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西泠印社出版社拟出《中国古代书画家诗文集丛书》,于2010年底先行出版了赵孟頫、王冕、倪瓒文集凡三册。这必然对古代书画家的研究,将会发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倪瓒《清■阁集》由江兴韦占先生标点,以清人曹培廉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刊行的城书室刻本为底本。城书室,是在明人蹇曦《倪云林诗》六卷与倪瓒八世孙倪理《清■阁遗稿》十五卷的基础上编定的,世称善本,后收入《四库全书》,题为《清■阁全

  • 标签: 倪瓒 标点本 诗文集 中国古代书画 书室 倪云林
  • 简介: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并使1840年以降西方殖民主义者与清廷的关系发生复杂的格局变化,而且其影响也涉及正处在开国之际的日本。江户幕府密切关注的西邻中国发生的大事变,继鸦片战争之后,便是太平天国与清朝问的战争(简称“太平战事”),这与日本自身的国情大有干系。

  • 标签: 幕府 太平天国 清朝 鸦片战争 殖民主义 中国
  • 简介:唐人撰修群经义疏,先标录经、注词句或其起止文字(出文),再疏释其义,世称“单疏”。单疏在唐代以写本流传,至北宋始校勘梓行。宋人又新撰《论语》等经义疏,从《尔雅疏》传本看来,新疏亦沿袭单疏成例,不备录经注全文。单疏不易翻检,读者若不谙熟经注,亦难於阅读。

  • 标签: 编纂 注疏 南宋 《尔雅疏》 《论语》 义疏
  • 简介:本文通过对今《墨子》前七篇的分析和研究,推断《亲士》、《修身》二篇当属墨子早年自著,而《所染》至《三辩》五篇则应为其早期门人弟子所记;并进一步探讨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即墨子自著为何偏少、“兼爱”在墨子整个学说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究竟又是怎样的。

  • 标签: 今本《墨子》前七篇 早年自著 早期门人弟子所记
  • 简介:众所周知,校注出版重要古籍是一项学术性很强,难度相当大的科研工作。做好了可嘉惠学人,功德无量;反之则得不偿失,甚至贻误世人。1998年8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校注《理藩院则例》(以下简称则例)即是一个不成功的实例。该书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署杨选第、金峰校注。但据其“前言”,杨为实际点校注释人,是该书第一责任者;金峰先生只是“从资料的提供到点校中遇到的难题,均给予热情地帮助”。该书“以卷帙完臻的光绪作为底本,以道光为主校本,并以蒙满汉三种文字的版本相互对校。同时,与乾隆朝内府抄本《则例》、《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清朝通典》、《清

  • 标签: 《理藩院则例》 文本 汉蒙对照 土尔扈特 内蒙古 察哈尔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墨经》的作者、版本问题及其文化史意义。《墨经》的作者应为宋人晁季一(字贯之)而非晁说之。《墨经》的写作相对于宋代晁氏“大家之风流”可谓别开生面。楝亭藏扬州诗局重刊本《墨经》为活字版,系曹寅奉康熙御旨刊行《全唐诗》时的副产品。以楝亭藏扬州诗局重刊本《墨经》与四库全书本《墨经》对校,兼参《津逮秘书》、《夷门广牍》、《学津讨原》诸进行比勘发现,诸都存在一些错误。四库全书文渊阁写本《墨经》校对不够精审,存在漏抄的较大疏失。两江总督采进与楝亭家藏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墨经》 作者 版本 校勘
  • 简介:<正>除古汉语语音系统重新构拟这一大工程外,高汉还写了不少著作研究汉语理论和汉语史。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写了《中国语与中国文》一书,分析了中国语言与文字的不同特性,以及二者之间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他解释古代文字的起源与变迁,足以打破“六书”的陈见。他在论述汉语的词形变化、白话文中的助语词变化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汉语语音进化的基本趋势是语音的单纯化。1926年,高汉又出版了《中国语言学研究》一书,这是他在挪威人类文化比较研究会上的发言稿,主要阐述对中国语言文字特质的看法。中国语言文字是一种单音缀在孤注语,大多数的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音缀,音缀在拼法上有许多限制,如词的起音和尾音,现在的任何一种方言都不含有复辅音的拼法,缀在末尾的辅音也只限于很少的几种。其次,他还提出了研究中国语言学的方法和途径,即对古汉语语音系统进行实验性分析和重新构拟。此外,他还讨论了中国语言改革的问题,介绍了胡适、钱玄同等“五四”钜子对汉语语言改革的激进态度,但认为他们仍然用旧文字写新文学不足效法。他感到文字的改革只有完全采取纯粹的音标系统才可能取得成功,而旧文字写的书则让专门的学者研究。在语言改革的过渡时期,采取汉字注音的方法解决书写与阅读的问题。19

