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中国水土流失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全国“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项目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从法制建设宣传教育、科研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 简介:通过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生态安全综合考察,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经验,提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目标和对策。根据遥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水力侵蚀占总面积的52.78%,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14.11%。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及其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强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1亿-4.5亿t。该区综合治理对策是:以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以黄土丘陵区风沙丘陵区为主,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规模,加快林草植被建设;加大淤地坝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坡改梯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为治理工程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
  • 简介:我省目前正着力建设水土保持科教园,以推动和规范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普及、提高国民的水保科技意识.本文总结了水土保持科教园建设做法,做到四个结合,即:科教园建设科研结合、宣传教育结合、示范推广结合、生态休闲观光结合,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建立了适合当地特色的科教园区,并就科教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 标签: 福建 建瓯市 水土保持 科教园 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
  • 简介:为研究上海市水土流失及措施现状,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为基础,结合上海市基本情况,分析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和水土保持措施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200km^2,水土流失以河道两岸和湖泊沿岸的坍塌淤浅为主要特征,建设项目施工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也是上海市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市中心城区水土保持措施较完善,但郊区部分河道还没有采取有效护坡措施,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河道边坡和湖泊岸线的护岸整治、海岸滩涂的保滩促淤治理是上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和水土保持监测,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 标签: 水力侵蚀 水土保持措施 上海
  • 简介:本文通过对建瓯木荷和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的观测,分析了二者林冠截留差异及其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木荷林的年截留量为379.04mm,平均截留率是21.96%,杉木林的年截留量为259.54mm,仅为木荷林的68.5%,平均截留率是16.31%,比木荷林低5.65%。两林分截留率大小随降雨特征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在雨季,木荷林的截留能力明显高于杉木林;随雨量的增大,两者的截留量截留率的差异有增加趋势,这主要与两种林分结构特征的不同有关。

  • 标签: 林冠截留 木荷 杉木 人工林
  • 简介:研究了在侵蚀坡地采用条沟-草块的特殊建植草地方法.在治理后的3个月内,用条沟-草块建植草地的小区土壤侵蚀量仅为140kg,比整地未种、原坡面和全垦等高种草的小区分别减少了823kg、249kg和670kg.用条沟-草块建植草地的小区当年土壤侵蚀为1500t/km2,比整地未种、原坡面和全垦等高种草分别减少了10591t/km2、3514t/km2和7760t/km2;第2年以后,条沟-草块草地的土壤侵蚀量均在700t/km2以下,严重侵蚀区减轻为轻度流失区.治理当年,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85%,能在短期内控制水土流失.治理3年后坡地草被物种由6种发展到16种,促进了良性发展.

  • 标签: 侵蚀坡地 水土流失 快速恢复 草本植被
  • 简介:本文根据侵蚀坡地治理实践,就侵蚀坡地治理中的“小老头松”、侵蚀坡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群落配置中的地带性、重建植被中的群落演替、坡地茶果园开发方式、庭院经济生态体系等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指出:侵蚀坡地土壤贫瘠和裸露坡地近地表千热化是重建植被的主要障碍因素;坡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植被、小气候等因素;侵蚀坡地植被的重建必须着眼于建立地带性森林系统,遵循地带性规律进行种群配置;植被群落发育程度必须土壤肥力恢复水平相适应,即在先锋群落配置中要注重草被层的生长,避免造成“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现象;侵蚀坡地果园的开发必须注重地被植物的保护和建设。“果-草-牧-沼-菌”庭院经济生态工程是解决水土流失区农民“钱”、“肥”、“烧”问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土壤侵蚀 生态恢复 地带性 群落演替 庭院生态工程
  • 简介: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场是主要水土流失部位,其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实施受主体设计单位、施工条件和当地生产利用等多方面条件影响,需合理控制各阶段实施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使防护责任归属落实明确,使验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三同时”制度 铁路
  • 简介: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区域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以及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化的关系。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关键核心在于如何实现雨水资源化;降雨径流调控利用不仅可实现雨水资源化,而且可以同步解决制约该区发展的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并存2大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并初步构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化的技术体系框架。

  • 标签: 雨水资源化 水土保持 降雨径流调控 高效利用 黄土高原
  • 简介:山坡地防灾工程的规划设计,常需考虑地文水文参数,而这些参数常具有高度之不确定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导致灾害的评估结果潜藏风险,也造成防灾工程规划设计之可靠性不足;因此,首先介绍风险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然后说明如何利用此概念来进行土石流发生条件之风险概率分析,以及如何结合可靠性概率来评估高含砂水流之设计流量。

  • 标签: 风险 可靠性 土石流 高含砂水流
  • 简介:针对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项目具有系统多样性、措施多样化、区域差异性及时效性强等显著特点,从监测原则、监测程序、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站点布设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生态修复监测体系。

  • 标签: 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区 监测 方法 体系
  • 简介:地处鲁南的枣庄市通过多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治理重点不明确、重建轻管等问题。从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快改革步伐、理顺管理关系、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执法、严格项目审批、突出开发治理重点,搞好规划设计,科学决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规范管理 规划设计 科学决策
  • 简介:小良水保站1957年在这不毛之地“光板地”小良建站并开始长期艰苦的治理水土流失历程,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现在已在光秃的沿海台地上恢复起一片葱绿的热带人工生态森林。治理后水土流失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小良水保站
  • 简介:本文介绍了光泽县多年来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做法,总结了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 标签: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做法 建议
  • 简介:根据绩溪县山区小水电的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小水电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不相适应的环节,提出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开发水电资源,应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使小水电河流及其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 标签: 小水电建设 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
  • 简介: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福建省闽清峦大杉的胸径树高生长模型进行了测定,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了胸径树高的最佳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峦大杉胸径树高最佳相关模型为H=1.6928e“1037D,相关系数r=0.945,剩余标准差为0.106,经显著性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回归方程总体系统误差为-0.0153%,精度较高。

  • 标签: 峦大杉 胸径 树高 相关模型 回归方程
  • 简介:泉州市主要坡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坡地面积的百分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流失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流失面积集中分布在晋江上游;果园流失面积最大,茶园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南安市和永春县的果园水土流失十分突出.

  • 标签: 泉州市 坡地 水土流失 福建 流失程度 流失面积
  • 简介:本文根据水法提出的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的法定重要内容,应用水资源保护理论技术,初步提出河流水能资源开发的合理限度发展模式的评价方法,分析蓄水式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的水环境效应。凡涉及到影响饮水安全的水电站,建议对其规划作进一步论证。

  • 标签: 水能资源 发展模式 福建河流
  • 简介:界定了水土保持的水资源环境效应的概念;采用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模型),以黄河流域的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例,对水土保持的水资源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使广义水资源量增加72.6亿^m3,增幅27.1%,使狭义水资源量减少9.0亿m^3,减幅14.4%,使狭义水资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即地表水资源量减小、不重复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增加。以北京市为例定量分析了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说明,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非点源污染,保护水源水质,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土保持 水资源效应 水环境效应 非点源污染 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