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分割3DCRT同步GP方案化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PS评分≥70,中位年龄55岁。男40例,女16例;鳞癌43例,腺癌13例;ⅢA期10例,ⅢB期46例。采用8MVX线超分割放疗1.1~1.2cGy/次,2次/d,间隔6小时以上,总剂量66Gy和GP方案同步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给药,顺铂60~80mg/m2,第2~4天给药,共4个周期)。早期放射毒副作用按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癌症研究中心(RTOG/EORTC)早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分。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全组中位随访36个月(6~48个月)。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6例,有效率为7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41%、23%。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0%、26.8%、8.9%。中位生存期15.5个月。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80%,其中3级为15%。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0%,其中3级为6%,骨髓抑制发生率。结论超分割3DCRT放射治疗同步GP方案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接受的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有所改善,毒副反应也有增加,但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耐受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对比研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患者50人主要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而乙组患者50人则主要使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甲组患者高,而且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皆短于甲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缓解了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效率,而且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疗效而不增加放射损伤的方法。方法20例NSCLC患者中10例行大分割适形放疗.2.5~4Gy/次,每日一次(总剂量48-60Gy,共12-15次,总疗程2-3周;10例行常规分割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共30-35次,总疗程6周。观察治疗后1、2年肺内局部病灶控制率、生存率以及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结果放疗后3个月,大分割适形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病灶完全消失率分别为78.3%和43.2%。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2%(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和32.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差异显著(P<O.01);两组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培美曲塞二钠单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3/6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钠单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道转移的MSCT征象与VEGF-C,VEGFR-3表达的关系。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癌和18例肺良性病变,术前行MSCT扫描,术后对标本行VEGF-C,VEGFR-3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肺癌淋巴道转移的MSCT表现与VEGF-C,VEGFR-3表达关系。结果非小细胞癌组VEGF-C阳性率62.5%(25/40)和LVD水平(11.67±2.9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阳性率90%(18/40)及LVD水平(18.54±3.28)均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结论VEGF-C高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糖耐量异常患者在小檗碱干预后,血管内膜、管腔直径的变化,评价小檗碱对改善血管形态的作用。方法同期入选100例患者,OGTT试验明确全部患者符合糖耐量异常诊断,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小檗碱试验组(A组)及对照组(B组),对A组4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小檗碱干预,干预前后采用ALOKA3500血管彩色多普勒配探头(7.5兆)测量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管腔直径,同期B组40例进行对照,随诊用药半年。半年后对两组再次测量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管腔直径,比较两组颈内动脉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直径宽度,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小檗碱干预后颈内动脉血管内膜厚度减小,管腔直径变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副作用方面,试验组副作用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檗碱干预能够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形态,防止内膜增厚、扩张血管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患者能够耐受小檗碱短期的毒副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的小切口切除术(MIVAT)与全腔镜切除术(TET)在临床手术中的创伤度、美容效果、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为甲状腺以及旁腺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5月间需进行甲状腺及旁腺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分别采用MIVAT(辅助组)以及TET(对照组)手术方式给予患者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手术时间、恢复情况、创伤评定以及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综合评判及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以及病情诊断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手术时长、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不适感指标辅助组小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指标对照组优于辅助组;而在手术疼痛感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MIVAT与TET作为治疗甲状腺及旁腺疾病行之有效的方式,两者各有优劣,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实际病情、意愿度、要求以及主刀医生的水平综合因素后确定最终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2013年本院收治的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化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非替尼单药治疗,250mg/d,每月评估病情,治疗至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共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时近期疗效评估显示36例患者中,未出现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11例(30.6%),稳定16例(44.4%),进展9例(25.0%),总体疾病控制率为75.0%(27/36)。患者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皮疹16例,腹泻11例,食欲下降7例,轻度恶心9例、乏力7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远期随访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1年生存率为52.8%。肝功能异常3例停药,保肝1周后功能好转,继续用药。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良好,且安全耐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2015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能耐受并且完成至少6个周期的一线含铂类化疗治疗方案,化疗前测量血常规,同时对NLR进行计算。以NLR值达到3.86作为界值,将本组患者分为低NLR组(n=33)和高NLR组(n=27),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低NLR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8.92±3.58)个月显著高于高NLR组患者(13.52±2.78)个月;高NLR组中患者年龄>60岁、局限期、KPS评分>70分、吸烟<400年/支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低NLR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年龄、临床分期、NLR是影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存在一定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NLR有望成为判断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青藤碱50μg/ml、100μg/ml、150μg/ml、200μg/ml、250μg/ml分别作用于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青藤碱处理后,12h、24h、36h后NCI-H446增殖、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青藤碱均对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随着青藤碱浓度的增加和接触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率也逐渐增加,而且促进凋亡的作用也逐渐加强,在作用36h后SIN250μg/ml组的抑制率为85.67%。结论青藤碱可以显著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把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病例数各为18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较短,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