共同体间信息交流为网络式。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区域一体化政策也不断的落实和深入,政策创新已经逐渐成为区域系统治理的中坚性力量。政策创新不仅关系到区域治理的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水平,而且还是深入贯彻和落实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我国国家治理系统的要求。
简介:欧盟历史上并没有统一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而是由各成员国根据国内法自行确定审查范围、方式。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立法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立法框架创设了成员国与欧盟的双重审查机制,其审查范围、立法进程对未来向欧盟投资将产生制度性影响,因此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在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制度的立法过程中,产业政策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欧盟通过提出对等性标准,扩大政府"控制"概念的范围,加强了对其他国家产业政策的关注。实现自身产业政策目标是欧盟加强对外资规制权的落脚点:外资审查立法本身是欧盟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目标上将维护安全和公共秩序与保护产业安全和产业竞争优势相结合,通过对欧盟资助项目的审查帮助实现具体产业政策目标。中国应转变产业政策模式,建立更全面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并通过制度设计选择性地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实现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