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神经科收治的1例RHOBTB2基因突变致癫痫性脑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患儿,男,3个月12 d,因"反复抽搐2 d"入院,临床表现为无热性癫痫持续状态,包括双眼向左侧凝视,四肢强直、抽动,持续约30 min缓解;体格检查发现患儿不能抬头,哭声小,基因全外显子测序提示患儿RHOBTB2基因第7号外显子存在新发错义突变c.1448G>A(Arg483His);抗癫痫发作药物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后,患儿癫痫发作控制,但生长发育明显落后。RHOBTB2基因突变所致癫痫性脑病预后不佳,多数患儿伴运动障碍和小头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组(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01B毒株。通过逆转录、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巢式PCR扩增HIV-1 NFLG。获得的序列与分型参考序列进行基因比对,使用MEGA11软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用SimPlot 3.5软件分析确定基因重组断点,绘制基因组结构图。基于亲本毒株同源NFLG序列比对,挑选较长的重组片段构建NJ进化树,判断可能的亲本毒株来源。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析基因型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5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其中4例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1例为女性。与从河北检出的4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合并分析其重组特征:在CRF01_AE骨架上,gag、pol和nef-3'-LTR基因片段被B亚型重组替换[HXB2 nt 1111±19 - 1539±16,2531 - 4478±16(片段Ⅴ),9008±23 - 9615]。亲本来源分析显示,CRF103_01B的片段Ⅳ与Ⅴ分别与北京B亚型(BJMP3294B)和g5簇CRF01_AE序列(JX112804)聚集成大单系进化簇(bootstrap值分别为97%和100%)。9个CRF103_01B病例均携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V106I突变。结论CRF103_01B毒株最可能起源于北京MSM人群,并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MSM人群中低水平持续流行,并经异性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播散。需加强该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关注疾病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ormorken综合征(Stormorken syndrome,STRMK)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突变致STRMK患儿的临床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以抽搐、反复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完善基因检测提示STIM1基因存在c326A>G杂合突变,该突变非新发突变,确诊STRMK。文献复习共检索到19篇英文文献,共报道52家系87例STRMK患者,主要由STIM1 EF-hand、STIM1 CC1、ORAI1突变后诱发,该例突变位点位于STIM1 EF-hand,其中7例和该例患儿突变类型相同。结论STIM1 EF-hand和ORAI1突变以肌肉系统受累为主,前者以肌无力及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后者常表现为肌肉挛缩、痉挛及脊柱强直。而STIM1 CC1突变主要影响血液系统、生长及语言发育等。对于儿童不明原因的抽搐、血小板减少,除常见原因外,需警惕STRMK,积极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RAIL抑制胃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表达情况。方法:把各浓度TRAIL和SCC-7901 /VCR细胞株进行处理,时间为48h。对于每个小组的胃癌细胞株之内的多药耐药MDR1 mRNA表达情况使用RT-PCR加以测定,与此同时利用ELISA法测定胃恶性肿瘤的细胞株内P-gp表达水平。结果:各浓度的TRAIL作用在细胞中以后,胃恶性肿瘤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之中MDR1/P-gp 表达呈现出程度不一抑制情况,相较于对照组,P<0.05;200 μg/L组以及400 μg/L组相比,MDRI /P-gp抑制水平不显著,剩余小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IL对于SCC-901 /VCR MDRI /P-gp表达呈抑制作用,表现为量效关系。其能经减少耐药基因MDRI表达的方式,体现出逆转胃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效果。
简介:【摘要】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8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和RASSF1a基因和蛋白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P16蛋白和RASSF1a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42.1% VS 90.3%, P<0.01,52.2%vs91.7%,P<0.01) ; P16蛋白低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RASSF1a蛋白低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大体类型无关(P>0.05), P16和RASSF1a表达可用于对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合并面部疖患者的护理及疗法。方法:通过使用消毒剂、药物涂抹、紫草油湿敷、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观察面部疖的变化。结果经过14天的护理干预患者面部疖痊愈。结论通过本例患者的实践,证明了临床工作中充分掌握药物及仪器的性质和原理,有利于帮助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选择最有效的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1感染者中人pegivirus-1(HPgV-1)流行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研究临床指标,揭示HPgV-1对艾滋病病程影响。