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护理满意度为91.67%。结论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左心室功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护理方式中关于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12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对未接受任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而自行送诊的组别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对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组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每组拥有61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分诊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采血时间、分诊时间和抢救时间,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3.59±0.82)min、(2.18±0.25)min、(50.12±3.69)min,和对照组(6.64±0.97)min、(3.96±0.43)min、(75.89±4.72)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NIHSS评分,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14.63±3.16)分,和对照组相比()分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用急诊护理流程,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急救效率也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纳入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参与实验,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患者病情急促,需及时给予治疗。在入组后将60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将继续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中则需使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数据显示,应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应用能够提高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的意义。方法:从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 8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急诊流程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急救效率指标的差异,进而分析急诊流程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分别为( 149.76 ± 18.66)分钟和( 69.74 ± 8.39)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 29.72 ± 5.47)天和( 9.87 ± 4.6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34.07 ± 5.19)分和( 21.76 ± 4.07)分,相比之下,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有 31例和 39例抢救成功,成功率分别为 73.81%和 92.86%,急诊流程护理组抢救成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能有效提升神经功能预后和抢救成功率,提升急救效率,并加快患者后期康复进程,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急性心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43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实验组43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对比两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1病历摘要男,32岁。因进食油炸蝗虫2只、蚕蛹1只、饮白酒约100g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并恶心、呕吐2次,继之感皮肤发痒,心悸胸闷,全身无力,小便失禁,晕倒在地。10min后送入我院急诊科。既往患者有对多种食物过敏史。查体: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潮红,大汗,无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13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v2~v4抬高0.2~0.45mV,其T波高耸超过同导联R波。入院诊断:过敏性休克。即予肾上腺素1mg分两次肌注,多巴胺、氟美松、甲基强的松龙,706代血浆等静脉滴注,约1h后意识恢复,测Bp:110/70millHg,转人病房。次日心肌酶结果:CK:4941IU./L,AST:108IU/L,LDH:438IU/L,d—HBDH:330IU/L,入院第三天查心电图STv2~v4回到等电位线,T波正负双向。经继续抗过敏,扩容,改善心肌代谢治疗后,心肌酶、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 n=40 )与对照组( n=40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 7d 、治疗后 14d 及治疗后 21d 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0.00% VS 7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7d 、治疗后 14d 及治疗后 21d 的 NIHS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大力推广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1次,口服,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现短暂性面红情况,减慢静滴速度后消失。两组肝功及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