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56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孕妇54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延期妊娠、过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妇剖宫产、宫内窘迫、及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胎儿和孕妇都有较大的危害,当确诊羊水过少的情况后,可根据患者要求尽早结束妊娠,适当放宽剖宫产指标,最终达到改善围产儿预后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均采取调强放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3%。1年、2年、3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8.32%、26.51%、12.63%;其中位无进展的时间分别为11.8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62%、45.32%、24.63%;其中位生存期为11.6月。1年、2年、3年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2.31%、36.52%、26.19%。全部患者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20.63%、17.50%、31.87%。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存在轻微不良反应但可耐受,是一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早中晚期孕妇中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0例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LAP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LAP作为监测胎盘的功能、胎儿的成熟度等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1890例产妇,妊娠晚期常规进行胎儿电子监护为观察组;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786例使用传统监护方法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孕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情况是,观察组胎儿窘迫1015例,53.37%,对照组321例,占18.16%。分娩结局;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监测胎儿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和缩短宫内窘迫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痰积症的应用。方法将40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总胆汁酸值的高低分为观察组(总胆汁酸值>20umol/L,n=125)和对照组(总胆汁酸值≤20umol/L,n=275),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中度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血清总胆汁酸增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加强对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从而为早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预防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晚期妇女的部分凝血功能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孕周≥29周60例孕晚期妇女作为观察组,60例门诊健康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进行检测,并就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参考范围做比较,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皆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有一定异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明显升高(P<0.05)。结论孕晚期妇女凝血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故而在围产期需密切关注孕妇的各项凝血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