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妊高症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后2h,24h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能有效地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妊高症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几率。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妊高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欣母沛与宫腔填纱术联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临床止血过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宫腔填纱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欣母沛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较高疗效性、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欣母沛 宫腔填纱 前置胎盘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12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Barkri球囊治疗;研究组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arkri球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Barkri球囊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仪在产后乳房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生产后56例产妇实行分组研究,分成各为2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实行常规护理后研究组采用康复治疗仪实行乳房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乳汁分泌量为50±5ml,应用效果好,多于对照组30±5ml;消除乳房肿胀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57.14%,二者组间比较差异P<0.05。结论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为产后产妇实行乳房护理,能够有效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减少乳房肿胀情况。

  • 标签: 产后康复治疗仪 乳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接受产后延续护理对其产后抑郁(PPD)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诊3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纳入150例,提供产后延续护理)、对照组(纳入150例,提供常规出院指导),比较组间心理状态评分、PPD发生率、产妇满意率。结果 (1)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在干预后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延续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胀乳的如何预防和应对。方法50例产后胀乳产妇科迈负压可调式平衡吸乳器使用效果观察。结果50例产后胀乳产妇除了有指证回奶及产妇原因回奶外,47例成功母乳喂养。结论科迈负压可调式平衡吸乳器对于产后胀乳预防和应对有着积极有效作用。

  • 标签: 乳腺管 乳头凹陷 母婴分离 国家级吸乳器
  • 简介:摘要调查我国神经外科医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痫性发作认知和决策现况。设计《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数据采集。2021年7至10月,共收集有效问卷82份,符合纳入标准有43份。受访者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年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以上医学院附属医院。仅有9.3%(4/43)受访者不认同预防用药,86.04%(37/43)受访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预防性用药,丙戊酸钠(94.59%,35/37)是最常用预防药物。各中心预防性用药时长从<3 d至>14 d不等,具有很大差异。脑电图应用率、我国神经外科医师临床观察到痫性发作比例均较低。调查结果提示,目前我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痫性发作临床实践尚不够规范,临床医师对相关知识掌握仍不够全面。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将有利于明确预防用药必要性,并对规范用药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作 化学预防 临床决策 调查和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