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心电图及临床特点核心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本院儿科收治的253例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患儿,均采用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针对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类型、心电图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在253例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患儿中,室上性心律失常162例,其中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24例,房性早搏105例,预激综合征并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心房扑动8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心律失常91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早搏85例。合并有心源性休克患儿30例,合并有心力衰竭患儿61例。围产期各中因素导致的缺氧与生后由肺部疾病导致的重度缺氧43例,占比17.00%;宫内感染和产时、产后感染106例,占比41.90%;先天性心脏病(包括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永存动脉干、室间隔缺损等)47例,占比18.58%;电解质紊乱(主要为低血钾、低钠血症)20例,占比7.91%;原因不明37例,占比14.62。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大部分患儿不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重症患儿需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结论:新生儿患有快速心律失常不需要给予特殊的治疗,随着原发疾病的治愈或是患儿心脏传导系统的日渐成熟,大部分的良性心律失常均能够自愈,心律失常也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高原地区(海拔>2000m)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不同T波倒置情况、不同ST段下移程度、不同ST段下移导联数以及不同心电图QRS波时限患者比例情况,分析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T波无倒置、T波倒置<2mm以及T波倒置≥2mm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1mm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1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100ms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QRS波时限小于100ms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1mm、ST段下移导联数≥6个以及QRS波时限≥100ms,表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较多,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不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合对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高原地区(海拔>2000m)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不同T波倒置情况、不同ST段下移程度、不同ST段下移导联数以及不同心电图QRS波时限患者比例情况,分析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T波无倒置、T波倒置<2mm以及T波倒置≥2mm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1mm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1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100ms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大于QRS波时限小于100ms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1mm、ST段下移导联数≥6个以及QRS波时限≥100ms,表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较多,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不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合对高原地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