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腰椎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后两个阶段进行专科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本组30例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完善的各项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以及心理的支持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的心理观察,实施针对性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缓解病人的症状及减少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胶质母细胞预后相关的临床特征,建立一种术前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评分方法。方法对山东省三家医院1999-2014经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05例胶质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与预后相关的术前临床特征,根据这些术前临床特征建立一个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术前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KP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术前因素,依据胶质母细胞瘤术前预后评分,患者最低0分,最高为3分,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评分组病人的生存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别,分值越低,预后越好(p<0.0001)。结论依据本组资料建立的胶质母细胞瘤术前预后评分可以量化各种预后相关的术前临床特征,其简单实用,是一种预测患者生存期科学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腹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的6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腹针疗法。两组患者均在入组时,治疗第2、6星期及治疗结束4星期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measureyourmedicaloutcomeprofile,MYMOP)评分。结果:治疗2个星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星期及治疗结束4星期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星期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4星期后,观察组睡眠质量、MYMOP评分优于腹针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失眠症起效快,疗效确切,能较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12月患有心内科疾病的患者,通过调查,入选的失眠患者为48例,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睡眠潜伏期的时间为33.5±1.6min,睡眠时间6.8±1.25h,觉醒次数1.47±0.21次,患者在睡眠评价中,很好的有15例,好的有6例,一般的为2例,无效的为1例。对照组的患者在睡眠的潜伏时间为17.54±0.89min,睡眠时间4.1±0.87h,觉醒次数为4.21±0.4次,在患者的睡眠评价中,很好的有8例,好的有5例,一般的7例,无效的有4例。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心内科失眠的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坦度螺酮配合电针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于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已确诊为焦虑性失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坦度螺酮进行治疗,失眠难以耐受时临时加用阿普唑仑0.4mg,实验组在使用坦度螺酮同时给予电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匹斯堡睡眠指数)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间对比发现,组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配合电针对治疗焦虑性失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特别是改善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要点以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乳腺癌患者,均施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5例患者的非常满意的有24例,满意的有39例,不满意的有2例,护理满意度为96.9%,护理前,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87.4±5.7)分、(89.6±6.2)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60.3±3.5)分、(64.1±3.6)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施行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手术中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