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蚕业约在1910年开始使用杂交种,杂交种强健、好养,产量高。为制杂交种,必须将原蚕的雌雄蛹分开,才能实现杂交彻底。有关雌雄分离的方法是在幼虫期或蛹期,用肉眼观察虫或蛹的生殖腺,其中最常用的是蛹期雌雄鉴别,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方法对蛹的性腺区分,需要...

  • 标签: 应用 染色体工程 培育技术 家蚕 限性黄茧 品种
  • 简介:近年来,四川省蚕种生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蚕种胚中带病源增多所致。控制病毒危害的关键措施首先是各级蚕种繁育单位和管理部门全员应具有常备不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的意识;其次是坚持执行发现除去病源措施。抓住全过程严格消毒防病,减少养蚕环境病源,做好原种病毒补正检查,减少原种带毒危害,认真做好蚕种繁育各阶段病毒预知检查,严格淘汰带毒蚕卵、蚕、茧、蛹、蛾,禾发现病毒的蚕蛾分小批制种,地、市把住普种母蛾微粒子病合格检验关,超毒蚕种由主管单位监督烧毁处理,原蚕区使用的普种必须是经过全检母蛾无毒的蚕种,逗硬执行这些办法,一定能够控制家蚕微粒子危害。

  • 标签: 蚕种生产 控制病毒措施
  • 简介:通过查阅家蚕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文献,概括叙述了数量遗传学在家蚕数量性状常规研究、品种稳定性分析、抗性遗传研究、饲料效率遗传研究及QTLs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部分成果.

  • 标签: 家蚕 数量遗传 数量遗传学 家蚕育种 应用 遗传研究
  • 简介:家蚕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是家蚕遗传育种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资源收集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对新品种选育越有利。作为育种工作者,在对资源进行保存的同时,尚需对野生资源和特殊资源进行搜集、挖掘,以及开展遗传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采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新型育种手段,创建新的特色种质资源,为家蚕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 标签: 种质资源 创新利用 家蚕 保存 搜集 遗传育种学
  •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桑树喷施维氨微后对家蚕的生殖效应,发现有明显提高蚕卵卵质的作用,这种卵质的提高与蚕卵内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有关。

  • 标签: 维氨微 家蚕 生殖效应
  • 简介:通过给家蚕添食某工矿区附近的桑叶,观察工业污染物对家蚕幼虫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被污染的桑叶对家蚕幼虫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说明工业污染对蚕桑行业的影响相当明显。

  • 标签: 家蚕 污染 添食 影响
  • 简介:综述了家蚕性别控制系统种质资源的创新开发、不同茧线和高效低成本原料茧蚕品种的开发利用、各种抗性蚕品种的创新开发进行,展望了未来家蚕种质资源创新的家蚕育种方向。

  • 标签: 家蚕 种质资源 创新 应用
  • 简介:应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得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产卵数、蛹重和结茧率几个性状均属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在上位性效应中,前六个性状均为显性×显性,蛹重为加性×显性和显性×显性,而结茧率则为加性×加性。

  • 标签: 家蚕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通过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带来毁灭性破坏.所以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动物植物检疫所把家蚕微粒子病列入目录.为防治该病.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孢子虫生物学 家蚕微 微孢子虫
  • 简介: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农业各学科生产管理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效,应用计算机进行蚕桑生产管理迫在眉睫,家蚕微粒子病检验资料管理系统就是顺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此软件开发的目的旨在为蚕种生产、蚕种资料的管理和各级蚕桑生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快捷、方便、准确、全面的计算机应用服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管理系统设计 检验资料 生产管理 蚕种生产 应用计算机
  • 简介:为明确阿维菌素及其几种混配制剂对家蚕的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阿维·螺螨酯悬浮剂、阿维·虫螨腈水乳剂、阿维·吡蚜酮悬浮剂、阿维·炔螨特水乳剂、阿维·吡虫啉微乳剂、阿维·噻螨酮微乳剂共7种农药制剂对家蚕2龄幼虫的毒性,并对家蚕中毒症状进行了观察记录。试验结果表明:将7种农药制剂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浸渍桑叶饲喂家蚕48h后,各制剂对家蚕的LC50值均小于0.1mg/L,均属剧毒级农药,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各制剂引起的家蚕中毒表现出多种特征症状,如吐液、体褐、体僵直、摆头、侧卧、身体扭曲呈"C"形等。因此,阿维菌素及其各混配制剂不适合在桑园及其附近农田使用,同时也验证了阿维菌素与各种低毒农药混配后依然对非靶标生物不安全。

  • 标签: 阿维菌素 混配制剂 家蚕 毒性
  • 简介:本文针对该地区农村家蚕农药中毒的现状,提出了一套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方案,以保障蚕作安全,并总结了蚕儿中毒后处理方法,以期把家蚕中毒损失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家蚕 农药中毒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在蚕桑生产中,家蚕中毒问题会影响蚕茧产量,甚至引发整个养殖环节的危机。家蚕养殖过程中,毒素可经过多种途径进入家蚕体内,直接作用于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部分毒素会引发家蚕免疫系统失调,使其抵抗力下降,导致病原体侵袭。环境中污染物质残留对蚕桑生态会产生持续影响,在蚕成茧的关键时期,家蚕中毒的风险会急剧上升。生产环节中常伴随不易察觉的毒素积累,长期暴露引发的慢性中毒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文基于蚕桑生产中导致家蚕中毒的原因,以探究其预防策略。

  • 标签: 蚕桑生产 家蚕中毒 原因 预防
  • 简介:美国专利US2004,214,934(2004.10.28)10pp题述紫外线吸收剂化学结构通式为图Ⅰ所示,其中R1~R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为C1-20烷基、卤素、羧基、氢、氰基、硫酰基、芳基、氮、C1-20烷氧基等,X为氢或氰基,C(O)OR,Y为氢、氰基或C(O)OR。

  • 标签: 紫外线吸收剂 着色 化学结构通式 美国专利 氰基 烷氧基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过程的影响,筛选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芍药苷含量,分别考察聚山梨酯80、羟丙基-β-环糊精、癸酸钠、去氧胆酸钠和当归提取物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肠道吸收速率,其次是癸酸钠和聚山梨酯80,而去氧胆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和当归提取物可作为芍药苷口服制剂的吸收促进剂使用,中药当归配伍芍药使用是合理、有效的。

  • 标签: 芍药苷 吸收促进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 当归
  • 简介: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的量效关系及薄荷醇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通过回流药液在肠道中循环前后量的变化,计算出不同浓度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比较不同浓度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回流药液的浓度对吸收有明显影响,随回流药液浓度的增大其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也不断增大.但当回流药液的浓度增大到一定量时.吸收百分率的变化开始不明显;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对同一浓度回流药液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呈现量效关系.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吸收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法莫替丁 肠道吸收 薄荷醇 量效关系 H2受体拮抗剂
  • 简介:【 摘要】 目的: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 2014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收治的 6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痊愈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部骨折患者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治疗后安全、高效恢复健康。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 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疗效
  • 简介:系统调查了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库未知基因的油蚕突变,采用油蚕标志基因系统及幼虫皮肤野生型系统,分别对其中20个系统的油蚕进行了杂交鉴定,结果探明了其中18个系统油蚕的基因座位,即Eca030系统油蚕的基因与od基因为同一座位(1—49.6);Lc000等16个系统的油蚕基因与oc基因为同一座位(5—40.8);o100系统油蚕基因与or基因为同一座位(22—8.9).

  • 标签: 家蚕基因资源 油蚕 基因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