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与湿化时机的探讨。方法对42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按需,在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出现憋气症状,或出现咳嗽、闻及鸣音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90%以下时,给予措施,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化液湿化;对照组根据液量、咳嗽情况等,按医嘱实施定时及定时湿化。结果试验组3例气道粘膜出血,8例次数>6次/天,12例液量>100毫升/天,5例出现刺激性咳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例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气管切开病人,根据其实际情况实施按需及按需湿化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病人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按需 吸痰 湿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建立人工起到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是一种及时、有效 力有一定影响,观察 ICU机械通气患者后气囊压力的变化,建议后及时调整气囊内压力。方法: 选取 60 例次于 2018年 10月至 20l9年 03月 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我院 急诊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 30例,试验组采取给患者后加测气囊压力并与调整;常规组采取标准的常规测压时间来测气囊压力,最终比较两组气囊压力监测效果。结果: 后测压并及时校正气囊压力变化的患者,较常规测压组能够有效防止气囊漏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经统计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次后及时给患者校正气囊压,比常规组规律测压更能够有效防止气囊漏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囊压力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在机械通气中应用的效果及其临床管理。方法通过对150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封闭式的临床观察,对照传统开放式。观察封闭式的操作方法、临床管理及其优越性。结果封闭式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得到认可,与传统开放式相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越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依从性。结论封闭式操作方法简化、优点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加强护理干预。

  • 标签: 吸痰 封闭式吸痰管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和患儿需要的症状,强调了患儿插管后的正确时机,重点论述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对插管患儿的排和护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 标签: 气管插管吸痰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于固定,减少输液意外的发生,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置管时间长的病人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儿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除做好对留置针的护理及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宣教外,还要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宜太长,它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吸痰 医疗纠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再生橡胶管的使用寿命。方法对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再生橡胶管按常规处理程序进行试验。结果随着洗(浸泡)—消(酶液)—洗(软水)—高压灭菌循环使用试验次数的增多,再生橡胶管弹性和柔软度越来越差。结论再生橡胶管循环使用8次以后应该更换。

  • 标签: 再生橡胶吸痰管 寿命 追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护理方法减少小儿口鼻腔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0例进行口鼻腔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54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改进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损伤发生率。结果前,改进组和传统组分别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8.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改进组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为20.37%,对照组为57.78%,改进组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改进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89%,传统组为82.2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口鼻腔患儿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提高效果。

  • 标签: 护理方法 口鼻腔吸痰 改进
  • 简介:摘要操作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基本一项护理技能,而操作后连接管如何更好、更方便的存放并控制院感成为一个问题。据调查连接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多为每日更换,保存原则为干燥密闭,而关于连接管保护法,如注射器空筒、莫非氏滴管、一次性采血试管,及采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等不同的方法都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上述的方法都用了就地取材,但是为规范医疗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如连接管配套配入保护罩,即可以方便了操作,也优化了护理工作。为此,设计了一款方便、简单、实用的保护套,以便更好的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并控制院感。

  • 标签: 连接管 保护罩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呼吸衰竭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咳嗽反射受抑制,咳痰能力丧失,因此气管内成为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的重要方法。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9%~70%,死亡率为50%~69%。为了给机械通气患者及时、安全、有效的,防止各种并发症,广大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现将机械通气气管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内吸痰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麻醉医生进行操作规范性评估,观察操作结果,并以此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操作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6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麻醉医师共96名,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和现场操作评估,注意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问卷调查各项结果均高于平均分(1.50),而现场操作评估平均得分为71±16.73分,13人出现后并发症,其中以呼吸道黏膜损伤及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加强麻醉医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操作能力,完善监督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够保障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麻醉医生 吸痰操作 规范性评估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人工气道患者管插入深度影响效果等内容进行综述,从插入深度的测量、安全性等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吸痰深度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将导管插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能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同时也破坏了上呼吸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的作用。患者会失去对吸入空气的加热和加湿,以及对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功能,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黏稠,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减慢等,造成细菌的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 标签: 人工气道 安全吸痰 气管切开处 气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导管插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建立人工起到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是一种及时、有效力有一定影响,观察ICU机械通气患者后气囊压力的变化,建议后及时调整气囊内压力。方法选取60例次于2018年10月至20l9年03月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我院急诊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给患者后加测气囊压力并与调整;常规组采取标准的常规测压时间来测气囊压力,最终比较两组气囊压力监测效果。结果后测压并及时校正气囊压力变化的患者,较常规测压组能够有效防止气囊漏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经统计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次后及时给患者校正气囊压,比常规组规律测压更能够有效防止气囊漏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囊压力 监测
  • 简介:摘要胸外科开胸术后引起的肺不张,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要时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不张,预防肺部感染,同时纤支镜也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
  • 简介:摘要全麻术后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麻醉和手术均能影响呼吸功能。小儿比成人更易发生呼吸抑制,术后呼吸抑制如不及时抢救,易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患儿全麻术后引起的呼吸抑制1例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 全麻术后 呼吸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深度。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机械通气,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深度,而观察组吸引管穿过气管导管,待有阻力感时后退1-2cm,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吸痰深度 机械通气 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