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骨水泥增强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采用PFNA联合骨水泥增强内固定治疗的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4例;年龄为65~91岁,平均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4 d。骨折AO分型:31-A1.2型1例,31-A2.1型2例,31-A2.2型8例,31-A2.3型34例,31-A3.1型1例,31-A3.3型6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9.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3.6 mL,住院时间平均为11.9 d。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Francisco评分标准评定:良43例,可接受9例。45例患者术后获5~12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7例患者失访。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25例,可6例,优良率为88.9%(39/45)。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螺旋刀片松动、切割、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PFNA联合骨水泥增强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分。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同时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患者的预后也起到一定的有利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干预组30例,进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这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防旋股骨近端近端髓内钉(PFNA)的治疗价值。方法:于我院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高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30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手术)和观察组(30例,PFNA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6.19±0.46)cm,术中出血(124.38±28.56)ml,手术时间(78.29±17.34)min,显著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7.45±0.39)cm,术中出血(158.74±26.32)ml,手术时间(95.33±15.70)min]。观察组Harris评分(78.35±5.67)分,VAS(2.44±0.2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Harris评分(70.23±4.75)分,VAS(3.78±0.26)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采取PFNA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更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减轻术后疼痛,优势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6例2021年2月~2024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方法作为分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8例)执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探究组(n=48例)执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 探究组各项指标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FF患者治疗中,采用PFNA微创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手术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本次分析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3月),行治疗对比性探究,电脑随机数组排列分组,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n=30),实验组(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30)。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手术指标:两组相较,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明显,(P<0.05);(2)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显著,(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型IFF老年患者中选取106例,随机分组,A组行InterTAN髓内钉,B组PFNA内固定,分析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骨折愈合、术后早期负重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透视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组间Harris 量表分析(P>0.05);A组螺钉切出、髋内翻畸形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组间伤口感染几率(P>0.05)。结论:不稳定型IFF老年患者治疗时选择InterTAN髓内钉、PFNA内固定各有优势,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12至18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96.67%(29/30),与DHS组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0.73±2.84)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56±2.25)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1.34±25.68)mL,明显少于DHS组的(332.33±18.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与DHS相当,但PFNA治疗较DHS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而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和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评分等方面,与Intertan组相比较而言,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PFNA和Intertan两种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良好效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比Intertan更少,但是术中出血量却比Intertan多。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和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评分等方面,与Intertan组相比较而言,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PFNA和Intertan两种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良好效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比Intertan更少,但是术中出血量却比Intertan多。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对全部病人实施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60~165min,平均为89.5min;术中出血量为74~260ml,平均为91.5ml;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5~39周,平均为25周;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为11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秀47例,良好5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更佳,操作也较为简单,固定方式更加牢固可靠,是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long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long)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20例,术后3、6个月采用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手术时间75~350min,中位时间155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中位出血量168.5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无髋内翻短缩畸形出现,无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6±0.54)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3个月优良率为80%,6个月优良率为90%。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在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时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采取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①手术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②髋关节功能: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大于术前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③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术后身体康复进程,且安全性高,故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DHS)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具有创伤小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与动力髋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为31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另选股骨骨折高龄患者31例为对照组,实行动髋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在康复训练师指导下进行关节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在术后12个月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后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FNA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观察组采取PFNA术且围术期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予以PFNA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2/35)]与对照组[8.57%(3/3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股骨颈骨密度、Harris量表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Harris量表评分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该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再骨折发生率[11.43%(4/35)]低于对照组[28.57%(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PFNA+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其近、远期疗效均较优,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10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PFNA组(52例)和DHS组(52例)。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法;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法。结果随访时间7~24个月。PFNA组的出血量及相关时间(术手、负重等)都要优于DHS组;另外,PFNA组的治疗优良率也要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的疗效要优于DHS。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矢状位牵引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宁波市第九医院骨二科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患肢矢状位10°~20°牵引分为两组:水平牵引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73.6±9.4)岁。矢状位牵引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75.0±7.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矢状位牵引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7.1±4.7)min]、术中出血量[(72.3±9.1)mL]、术中透视次数[(11.5±1.4)次]显著少于水平牵引组患者[(56.7±4.6)min、(103.9±19.2)mL、(14.6±1.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牵引组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髋关节疼痛。随访期间两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患肢矢状位10°~20°向上倾斜牵引可避开髂骨翼、臀部软组织及外侧腹壁的阻挡,术者手术操作方便,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