  • 标签: 高本汉 中国青铜器 西方汉学 《左传》 风格特征 语音系统
  • 简介:舒同,早年投身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后,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军事科研事业均做出了重要贡献,素有“马背书法家”之美誉,曾被毛泽东称为“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舒同创造出独具一格、圆润遒劲、敦厚稳健的舒体,独步书坛,成为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已出版发行的楷行草三体《舒同字帖》和《舒同书法集》,深得海内外书法界赞誉。

  • 标签: 舒同 中国 生平事迹 舒文藻 抗日斗争 “文化大革命”
  • 简介:《红楼梦》是毛泽东读过很多遍的一部古典小说。他对《红楼梦》评价之高,是古今任何一部小说难以比拟的。毛泽东说,《红楼梦》是一部好书,要精读它。他欣赏《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了它很高而又恰如其分的定位毛泽东对《红楼梦》的文字、语言极其熟悉,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在他的文章、书信和讲话里,从《红楼梦》中引用

  • 标签: 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 石西民 刘姥姥 周汝昌 旧红学
  • 简介: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评价的那样:“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问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的坚定信念、高尚品德、深厚修养,他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都与他勤奋好学,“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读书是密不可分的。周恩来与书同行的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读书经验。

  • 标签: 周恩来 同行 知识渊博 读书经验 中国共产党 美国记者
  • 简介:张建天资聪颖,自幼偏爱书画,无奈家贫如洗,命蹇事乖,17岁被打发到四川天全农村,当上“青春无悔派”,肩挑背磨6年之久。这期间.他还偷闲写生,寒暑不爽。他在24岁上返城当印刷工人,仍痴情不改,每天下班后带着满身油墨味与汗臭蜗居斗室,看书作画,浑忘一切。2001年,印刷厂倒闭.为谋生计,他东奔西突,惶惶不可终日。

  • 标签: 张建 花鸟画 印刷工人 印刷厂 农村 生计
  • 简介:<正>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帝国主义的侵略,火柴——当时谓之“洋火”——传入中国。“洋火”见诸中国记载,是同治九年(1870年)孙玉璋的《异闻琐录》一书,它写道: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淫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

  • 标签: 大中华 刘鸿生 士大夫 火柴 道光 杂物
  • 简介:周济渠,按周家谱系先取名贻德,后改名贻谦,再更名济渠,号之。他于清同治十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87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淮安,1936年去世于汉口。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市)虽有过周贻震和周贻升两个儿子,但这兄弟俩均系未成年而早夭,因此,周济渠成了周鸣鹿的独生子。他在周家大排行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周济渠幼年读书很刻苦,精通经史子集,并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字。他的父亲出于对他前途和出路的考虑,还给他捐纳了一个“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在他长大成人后,就被淮安多家有名望的人家聘为塾师。他的同辈和后辈乡坊故老都喜欢喊他“老夫子”。这句淮安

  • 标签: 周恩来 淮安 北京政府 河道治理 银冈书院 思想转变
  • 简介:士作为知识与智能的承载者,其治类型大致可概括为本业治与异业治两种。明代士人的异业治,主要包括耕读传家、医卜杂艺、工贾自食三种方式。由于本业治途径的狭窄、收益低下与不稳定,中国传统社会的士人形成了“重异轻”的治生理念。这一理念随着明代社会的变迁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渐趋深化,并呈现出由重“耕”向重“贾”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士人的生存能力,促动了其社会人格的相对独立。但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士人对异业治的依赖程度,导致其经济人格的渐趋软弱与社会人格独立的相对有限,并成为影响近世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

  • 标签: 明代 士人 异业治生 经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