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构建了反映各区域不同产业产值变动与国家、区域自身以及其他区域碳强度动态关系的数理模型.研究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全局和局部动态累积碳减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降低碳强度的作用稍大于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要小于其对CO2排放量的影响:从即期效应看.西南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和第二产业产值减少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较大,南部沿海第三产业产值变动碳减排效应也较大,此区域对全国碳减排目标实现区域有较大动态累积作用:京津区域为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动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从累积效果看,西南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碳减排潜力较大。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碳排放易受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
简介:以1985-2012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单整、协整、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计量和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比率以及进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密集型产品比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是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和进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调整的原因。
简介: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献倾向于将经济改革等同于经济分权。然而,各种经济指标均显示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有差别的:经济分权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发生了,在时间上早于经济改革。本文认为,经济分权实际上是政治精英权力结构变迁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中央政治精英的比重下降,而地方政治精英的比重大幅上升。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影响了经济分权政策的持续性,因此中央政府在80年代继续推行了迎合地方利益的经济改革。由于权力结构的变化,90年代开始的经济集权也可以用类似的逻辑来解释。此外,对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台湾和对苏联的案例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解释框架具有一般意义。
简介:社会和经济发展使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农民收入结构也因此发生较大调整。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对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不同类型收入的贡献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总结不同类型收入对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有所降低,但仍占据主体地位;工资}生收入比例逐渐增加,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大;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转移性收入有所增加,但对农民增收作用不显著。坚持家庭经营性收入主体地位不动摇,拓展工资性收入,稳定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促进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