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6年至2013年昆山市户籍居民肺癌死亡情况,为今后肺癌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昆山市死因监测系统2006—2013年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并比较年龄、性别和年份之间的差异。结果8年间10571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肺癌2438人,占23.06%;肺癌粗死亡率为43.4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71/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肺癌死亡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肺癌死亡率上升。结论肺癌是对辖区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与早诊措施,降低肺癌死亡率。

  • 标签: 肺癌 流行病学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当前妇幼保健的重要工作。根据山西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及“降消”项目要求,对2014年死亡的15例孕产妇进行了评审,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出总结。

  • 标签: 孕产妇死亡 评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危险因素,明确减少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方法分析2010-2013年我国包括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数据及资料,通过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出血(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凶险性胎盘前置等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心脏病、肝病、产褥感染、分别为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近几年显著升高,经直线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子宫再妊娠比例(r=-0.662),避孕措施比率(r=-0.739),产前接受健康教育及检查比率(r=-0.469),分娩时由专业护理人员护理(r=-7.04)。以上因素均为产妇死亡率相关因素。结论近几年我国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根据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应普及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严格控制剖宫产,加强阴道助产技术,分娩时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降低 影响因素 关键环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沛县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一步了解沛县恶性肿瘤危险因素、肿瘤类别及顺位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沛县2013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沛县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9.33/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结论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间6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病例。结果死于脑疝25例(39.7%),并发症18例(28.6%),恶性脑肿胀11例(17.4%),脑血肿残腔再出血9例(14.3%)。结论脑疝、恶性脑肿胀及脑血肿残腔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并发症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本文对此针对性提出相对的处理办法,以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对新生早期干预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出新生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新生抚触,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护理。于新生出生后第2天、第14天、第30天对两组新生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1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3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9.45分;对照组53例新生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7.95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95分。结论新生抚触能改善新生神经系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神经系统疗效神经行为智力开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抚触及抚触加游泳对新生黄疸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新生100例,从出生第1天开始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100例每天给予抚触2次及游泳1次。两组记录首次胎便排泄时间及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结果两组新生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抚触及游泳可加快胎便排出,减轻黄疸程度及黄疸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 游泳 黄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核实媒体报道的癌症高发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现状及死因,为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仙桃市胡场镇前丰村1994-2009年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死亡情况进行普查,统计整理后作时间、空间和人间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村民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等现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前丰村恶性肿瘤死亡高峰具有周期性,1998年和2006-2007年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0.69/10万和133.91/10万;各村小组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7.5404,p=0.5810);恶性肿瘤死亡男女性别比为2.831,青壮年(30-60岁)死亡占52.17%,死亡一户1人的占95.65%,各姓氏死亡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20.4923,p=0.0249);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65.22%;2003-2009年慢性疾病主要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38.36%)、肝炎和肺结核(23.80%)、恶性肿瘤(18.92%);无明显饮食、饮水及环境致癌因素。结论前丰村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4/10万),并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主要病因初步考虑为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和传染病,应在重点做好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慢病筛查,积极倡导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病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死亡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04年至2009年SLE死亡病例共98例,存活病例共42例,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和卡方检验对死亡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SLE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各种感染,狼疮肾炎,狼疮脑病,脏器出血等,C3水平下降、病程、血小板降低、年龄与SLE患者死亡也存在相关关系,但血红蛋白的变化与SLE死亡无相关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感染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死亡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例数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急诊患者死亡原因,为进一步加强急救措施提供建议和客观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到2014年80例急诊外科创伤死亡的病例制作成调查表,分析患者受伤原因、抢救措施、死亡原因等信息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20~45岁创伤死亡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年龄阶段相比存在着较大差(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创伤部位主要在头部、胸部、腹部,主要死亡原因是颅部损伤、腹部器官受损及创伤性失血过多休克等。在80例患者中,交通事故导致创伤的有23例,高空坠落有20例,重物创击18例,利器伤害的有6例,其他因素有13例。结论急诊创伤抢救中要明确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抓紧最优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水平,增加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死亡因素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方法筛选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对其法医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0例,占比31.25%;高空坠落9例,占比28.13%;跌伤6例,占比18.75%;钝器打击伤5例,占比15.63%;爆炸伤2例,占比6.25%。直接死亡原因中,原发性颅脑损伤12例,占比37.5%;继发性脑干损伤15例,占比46.88%,并发症5例,占比15.63%。伤后12h内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72h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72h~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与并发症,提示生存时间与直接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和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平果县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了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为降低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十年间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表、调查报告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地分析。结果2001—2010年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从最高的100.89/10万下降到0,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白血病。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医院62.5%、家中占31.25%、;死亡地点医院占61.9%、因来不及送或放弃治疗死亡于家中或途中占38.1%,死在医院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2001—2010年平果县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并低于广西平均水平(18.51/10万),说明我国政府投入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破伤风项目”成效显著。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 死亡地点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