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的治疗或预防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手术切除的50例DukesB~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温热灌注化疗组及常温灌注化疗组。温热灌注化疗在手术结束后用含氟尿嘧啶(5-FU)0.5g/L,丝裂霉素(MMC)8mg/L,奥沙利铂25mg/L温热蒸馏水4000mL,温度控制在43-45℃,在腹腔灌洗1h。常温灌注化疗用同样化疗药物,温度控制在25-30℃,在腹腔灌洗1h。然后两组分别于术后1月、术后2月再次腹腔灌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术中、术后1月、术后2月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IL-2、TNF-a水平,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处理数据。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腹腔内复发率及肝转移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温灌注化疗组相比,温热灌注化疗组的IL-2、TNF-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年生存率升高l2.0%,而腹腔内转移率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下降l2.0%和8.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可促进免疫指标(IL-2、TNF-a)水平升高,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的治疗或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闭塞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中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自体AVF狭窄闭塞病例,统计分析狭窄闭塞段数目、位置及相应治疗方式,术后即时、6个月、12个月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共28例患者,2例腔内治疗导丝无法通过病变段而失败,其中吻合口严重成角及内瘘闭塞严重各1例;其余26例患者共38处狭窄闭塞均先采用普通和或高压球囊扩张,4例患者头臂静脉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介入治疗即时开通25例,成功率89.3%,并发症发生率7.1%(外渗及血栓形成各1例);治疗后6个月通畅率85.7%(24/28),12个月通畅率78.6%(22/28)。结论自体AVF狭窄闭塞类型多,治疗应个体化,经腔内治疗即时、6、12个月通畅率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20%~55%,占类癌总发病率10%~17%[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4]。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5],尤其是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内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对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经ESD治疗的类癌患者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胃内镜结果互参,正确识别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方法:选2022-2023取病理诊断提示有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4例患者的内镜结果,比较容易出现上皮内瘤变的胃镜表现。结论 两者互参能更好的识别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谐社会的构建,医疗卫生是系统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医院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使医院稳定发展.本文就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构建策略进行论述.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52-010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卡注射液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已建立病案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指南》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全程监督化学治疗。对照组采用化学治疗方案2H3R3Z3E3/4H3R3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卡注射液,每次1支,每2周1次深部肌肉注射,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痰茵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结果治疗组转阴率高达92.00%,病灶吸收好转率为86.00%,空洞闭合率为82.00%。对照组患者转阴率68.00%,病灶吸收好转率为56.00%,空洞闭合率为54.00%,两组比较各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卡注射液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可加快病灶的吸收,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活方式也在逐渐进行调整,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的关注以及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推广,人们对于艾滋病的病毒筛查以及疫情控制的工作在逐渐完善。提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是提升艾滋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病毒传播的控制,避免艾滋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确保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身体健康质量的保障,通过基层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是促进检测准确性的重要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主要从基层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管理情况入手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整理,以期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提升艾滋病传播的预防效果。
简介:目的通过对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最终ABO血型确认鉴定,并和初筛血型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血型初筛鉴定的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方法对安阳市中心血站2012-2014年采集的19031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将初筛和最终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0310份血液标本中血型初筛错误571例,占0.30%(571/190310);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439例,占76.88%(439/571);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132例,占23.12%(132/571);每年1、7、8月份和其他月份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x22=80.86、56.18、56.63,P〈0.05;团体与非团体献血的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2012年x2=30.02,2013年x2=18.09,2014年X2.110.75,P〈0.05。结论ABO血型初筛鉴定影响因素多,人为因素为首要因素,环境温度对血型初筛鉴定有影响。应严格规范操作,改善采血环境,团体或集中采血时应增加人员数量,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同时强化各环节质量管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保证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初发脑卒中患者40例,均随访1个月,统计随访期间抑郁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经1个月随访,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7.14%;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性格内向、右半球发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15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22分及社会支持一般及以下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分析,性格内向、右半球发病、NDS评分、ADL评分及社会支持一般及以下为初发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初发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性格内向、右半球发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利福喷丁与利福平用于初治 肺结核治疗 的临床效果、 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9年 5 月 ~2020年 11 月收治的 78例初治 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9例)与对照组( 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2HRZE/4HR 方案 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 利福喷丁代替利福平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应用利福喷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临床效果和应用利福平组大致相同。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332例初筛阳性标本使用的多种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实验室推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实验的优选方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者的331968份样本进行HIV抗体初筛,332例初筛阳性样本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复检,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第三代ELISA试剂、第四代ELISA试剂以及分别与胶体金组合检测的结果。结果332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经WB试验确证阳性189例。第三代ELISA试剂检测确证阳性符合率为57.27%,第四代ELISA试剂检测确证阳性符合率为89.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第三代ELISA试剂检测漏检1例确证阳性标本和1例确证不确定标本;第四代ELISA试剂检测未发现漏检阳性标本,并检出1例窗口期标本。第四代ELISA与胶体金组合后,确证阳性符合率较第三代ELISA与胶体金组合提高了3.91%。结论第四代ELISA试剂用于HIV抗体筛查优于第三代ELISA试剂,尤其是与胶体金的组合,明显提高了HIV检测的确证阳性符合率,并有利于HIV感染窗口期的检测,推荐作为临床实验室HIV优选筛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