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脊柱结核是最常见肺外结核之一,是一类棘手感染性疾病,约占骨关节结核50%~60%[1]。然而,关于脊柱结核治疗理念尤其是手术方式选择,国内外存在较大争议。激进或过于保守均会带来各种问题:手术指征过宽易造成过度治疗,增加医疗负担甚至各种手术并发症;手术指征过窄则会导致疗程延长,继发Pott畸形,发生迟发性神经损伤等。上述问题关键在于针对脊柱结核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研究多为病例报道[2],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较少。英国医学研究委员(MRC)脊柱结核学组于1965年在亚非等脊柱结核高发生率地区开展了一项除颈椎结核以外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解决脊柱结核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案选择[3]。该研究随访时间长、观察指标全、设计完善,在随后长达40年(1973~2013)随访观察中,比较了早期无严重并发症脊柱结核患者手术非手术治疗、短程长程药物治疗、单纯病灶清除术病灶清除并结构性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系列研究结果[4-16](13篇文献,630例病例)在JBoneJointSurgBr、Tubercle、IntOrthop等期刊发表,研究报道范围如下。①药物治疗:短程方案(6个月、9个月)长程方案(18个月)疗效比较;②住院门诊药物治疗、门诊药物治疗是否佩戴石膏支具治疗效果比较;③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并单纯病灶清除术、药物治疗并病灶清除及结构性植骨术等治疗方案在减少后凸畸形、椎体骨质丢失及提高融合率方面的比较。

  • 标签: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VPA)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胎鼠大脑大脑皮层来源神经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FGFVPA,分为VPA+bFGF混合组,bFGF组VPH组,观察各组神经干细胞球增殖差异。结果:原代培养后第1d,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VPA组bFGF组中稍多(P〉0.05),但神经干细胞球直径相差并不明显(P〉0.05);第3d时,VPAbFGF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另两组中明显增多,直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第7d第10d时,混合组神经干细胞球直径大约是VPA组bFGF组1.5倍(P〈O.01)。结论:VPA能增强bF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

  • 标签: 干细胞 丙戊酸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分柱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疗效。方法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创伤骨科自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采取动态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分柱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31例。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29.6岁。结果本组31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48个月,平均22个月。按Mazur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估,优23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软组织,恢复关节面平整,稳定骨折端,同时能够允许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较为满意治疗办法。

  • 标签: 动态外固定架 有限分柱内固定 C型Pilon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估跟骨内移截骨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9例(25足)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其中男7例9足,女12例16足;年龄18~52岁,平均(33.2±9.8)岁。患者均为柔韧性平足,伴有不同程度平足及跟骨外翻畸形,术中切除副舟骨行胫后肌腱止点带线锚钉重建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足采用Maryland功能评分及VAS疼痛评分评定。术前及随访拍摄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负重侧位X线片跟骨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1)改变。结果术后19例(25足)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6±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Maryland功能评分为(92.1±2.1)分,VAS疼痛评分为(0.7±0.9)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负重侧位X线片跟骨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末次随防足部疼痛均消失,平足畸形明显改善。结论采用跟骨内移截骨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平足畸形,术后患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标签: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 跟骨内移截骨术 足部畸形 改良Kidner手术
  • 简介:为表彰在中国骨质疏松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专家学者及集体,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在2013年第十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暨第十一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期间特设立以下奖项:一、杰出贡献奖:具体条件如下:申请者须为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会员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标签: 骨质疏松 国际 会议 学术 骨矿 专家学者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肠源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骨密度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补肾壮骨冲剂组阿仑膦酸钠组,分析在药物治疗前后肠源性5-HT浓度骨密度差异。(1)本研究所有样本为2011年5月-2012年12月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肠源性5-HT测定:上午8:00~9:00抽取禁食12h后空腹肘静脉血3ml,3000r/min即时离心5min后,将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5-HT含量。(3)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unarProdigy双能X线(DE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4)骨生化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肠源性5-HT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1NP、β-Crosslaps、PTH含量。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治疗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左侧股骨近端处骨密度上升,血清中5-HT、PINP、β-Crosslaps及PTH浓度全面下降。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除腰椎外,其余各部位骨密度都明显上升,血清中5-HT、PINP、β-Crosslaps及PTH浓度全面下降。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骨密度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别,两组在治疗后各项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补肾壮骨冲剂阿仑膦酸钠均可在提高骨密度同时减低肠源性5-HT浓度,与Ulrike提出"肠源性5-HT与骨密度成负相关"这个结论相符。