方法采集珠海市2012—2020年MSM人群HIV-1抗体阳性血清标本934份,提取病毒RNA,采用套氏PCR方法扩增HPgV-1 5′UTR,阳性标本再扩增E基因并测序,通过系统进化树获得基因亚型传播情况;通过统计分析病例在艾滋病早期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时的病毒载量及CD4+细胞数,分析HPgV-1感染对艾滋病病程影响。结果珠海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中HPgV-1阳性率为31.05%,获得有效序列273份,G3型252例(占92.31%)占主要地位,与中国、日本等地近年流行株进化关系上高度同源;其次是G2型21例(占7.69%),与法国及美国等地流行株高度同源,本研究未发现G1、G4、G5、G6、G7基因亚型病例。通过对临床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发现:HPgV-1 G3、G2基因型合并HIV-1感染与HIV-1单独感染,在HIV-1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散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早期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MSM人群HIV-1感染者中,HPgV-1的感染未能延缓艾滋病病程,在中国广泛流行的HPgV-1 G3型并不能对艾滋病病程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若需判断不同基因亚型HPgV-1与HIV-1相互作用机制,还需跟踪大量其他基因亚型HPgV-1病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加强对HPgV-1致病机制,特别是该病毒与HIV在宿主体内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简介:摘要颅内黏液样间叶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分子遗传学伴EWSR1与CREB家族基因融合。本文报道1例9岁男性患儿,小脑占位性病变,肿瘤结节状生长,界限清楚,肿瘤细胞椭圆形、梭形或星芒状,疏密不等,大部分呈条索状或疏松网状分布于黏液性间质中,间质内可见“石棉样”纤维,局灶细胞较丰富,呈片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波形蛋白阳性,结蛋白及CD68部分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及CD99弱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Olig2、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p63、CD34等均阴性,p53野生型表达,热点区Ki-67阳性指数约20%。分子表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到EWSR1基因分离,二代测序检测出EWSR1-CREB1及SELENOW-EWSR1融合基因。病理诊断为伴EWSR1-CREB1融合的颅内黏液样间叶性肿瘤。术后7个月,患者状态良好,无复发及转移。诊断时应与脑膜瘤、胶质瘤、伴EWSR1-CREB家族基因融合的其他肿瘤及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等形态相似的肿瘤鉴别。
简介:摘要: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 (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1,WISP1) 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属于CCN 蛋白家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WISP1在各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新的研究证据显示WISP1蛋白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描述了WISP1蛋白在胃癌中的生理功能以及其如何参与胃癌发生进展过程。此外,我们讨论了WISP1有望成为胃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或治疗新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默人PC4和SFRS1互动蛋白1(PSIP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沉默PSI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口腔鳞状细胞癌HN30细胞中PSIP1的表达,将细胞分为si-NC组(转染siRNA-NC)和si-PSIP1组(转染siRNA-PSIP1)。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SIP1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HN30细胞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SIP1在si-NC组、si-PSIP1组HN30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0.21±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0,P=0.002)。si-NC组、si-PSIP1组HN30细胞12 h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8.21±4.66)%、(42.05±1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173);24 h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6.61±6.06)%、(67.76±3.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1,P<0.001);两组细胞穿膜数目分别为(91.00±7.05)个、(23.34±4.98)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0,P<0.001);与si-NC组相比,si-PSIP1组HN30细胞的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均P<0.001)。