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数据。方法抽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呼吸感染疾病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100例正常老年人群在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数据。结果引发老年呼吸内科疾病主要由于身体免疫力、抵抗能力逐渐降低,同时其生理、心理、情绪的因素都是引发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因素,其临床治疗分析,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死亡概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期间应重视患者生理、心理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防止病菌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并寻求合适的应对措施,以便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25名护理人员实施研究,对他们护理工作情况及遇到的暴力事件进行分析,将2013年1~12月期间未针对暴力风险因素进行总结作为对照组,而2014年1~12月期间除了总结暴力风险因素外,还制定合理的措施应对作为研究组。观察记录两组期间暴力风险事件次数、因素,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期间共计发生暴力风险事件148次,其中研究期间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暴力风险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环境、患者及家属、系统支持4个方面,研究组在这些因素方面的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有很多暴力风险因素,应尽早发现与积极预防,改善设施、强化安保力量防范,改善护患关系,最大化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暴力风险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七中草药的药效作用,同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70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慢性病(如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偏瘫、创伤性损伤、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迁延性肝炎等)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35例。对照组采用紫丹参,实验组采用三七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药效进行观察,并详细探讨了三七的药效作用进行详细探讨。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三七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止血,对血管通透性进行改善,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非常适用,并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较好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我院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780例门诊处方,分析其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有157例使用微生态制剂,占处方总数的8.82%,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占21%(33例),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亿活)各占19.1%(各30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占15.9%(25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占10.19%(16例),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占7%(11例),其余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5例,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3例,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5例。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96例,新生儿黄疸23例,营养不良18例,阴道炎5例,与抗生素联用13例(占8.28%)。微生态制剂应用中99.36%(156例)为合理用药,0.64%(1例)为不合理用药(两种微生态制剂联用)。结论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基本合理,广泛应用于儿科,少数用于妇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SCD)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抢救的79例SCD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指标包括一般临床特点、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基础病理疾病等。结果SCD患者的构成比间比较,在各发病年龄段、性别、发作时间、发作季节方面,P<0.05和(或)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5~69岁发作者占61.75%;男女为4.58;发作时间在凌晨至上午者(1~12时)占67.09%,尤其是晨起时占35.44%;秋、冬季发病分别占27.85%、50.63%。心室颤动占53.17%,心室停搏占26.58%,电-机械分离20.25%,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D患者基础病理疾病构成比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就诊时症状临床分期构成比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分别占39.24%、29.11%。结论SCD以中老年男性多见,秋冬季晨起时和上午为高发时间,发作时均有心电图病理变化,以心室颤动最常见,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基础病理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28例为痴呆症状,15例表现为精神异常,5例表现为癫痫,2例为脊髓病变。经CT扫描检查发现患者的额叶、颞叶、顶叶以及基底节等均发生多发病变,且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均呈阳性。患者在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后,38例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显著改善,3例出现赫氏反应。结论在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结合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对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