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方法,而实验组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比两组患者分诊精确度、患者去向和转归实况等结果。结果分诊后,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分诊精确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分方面,使用MEWS系统进行评分,处在5~8分的患者极易发生病情变化,也是潜在危重患者。结论MEWS评分的应用,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地比较和研究重症成人多发伤患者不同创伤评分的特征等相关内容。方法:有针对性的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所收治的50例重症成人多发伤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评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ISS 评分方法,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AIS 损伤评分方法,然后针对两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评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评分的精准性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针对重症成人多发伤患者进行创伤评分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采取更为精准有效的AIS 损伤评分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使精准性进一步提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行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麻醉恢复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PARS评分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入室及出室时PAR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镇静剂使用率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室时P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RS评分能有效反映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生理功能变化,可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留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在ICU护理的工作中使用早期预警评分后,对应用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病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情医治的100名病人,选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的人数为50人,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病人,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应用于护理组的病人,对不同组别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后对其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后,呈现出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较低,为11.61%,而对照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为32.74%。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呈现出护理组的满意度较高,而对照组病人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全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其收获了较高的成果,能够对病情严重病人产生肺部感染和压疮、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的机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同时让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的提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伍1个月的海军某部队新入伍男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确保海军官兵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TR-09型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测评仪中的军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CMMHS),选出测试结果异常的新兵,有心理专家进行结构式心理访谈并作出综合评定。结果海军某部队新入伍男兵1个月的躯体、抑郁、焦虑分子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其他各因子均正常。测试结果异常的12人,经心理专家综合评定存在心理障碍的2人,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新兵阳性率最高,为4.32%,其次为在校就读大学生2.48%,最低的是大学毕业生,为1.28%。生活在农村的阳性率最高,为5.09%,生活在城市的新兵阳性率最低,为1.76%。独生子女的阳性率较高,为2.15%,非独生子女的阳性率较低,为1.4%。结论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心理健康与学历、生活环境有很大关联。研究新兵心理健康状态,切实掌握官兵心理服务现实需求,尽早发现新兵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可为科学评价入新兵心理筛查效果,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对其SGRQ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哮喘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SAS评分及SGRQ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0.73%,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出院前SGRQ各项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SGR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效果较好,患儿出院后SAS及SGRQ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快速急性生理学评分(RAPS)、快速急诊医学评分(REM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急诊科101例重症创伤患者进行RAPS、REMS、MEWS评分,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3种评分与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评估预后的性能。结果: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REMS、RAPS、MEW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846(0.770~0.923)、0.823(0.741~0.905)、0.760(0.653~0.866)。结论:3种评分系统均能有效评估急诊重症创伤患者病情危重度,并能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准确度为REMS>RAPS>MEWS,REMS因比RAPS增加了年龄及氧饱和度两个变量准确度更高,更适用于急诊重症创伤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适用于院前急救中的几种评分工具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临床评价,及目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提高评分工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对死亡之外的疾病严重程度和伤残等进行评分,使评分系统更加完善。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急诊内科抢救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高分组(>t5分)和低分组(0~4分),各50例。对比两组 入住ICU几率、死亡率、1月后转归情况,分析该系统评分和患者入住ICU几率的关系。结果高 分组人住ICU比例、死亡率均高于低分组(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值与人住ICU几率呈 正相关。结论 急诊内科抢救室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效果及VAS评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8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划分方式,将这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40例仅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40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VAS评分、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了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优于仅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了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于仅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接受治疗干预后均有所降低,但相较于仅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言,采用了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物质评分外,相较于仅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言,采用了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更佳,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在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秀,可以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肩周炎患者的康复,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妇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产妇数量为80例,纳入时间属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2组均40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的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体征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产后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展开比对。结果:(1)护理前体征指标、护理后血氧饱和度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高、心率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护理前凝血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护理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较短、纤维蛋白原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产后1h出血量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产后2h、6h、24h出血量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4)较之于对照组(27.50%)产妇,其观察组(7.50%)的恶心、呕吐、寒颤、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静脉血栓栓塞症评分(VTE)的优质护理在高龄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直接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基于VTE评分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住院患者中实施基于VTE评分的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各凝血指标,降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