si-NC组、si-PSIP1组HN30细胞中上皮钙黏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02、1.43±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4,P=0.036);神经钙黏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4、0.57±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07);与si-NC组相比,si-PSIP1组HN30细胞的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上调,神经钙黏素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沉默PSIP1可显著抑制HN30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SI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EMT途径的影响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关节盒1(FJX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于2021年7月16日,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的转录组数据以及临床资料,分析FJX1 mRNA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FJX1 mRN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JX1 mRNA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FJX1 mRNA是否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OS)时间和生存状态,分析FJX1 mRNA与预后的关系。从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CSC xena)数据库中下载结直肠癌的甲基化数据,确定FJX1 mRNA各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及FJX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各位点甲基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基因集合富集分析法(GSEA)(4.1.0)分析结直肠癌中与FJX1 mRNA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研究FJX1 mRNA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与小分子/药物敏感性分析探讨FJX1 mRNA表达水平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612例结直肠癌的转录组数据中,FJX1 mRNA在肿瘤组织中较癌旁组织高表达(P<0.001);549例有完整资料结直肠癌患者FJX1 mRNA表达与M分期(P=0.007)、病理分期(Ⅳ期比Ⅰ期,P=0.016;Ⅳ期比Ⅱ期,P=0.03;Ⅳ期比Ⅲ期,P=0.012)相关,与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均无关(均P>0.05)。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按照FJX1 mRNA表达量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FJX1 mRNA高表达组OS均较低表达组差(均P<0.05)。利用TCGA数据库中数据绘制FJX1 mRNA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1、3、5年OS率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5、0.625、0.76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0,95% CI 1.028~1.073,P<0.001)、T分期(HR=1.787,95% CI 1.090~2.927,P=0.021)和FJX1 mRNA高表达(HR=1.160,95% CI 1.049~1.282,P=0.004)是结直肠癌OS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基因集合富集分析发现FJX1 mRNA与结直肠癌、TGF-β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肠癌中FJX1 mRNA的表达与FJX1 mRNA的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r=-0.16,P<0.001),直肠癌中FJX1 mRNA的表达与FJX1 mRNA的甲基化程度呈正相关(r=0.33,P<0.001)。FJX1 mRNA表达量与静息记忆CD4+ T细胞、M0型巨噬细胞、静息树突细胞浸润有关。FJX1 mRNA与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吉非替尼等多种化疗药物和肿瘤靶向药物的耐药显著相关。结论FJX1 mRNA可能是结直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且与免疫细胞浸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婴儿型多囊肾病胎儿的 HNF1B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引产胎儿的新鲜组织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筛查出与临床表型相关的变异位点,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位点验证。结果胎儿组织样本中检测到HNF1B基因的一个c.1370C>T(p.P457L) 杂合变异,其父母为正常。该变异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文献均未见报道为新变异。结论HNF1B基因的c.1370C>T新发杂合变异可能为婴儿型多囊肾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为该病的遗传咨询和临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家系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Sanger测序法筛查先证者RS1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变异位点,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家系成员和100名无关正常人的相应位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该变异位点致病性。结果该家系中的患者均有RS1基因c.458T>G (p.Val153Gly)变异,家系内正常人及无关正常对照者不含该变异,携带者存在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变异具有致病性。