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方法:对一例寰枢关节脱位经口咽松解、寰枢关节复位、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有计划地精心护理。结果: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得到很好的康复。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个案护理和康复指导,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恢复较好,同时为此类手术患者的护理积累了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肱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从本院诊治的肱骨骨折患者当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3例,采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33例,对比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两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3.94%VS78.79%),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3%VS21.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运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2020年1月-2021年2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1:1分随机表法形式分两组,33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3例(观察组)行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小,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疼痛感,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四肢骨折疾病治疗中使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共76例,随机分组法,每组38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疾病治疗中使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有助于提升疾病预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传统切开内固定术,观察组51例给予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相关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χ2=4.744,P=0.029。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t=14.528、21.385、11.198,P<0.05)。术后5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32.26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t=9.07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少于对照组的11.76%(6/51),χ2=4.744,P=0.029。结论与传统切开内固定比较,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优良率更高,可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术后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抗滑钢板内固定、空心钉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70例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AOF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AOFAS评分(83.51±2.69)分高于对照组(75.63±2.13)分(P<0.05)。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外固定分期序贯与切开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本课题组收治的61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内外固定分期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序贯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8~65岁;骨折OTA分型:C1型4例,C2型8例,C3型14例;闭合性损伤7例,开放性损伤19例。内固定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19~64岁;骨折OTA分型:C1型6例,C2型13例,C3型16例;闭合性损伤21例,开放性损伤14例。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患侧较健侧踝关节减少的活动度。结果序贯组和内固定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致伤原因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软组织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序贯组和内固定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5.4%(4/26)和17.1%(6/35)]、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7.4±4.3)个月和(6.5±3.2)个月]、骨不连发生率[7.7%(2/26)和8.6%(3/35)]、AOFAS的踝-后足评分[(71.7±29.4)分和(74.4±19.5)分]和SF-36(83.1±9.9和83.8±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较健侧踝关节减少的活动度(34.6°±7.2°)显著大于内固定组(2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年(26.0°±11.1°和21.8°±1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外固定分期序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内外固定分期序贯治疗可能更适应于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
简介:摘要: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随着诊断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治疗已成为不稳定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方式。手术内固定方式多样但目前各存争议,尚无统一。静态螺钉固定曾作为治疗的金标准,但容易导致螺钉松动、断裂,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弹性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师使用,但引起的内固定下沉、骨溶解及电线效应也应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发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传统外固定治疗、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内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3—2022.7,用完全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将传统外固定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研究组,观察和比较组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尺偏(42.85±1.76)分、背伸(50.47±4.48)分、桡偏(49.87±11.96)分、掌屈评分(52.88±1.91)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联合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时段诊疗的胫腓骨干骨折共100例,以抽签法纳入A组(50例)、B组(50例)。A组使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B组以A组为基础联合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B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A组(86.00%)、炎症因子水平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治疗模式的运用,既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还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甲组(20例,常规内固定术)与乙组(20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指标为手术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优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恢复效果好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更有利于脊柱恢复,疼痛指数低,手术优势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用于四肢骨折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四肢骨折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7.58±0.46)周、(6.67±1.28)d,比对照组(13.84±1.03)周、(9.24±2.43)d短,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5%,比对照组17.5%低,P<0.05。结论:于四肢骨折中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利于骨折的愈合,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