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检验项目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72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观察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非糖尿病组)各36例,结合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各类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应用价值,指导诊治与检验相结合的临床实践。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值比较,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糖波动稍大,对照组血糖较平稳,波动小(P〈0.05)。结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项数值检测的结果有所差异,掌握临床检验的标准和临床意义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利于疾病控制和症状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Brugada标准、Steurer标准、Verecke标准以及这3种标准中各个单项标准对诊断室性心动过速(VT)的价值及其存在的缺陷。方法对120例VT者发作时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进行分析。计算以上各种标准对诊断VT的敏感性以及上述3种标准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VT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VT(IVT)的敏感性。结果3种标准中的各个单项标准对诊断VT的敏感性较低,均小于60%;而多项组合上述3种标准对诊断VT的敏感性明显提高,依次分别为:96.7%、74.2%及86.7%。另外,3种标准对器质性心脏病所致VT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9.1%、81.3%及96.7%,而Brugada标准对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型的IVT的敏感性较高(100%),对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型的IVT的敏感性较低(40%),而Steurer标准及Verecke标准对IVT的敏感性均较低(0%~12.5%)。结论心电图单项标准对诊断VT敏感性较低,不能依据心电图某单一标准来诊断VT。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是诊断VT最敏感的方法,但对LBBB型的IVT敏感性较低。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其它诊断标准综合考虑。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颞浅动脉炎(S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2年5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的STA患者,共18例(STA组),7例行颞浅动脉组织活检检查。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近,非STA患者20例为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双侧颞浅动脉管壁回声、动脉内径、血管壁厚度、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的差异性。结果①18例STA患者中,16例(88.9%)患者出现CDU异常结果,其中14例(77.8%)患者出现"靶环征",1例(5.6%)出现"靶环征"合并节段性血管狭窄征,1例(5.6%)出现血管壁回声增强、管腔显示不清、无血流信号充盈的血管闭塞征。②经CDU检查,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靶环征"和"靶环征"合并节段性血管狭窄征。1例(5.0%)患者为动脉闭塞,血管结构显示不清,与STA组闭塞患者的CDU结果相似。③STA组的颞浅动脉内径为(1.31±0.14)mm,低于对照组的(1.55±0.18)mm;STA组的管壁厚度为(0.86±0.18)mm,高于对照组的(0.34±0.0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A组与对照组之间的PSV、EDV、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U检查中出现"靶环征"、颞浅动脉内径和管壁厚度的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STA。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细菌性肺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例老年健康者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周围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者PCT、CRP、WBC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检测细菌性肺炎诊断灵敏度86%,特异度为90%;CRP诊断灵敏度82%,特异度为68%;PCT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老年细菌性肺炎的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RP、WBC,因而血清PCT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具有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I影像特点。方法8例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患者行MRI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对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征象。结果8例患者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共有9个,其中6个位于横窦,3个位于上矢状窦。病灶在CT影像中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3个有钙化灶。9个Tl加权像为低信号,1、2加权像为高信号,7个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为低信号;4个增强后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以及充盈缺损;4个MR静脉造影影像呈附壁状充盈缺损征象。结论CT和MRl影像是诊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有效方法,特别是MRl影像能显示其特征性信号改变及与静脉窦的关系,对诊断更有意义。
简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表现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相近,比较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多普勒彩超的普及给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现将我院利用多普勒彩超诊断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简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脑卒中之首。根据脑出血的部位,分为颅内动脉出血(ICH)和非颅内动脉出血(NICH),两者均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新发病例,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的致死率高达30%~40%,患者往往由于延误治疗而留下终身残疾。目前我国对脑出血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以急性期脑出血治疗后1周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标准。临床上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对脑出血分型、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提高人们对脑出血的有进一步了解。
简介: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意义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24例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或者突发呼吸窘迫患者(检测组)进行BNP和NT-proBNP检查,判断心衰与否。另选110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但未做BNP、NT-proBNP检查的患者作为未检测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诊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等相关资料。结果:与未检测对照组比较,检测组诊断时间[(24.2±6.4)min比(16.3±5.2)min]、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2.5±3.5)d比(8.5±4.5)d],死亡率显著降低(8.18%比4.84%),P均<0.05;两组平均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钠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平片诊断方式在脊柱骨折诊断方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观察组患者予以放射平片检查,以所有患者术后诊断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和诊断花费。结果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和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方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脊柱曲度改变方面的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中度和重度骨折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射平片诊断在轻度骨折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诊断花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放射平片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准确的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并且价格便宜,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