结论RS1基因c.458T>G(p.Val153Gly)变异可导致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SLC12A1基因变异的功能特性,探索分子伴侣类药物4-苯丁酸钠对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纠正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SLC12A1基因变异情况等,在人胚胎肾293细胞(HEK293)中分别过表达野生型和变异型SLC12A1基因,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Na+-K+-2Cl-共同转运体(NKCC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KCC2的亚细胞定位,同时用分子伴侣类药物4-苯丁酸钠处理转染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细胞,运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处理前后药物对变异体的纠正作用。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分别为3.0、4.0、1.2岁。均表现为早产,母亲孕期羊水多,生后出现低氯性碱中毒,伴低钾、低钠血症等。一代测序结果显示3例患儿为SLC12A1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型变异。在HEK293细胞中发现3种变异体NKCC2(p.L463S、p.L479V和p.507-510del)膜蛋白表达均低于野生型(0.718±0.039、0.287±0.081、0.025±0.156比1.001±0.028,t=5.92、8.35、30.49,均P<0.01),p.L479V和p.507-510del总蛋白表达均低于野生型(0.630±0.032、0.043±0.003比1.000±0.111,t=3.21、8.65,均P<0.05)。4-苯丁酸钠处理组p.L463S、p.L479V成熟型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处理组(0.459±0.018比1.123±0.024、0.053±0.012比1.256±0.037,t=2.75、18.35,均P<0.05)。免疫荧光实验示p.L479V和p.507-510del 2种变异体滞留于细胞质内,且4-PBA可以促进p.L479V变异体转运到细胞膜上。结论SLC12A1基因3种变异体导致蛋白表达或定位异常,4-苯丁酸钠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表达和定位缺陷,可能为临床治疗Ⅰ型Bartter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简介:摘要17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接受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123 d出现发热等症状,经胸部CT、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检查,诊断为播散型毛霉菌病,早期予颅内病灶清除术,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及泊沙康唑抗毛霉菌治疗,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2例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患儿,例1,男,5岁10月龄,因“反复惊厥发作5年余,行为异常20 d”入院。例2,男,4岁6月龄,因“反复惊厥发作3年余,发热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1 d”入院。2例患儿均无相关家族史,早期表现为热性惊厥,随年龄增长,在发热等诱因下出现先兆头痛伴急性脑病发作。基因检测均为ATP1A2基因错义变异,分别为c.2143G>A(p.Gly715Arg)、c.2563G>A(p.Gly855Arg)。
简介:摘要患儿 男,39日龄,因“咳嗽8 d,腹泻3 d,哭闹12 h,面灰3 h”2020年12月就诊于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患儿于其母孕25周时B超提示小于孕周11 d,左侧鼻骨偏短,右侧鼻骨缺如。出生后无头发、无眉毛、无汗、高热,诊断为“疑似外胚层发育不良”。父母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结果示母亲携带EDA基因c.693delC(p.Gln232Argfs*48)杂合变异。对产前诊断留存的羊水DNA样本进行Sanger测序示患儿该位点为半合子变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MGA)Ⅰ型患儿的致病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验证对2017年6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Ⅰ型MGA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并对新剪切变异的可能影响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提示患儿为Ⅰ型MGA。患儿AUH基因检出复合杂合变异c.373C>T(p.R125W)和c.942+3A>G,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3种软件预测错义变异c.373C>T (p.R125W)具有致病性,R125在各物种中高度保守;4种在线分析工具预测新变异c.942+3A>G不影响剪切,但反转录-PCR联合Sanger测序分析表明,该变异引起AUH基因转录产物第9外显子缺失。患儿出生45 d起予左卡尼汀及无亮氨酸奶粉治疗,体格智力发育正常。结论若患儿临床诊断明确,针对临床意义不明变异需进行RNA分析,验证其对剪切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AUH基因的突变谱。
简介:摘要目的对GI.1型札如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尝试并开展初步分析。方法利用本研究设计的GI组札如病毒全基因组5’末端通用引物及杯状病毒3’末端引物,对本实验室保存的两株GI.1型札如病毒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然后进行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及序列组装。通过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采用MEGA 7.0软件构建进化树进行进化分析。结果两个标本测序质量优异,测序方法具有可行性;在全基因组(WGS)、NSP基因、VP1基因及VP2基因进化树中,均归类为GI.1型;位点变异分布于各个基因片段,但VP1基因的N端保守性较好,熵值较低;大部分基因的核苷酸突变尤其是NS3、NS5及VP1基因的核苷酸突变以同义突变为主,未形成相应氨基酸的突变。结论成功地开展了对GI.1型札如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及相关进化分析,为札如病毒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