  • 标签: 5-羟色胺 骨密度 补肾壮骨冲剂 阿仑膦酸钠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脊索瘤中E-cadherinP120ctn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局部复发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脊柱脊索瘤标本5例胎儿脊索组织标本中E-cadherinP120ctn表达情况。结果脊索瘤标本中E-cadherinP120ctn胞膜表达减低率分别为75.0%(30例)67.5%(21例)。E-cadherin表达与肿瘤侵犯椎节数目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P120ctn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1)。二者均与肿瘤平均复发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P〈0.01)。另外,E-cadherinP120ctn表达下调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P120ctn肿瘤病理分级是脊柱脊索瘤术后局部复发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脊柱脊索瘤中常发生E-cadherinP120ctn胞膜表达下调,且与脊柱脊索瘤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均是肿瘤侵袭和局部复发有价值生物学预测指标,P120ctn是脊柱脊索瘤局部复发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脊索瘤 钙粘着糖蛋白类 染色与标记 P120CTN
  • 简介:本文报告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生物力学上测试情况;介绍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骨折中载荷,强度,以及刚度,稳定性固定螺钉抗拔力等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支架及配套螺钉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抗拔力,稳定性好特点,是一种治疗骨折先进器械。通过1990年8月至1993年1月1000例各类骨折治疗实践证明,使用该支架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早,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骨折治疗器械。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生物力学 骨折愈合
  • 简介:PyeSR等征选英国Aberdeen地区一个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年龄大于50岁男性或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赘形成、终板硬化椎间隙狭窄这些影像学特点在腰椎间盘退变人群联系程度。使用一个分级(从0级到3级)半定量方法评估椎间隙(L1/L2到L4/L5)中这些影像学特点情况。使用线性模型来分析这几个特点患者表现出来结果关系,分析beta系数95%可信区间。结果:共有286男性(平均年龄65.3岁)299女性(平均年龄65.2岁)参与这项研究,行椎管造影,包含了2340个腰椎节段。一共有73%腰椎节段具有骨赘,26%具有终板硬化,以及37%具有椎间隙狭窄。随着骨赘严重程度增加,终板硬化椎间隙狭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终板硬化严重程度增加,椎间隙狭窄程度也随之增加。各个椎间水平均符合这种情况。联系最大是骨赘与终板硬化关系(beta系数=2.7;95%CI2.4.3.1)。终板硬化椎间隙狭窄之间beta系数是1.9(95%CI1.7,2.1),而骨赘椎间隙狭窄beta系数较弱,为1.2(95%CI1.1,1.3)。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椎间隙狭窄 硬化 终板 骨刺形成 骨赘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病灶彻底清除后,自体髂骨块椎间植骨联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效果.方法1999年6月~2004年4月期间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89例,其中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前方或侧前方内固定73例;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16例.术后支具保护6个月,正规抗结核化疗12个月.根据术前、术后及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分析融合情况畸形矫正进展.结果随访1~5年,平均28个月;除2例复发、1例内固定松动、2例出现药物性肝炎、2例出现供骨区严重疼痛外,无其他并发症;88例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前、术后、最后一次Cobb角分别为35.3°、16.3°、19.5°.结论对合适病例,该法可有效稳定脊柱、维持其畸形矫正;达到牢固地融合,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脊柱结核 自体骨 内固定器 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40岁以上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40岁以上女性,详细记录其病史、身高、体重,进行生化内分泌测试,然后进行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扫描。结果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为46.6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6.23kg/m^2。研究中骨量减少患病率为38%,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4%,低骨密度患病率为42%。随着年龄增加绝经状态增加,低骨密度妇女比例也随之增加。在内分泌评估中,60%的人群出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情况,56.67%的人群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00%的人群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75%的人群伴随着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骨密度较低。在慢性疾病中,发现83.33%女性患有糖尿病,50%女性患有高血压,50%女性具有肝肾功能异常,50%女性患有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同时骨密度较低。每天接受阳光照射时间少于1h女性中,48.65%的人骨密度较低。由于日常体力劳动减少,BMD正常女性比例从72.72%下降到46.1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血清维生素D缺乏,体力劳动阳光照射不足与低BMD显著相关。结论低BMD不是仅限于绝经后妇女疾病,它在40岁以上女性中普遍存在。

