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中提出了适用于巴肯页岩油藏的一种新化学提高石油采收率法(IOR)。这种方法是通过在标准的水里压裂液中加入一种特定的表面活性剂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巴肯组油藏位于威利斯顿盆地,储层为晚泥盆世至早密西西比世的地层,面积约为52万平方公里,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和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都有分布。巴肯组由三段组成:下段页岩、中段白云岩/粉砂岩和上段页岩。该组的页岩段是在相对较深的深海环境中沉积的,白云岩/粉砂岩段是浅水期沉积的滨海相碳酸盐岩。巴肯组中段埋深约3.2km,是主要的石油储层。上段和下段都是富含有机质的海相页岩。巴肯组页岩区的石油地质储量很大,USGS在2008年4月发布的评价报告认为其石油技术可采储量为30-43亿桶。过去巴肯组油藏的石油生产很有限,但随着水平井和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巴肯页岩区现在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巴肯组油藏实现经济开发的一个关键是在储层中产生分布广且连通性好的裂缝系统。实验室研究表明,特定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与渗透率低且呈混合润湿性到油润湿性的巴肯组中段发生作用,提高石油采收率。具体地讲是,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相(如水力压裂液)可以提高混合流体进入含油饱和度很高的致密基质和微裂缝中的自发渗吸能力。这能够将更多的石油从储层孔隙中驱替出来进入裂缝系统,再流入井筒中。因此,向压裂液或其他水基增产处理流体中加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提高石油采收率。
简介:重力、温度、储层流体类型、地质构造、流体聚集过程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对油气藏中烃类流体的空间组分变化有重要影响。组分梯度(CG)在近临界油气藏中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因素,它可以对原始油气地质储量的估算、油气界面(OGC)位置的预测以及油气藏的开发策略产生明显作用。有些油气藏产油气层段从顶到底的厚度可达数百米,有时甚至超过2000m。在这么大的厚度中,重力分异作用会使较轻烃组分的摩尔分数随深度的增大而变小,而较重组分的摩尔分数则会因深度增大而变大。对这些流体热力学特性的模拟,需要有一个能复制有效压力、体积和温度(PVT)数据以及重力组分分级的状态方程(EOS)。本文研究了哥伦比亚库西亚纳(Cusiana)气田的挥发油。由恒组分膨胀(CCE)和恒定容降(CVD)试验构成的PVT报告,可用于标定有关流体的模型和EOS的参数。为确定和描述有关的拟组分,使用了具有容积转换和whitson方法的彭·罗宾森(PengRobinson)EOS。研究结果探讨了不考虑组分梯度时所出现的原始烃类容积的差异。即:不考虑组分梯度,原始油、气地质储量可以因取样深度的不同而被高估或低估。还表明,可以选定一个对应于特定深度的基准样品组分,以便在没有组分梯度时使用。由此估算的原始油气地质储量能相当于由组分梯度所得出的储量。在为挥发油藏和凝析气藏确定地质储量时,本文提供了如何评价等温重力组分梯度影响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步骤。
简介:使用不同的有机地球化学技术对波斯(阿拉伯)湾6个油田(Hendijan,Bahrgansar,Abouzar,Nowruz,Dorood,Foroozan)的中生代和第三纪生油岩和原油进行了研究。用生物标志物特征与其它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这些油田中生成原油的生油岩并重建它们的沉积环境;同时描绘发生过的成岩和破坏过程。这些原油分析显示出较大的密度范围(19—39°API)和较高的含硫量。它们是由Ⅱ-S型有机质生成的,没有被生物降解,而且成熟度一般较低。根据统计分析识别出两个主要的油组,且使用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资料将这两个组与不同生油岩进行对比。第1油组原油包括Hendijan,Bahrgansar和Abouzar油田,很可能产生于中白垩世泥质生油岩。第2油组包括Nowruz,Dorood和Foroozan油田,产生于侏罗纪到早白垩世富含碳酸盐生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