  • 标签: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绝经后 围绝经期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护骨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48只去卵巢后随机分为去卵巢组中药组,每组24只。分别于去卵巢后2、4、6、12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骨髓细胞提取RNA,RT-PCR半定量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后2周,去卵巢组骨髓细胞TNF—αRANKL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第4~6周,上述改变达高峰,至第12周TNF-α仍呈有意义增高;而去卵巢组OPG表达在第2~6周则明显降低,2~4周为最低点。中药组TNF—αRANKL表达低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OPG表达明显高于去卵巢组。但是中药治疗未能使以上基因表达完全恢复正常。各组全程未见RANK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补肾中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髓细胞过度表达TNF-αRANKL,同时增加OPG表达。

  • 标签: 补肾法 骨髓 护骨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 简介:目的探讨圆锥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分型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圆锥脂肪瘤型TC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个月-48岁。并按Arai法分型。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椎管内脂肪瘤切除手术,对于皮下脂肪瘤酌情作部分切除。平均随访3.2年。结果术中所见与术前MRI表现相同。脊髓尾侧型及脊髓背侧型16例,混合型2例患者完全松解栓系;5例混合型及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脂肪瘤者行大部分切除。术后6例患者Hoffman分级明显改善。1例混合型脂肪瘤患者症状加重。4例肢体乏力明显改善,其中3例为脊髓尾侧型患者,1例为复合型患者;2例为小便失禁明显改善,1例为脊髓尾侧型,1例为混合型患者,小便失禁病程均〈6个月。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混合型及1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脂肪瘤患者发生再栓系。结论合理分型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及患者预后;保留部分皮下脂肪瘤有利于防治脑脊液漏;病理类型复杂者容易发生再栓系,但可通过扩大硬膜囊、高分子材料修补防治;术后症状改善因病理类型不同而异,病理类型简单,病程短患者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良好。

  • 标签: 神经管缺损 脂肪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min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疗效差异。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16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05例,女58例;年龄18~72岁,平均39岁。75例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髓内钉组),88例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MIPPO组)。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交锁髓内针组愈合74例,愈合率98.7%,平均愈合时间为4.7个月(3~18个月),1例骨折不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受限2例,踝关节活动度受限1例,术后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3.8(0~5)分,无踝部疼痛,拔除髓内钉后膝前痛均明显好转。Johner-Wruh评分,优47例,良18例,中10例,优良率86.7%。MIPPO组愈合87例,愈合率98.8%,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3~18个月),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踝关节活动受限3例,术后无膝前痛发生,踝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3.7(0~5)分。取除钢板后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Johner-Wruh评分,优55例,良20例,中13例,优良率85.2%。X线片显示:两组均无明显患肢成角畸形(成角大于5°)及短缩畸形(短缩距离小于1cm)。统计学显示: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均可取得理想效果,术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MIPPO 交锁髓内钉 胫骨中远段骨折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研究补肾壮骨方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结构骨代谢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SD雌性大鼠复制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然后分别灌服补肾壮骨方水提液高剂量(1.4g/kg)低剂量(0.7g/kg)12周。用生化法测定血清钙(S-Ca)、血清磷(S-P)、尿钙(U-Ca/Cr),尿磷(U-P/Cr)以及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Elisa法测定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IN-terminalpropeptide,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collagenIcarboxylterminalpeptide,CTX-I)、尿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e,DPD)、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用双能X线(DEXA)法、VivaCT万能试验机测定骨密度、骨微结构骨生物力学特性;用Westernblot法测定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表达。结果补肾壮骨方水提液能升高血清中钙、磷、HDL-CPINP含量,降低血清中TC、TG、LDL、ALP、OCNCTX-I及尿液中钙、磷、DPD含量。同时,补肾壮骨方水提液可以升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增加骨强度,降低胫骨CathepsinK表达水平。结论补肾壮骨方水提液能够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和骨强度下降,改善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thepsinK表达有关。

  • 标签: 补肾壮骨方 骨质疏松 钙、磷代谢 骨代谢 骨结构 组织蛋白酶K
  • 简介:目的观察癌症骨转移患者血浆钙调节激素含量变化与骨转移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生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癌症骨转移患者46例、非骨转移患者31例、正常健康人38例血浆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BGP)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肿瘤非骨转移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总Ca、P、ALP、PTHBGP无差异,C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增高(P〈0.01);肿瘤骨转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浆总Ca、ALP、PTH、CTBGP显著性增高(P〈0.01),血P显著性降低(P〈0.01);肿瘤骨转移患者与非骨转移患者组比较血浆总Ca、ALP、PTH、CTBGP均显著性增高(P〈0.01);血P显著性降低(P〈0.01)。骨转移组随着转移病灶数量增加,血Ca、ALP、CT、BGPPTH含量有上升趋势。结论血浆钙调节激素骨生化标志物对癌症骨转移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钙调节激素 骨生化标志物 癌症 骨转移
  • 简介:目的采用大鼠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诱导老年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来评价从红曲提取含辅酶Q10洛伐他汀提取物对胫骨形态骨计量学作用,并与雌激素己烯雌酚比较。方法3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去卵巢组(OVX),模型组(MOD),己烯雌酚组(DES)红曲胶囊组(RYR),连续给药60天。实验结束前第13、14天第3、4天皮下注射钙黄绿素7mg·kg^-1进行骨荧光标记。实验结束时,取右侧胫骨上段制成不脱钙骨切片,胫骨中段制成不脱钙骨磨片用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去卵巢合并皮下注射D-半乳糖可导致大鼠体重增加,胫骨松质骨骨量丢失严重,骨显微结构严重退化,胫骨皮质骨面积减少;含辅酶Q10洛伐他汀红曲提取物可使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胫骨松质骨以及胫骨皮质骨骨丢失明显减轻,骨量、骨微观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可导致大鼠出现老年性骨质疏松,补充含辅酶Q10洛伐他汀红曲提取物可改善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大鼠胫骨骨丢失,提示该提取物具有减肥及防治骨质疏松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辅酶Q10 红曲提取物 去卵巢 D-半乳糖 骨质疏松 己烯雌酚
  • 简介: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疗效。方法30例(108椎)OVCF患者行PVP+PKP术,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钙剂治疗(治疗组)。20例(62椎)患者给予卧床休息3月,鲑鱼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钙剂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0W、24W48W测股骨颈胸腰椎骨密度。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术后0W、24W48W,两组患者股骨颈胸腰椎多节段胸腰椎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0W、24W48W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VP联合PKP治疗多节段(OVCF)能有效缓解疼痛,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多节段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影响。方法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给予0.4mL/100g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mg/kg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极限载荷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酒精 骨密度 Mircro-CT 骨强度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声波速度值出生后年龄间关系。方法采用骨定量超声(QUS)仪对167例出生3月内婴儿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其中包括53例早产儿(胎龄:32.6±2.7周)114例足月儿(胎龄:39.1±1.2周);同时在部分婴儿中测量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①早产儿足月儿血钙、磷、ALPBALP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②婴儿骨SOS值与ALP呈显著负相关(n=167,r=-0.139,P=0.036)、与BALP也显著负相关(n=32,r=-0.410,P=0.010);SOS值与血钙、血磷及血钙磷乘积无显著性相关。在早产儿中,ALPBALP与日龄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6(n=53,P=0.019)0.946(n=7,P=0.001);在足月儿中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血磷与日龄呈显著负相关(n=24,r=-0.509,P=0.005)。③ALP与BALP高度相关(n=32,r=0.958,P=0.001),BALP占ALP活力47.3%。早产儿在出生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显著正相关(n=36,r=0.768,P=0.001)。结论定量超声技术测量SOS有助于我们评估婴儿早期骨状况;在此横向研究中我们发现骨SOS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二者间纵向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婴儿 早产 超声检查 声波速度 骨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