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  蒋介石一生曾经多次遇刺.1931年夏,在"中国暗杀大王"王亚樵的组织下,刺客陈成潜入"夏都"庐山"太乙村"附近的竹林中,朝正在甬道上散步的蒋介石连开两枪而未中,惊魂逃命,逃过一劫.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礼堂举行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乘中央委员集体合影之际,南京晨光社记者、爱国热血青年孙凤鸣拔枪行刺.由于蒋介石临时决定不出场照相,结果汪精卫成为刺杀对象,身中3枪倒地.1961年,在日本的台独分子廖文毅花费黄金几百两雇请杀手赴台刺,由于警卫事先警觉,刺杀未遂,蒋介石再次幸免于难…………

  • 标签: 刺蒋 流产刺 蒋计划
  • 简介:1929年冬,民国首都南京城内,曾有一批人暗中策划了一场反的军事暴动:准备驾驶飞机,投掷炸弹,炸毁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议厅,把在此开会的蒋介石一千“中央要人”一举炸死,造成混乱局面,然后再乘机暴动。他们为此作了周密细致的部署,连退路都已安排妥当,

  • 标签: 暴动 国民 未遂 党内 党中央 会议厅
  • 简介: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学家、声乐教育家。1920年9月出生于浙江海宁,1941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历任中央实验歌剧院艺术指导和独唱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教授等。

  • 标签: 蒋英 钱学森 中央音乐学院 琴瑟 女高音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
  • 简介:斯霍费尔的地缘政治说是德国20世纪上半叶的国家安全论。该学说首先注重国际格局的整体变化,强调了一战后世界各国依托自身大陆建立"空间集团"的国际政治新特点。斯霍费尔由此提出,德国应建立"欧亚区域"战略同盟,通过大陆经济自给抗击英、美海上封锁,挑战西方霸权。地缘政治说为纳粹的"欧洲新秩序"设想提供了国际化的注解。但从未在希特勒的对外重大决策中发挥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地缘政治 豪斯 费尔 国际政治 国家安全论 纳粹党
  • 简介:研256号残卷是一种佛教譬喻故事的“略要本”,乃供佛教司讲唱的僧侣讲说譬喻故事时所用。研256的形成既与印度和西域的胡语佛教譬喻故事的传写有关,也与敦煌所传汉语佛教故事纲要本的形式相关,应该是印度佛教文学与中土文化混融的产物,对该类型文本的分析有助於进一步认识印度佛教文学的流传及其对中土的影响。

  • 标签: 敦研256 佛教譬喻 略要本 佛教文学 文学交流
  • 简介:<正>本组史料选自馆藏档案廷黻个人全宗,较详尽地反映了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驻苏大使延黻在苏争取苏联援华抗日的经过,对研究抗战初期的中苏关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特予公布。另,原件为氏亲笔,有标点,公布时未加改动。

  • 标签: 蒋廷黻 大使馆 外交官员 苏联外交 新疆省政府 抗战初期
  • 简介:光鼐,爱国名将。"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当年,上海街头到处可以买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香烟,画家兆和为他绘制了油画肖像。那幅油画被印刷成几十万张,沿街张贴。在这张画的背面印着他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大战开始,他与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暨淞沪警

  • 标签: 十九路军 父亲 孙中山 淞沪抗战 蔡廷锴 日军
  • 简介:、胡失和后,胡汉民偏居香港,联络西南实力派暗策倒。此组密电反映胡汉民与陈济棠、白崇禧等人之间的意见分合、时和时离情形以及各派对反、剿共、抗日、闽变等等之态度。时吴铁城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

  • 标签: 西南政局 南京 力派 政客 倒蒋 胡汉民
  • 简介:哈佛燕京图书馆典藏“廷黻资料”系廷黻个人收集、保存的各式文件,由其子居仁(DonaldTsiang)捐献。这批资料集中于1947年至1965年,是研究廷黻本人及中华民国史、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笔者受哈佛燕京图书馆委托整理该资料,研究课题“廷黻资料整理与研究”于2011年立项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本辑选编的是1949年前后廷黻与胡适等人的往来函件,反映了他们在国家政权更替之际的思想动态与行动,同时也反映了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初期的状况。

  • 标签: 蒋廷黻 胡适 王世杰 傅斯年 曾琦
  • 简介:梁嘉彬的《广东十三行考》经历沧桑,终于在他的故乡,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面世。此刻,我想起仍存放在广州市图书馆广州文献室书橱里的一本旧书。那就是民国26年,由当时的国立编译局出版发行的《广东十三行考》。书的扉页有梁嘉彬用墨笔书写的亲笔题字:上款“廷黻先生训正”,下款“梁嘉彬敬呈民国廿六年四月”。这应是梁嘉彬赠给业师廷黻的书。

  • 标签: 蒋廷黻 旧书 广东人民出版社 市图书馆 出版发行 广州
  • 简介:从婚姻关系看,六镇帅在徙居六镇前,大多处于北魏统治集团的中下层。徙居六镇后,六镇帅逐渐成为社会关系局于六镇的地方势力,其联姻对象主要是本军镇帅和邻近的代地帅。孝文帝迁都洛阳,主要是使六镇帅在北魏统治集团中的边地帅地位固定化。六镇帅通过联姻已结成了牢固的婚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使六镇帅在六镇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孝文帝迁都发生实质性变化。所谓六镇帅的社会地位经历了从北魏统治集团核心层剧降到低贱府户的下降过程,其实并不存在。

  • 标签: 北魏 六镇豪帅 婚姻关系 六镇暴动
  • 简介:文章从新史观、新方法、新资料、新发现四个方面对根群培和恰白·次旦平措两位著名学者的吐蕃史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历程和治学方法,肯定了两位学者在吐蕃史研究,乃至藏学研究领域中做出的巨大学术贡献。

  • 标签: 根敦群培 恰白·次旦平措 吐蕃史 对比研究
  • 简介:<正>大椿同志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一文,移植自然科学中关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概念,主张把史学划分为基础史学和应用史学两大类,他并提出按照史学不同部分与现实的距离,和研究的目的来确定史学的归属:“凡是根据当前政治和社会的需要,以实现史学的社会职

  • 标签: 应用史学 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应用历史 历史研究 蒋大椿
  • 简介:维乔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新式知识分子,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时代",一个痛苦转型的时代,而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上海,也处于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化都市转型的状态。本文以维乔的日记为线索,讨论随着身份的转型、生存空间的改变,其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 标签: 过渡时代 知识分子 日常生活 上海 蒋维乔
  • 简介:1928年11月6日.黄浦江畔,孤身漂泊的青年诗人光慈(原名侠僧、如恒,又名侠生、光赤),手扶舷梯,遥望西天,泪流满面。这一天是光慈亡妻宋若瑜的第二个忌日。他声音沙哑地哭诉着对亡妻的怀念:“魂兮归来,我的爱人!魂兮归来.我的若瑜!天涯地角有穷时。我你相思无尽处……”

  • 标签: 蒋光慈 革命作家 生死 青年诗人 黄浦江
  • 简介:1929年3月,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裁军会议,作宾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他就任外交使节后所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因此,他十分注重自己作为中国代表的形象.按照会议的规定,与会代表大会发言均须使

  • 标签: 国民政府 国民党政府 汉语 裁军会议 陆军部 外交活动
  • 简介:1934年6月,监察院弹劾顾孟余,史称“顾案”。顾案本质上是孙科与于右任联合反汪的一次尝试。汪精卫利用中政会通过三项办法予以反击。蒋介石迫于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于预顾案,实行“袒汪抑于”的政策,支持汪精卫。最终,顾孟余不仅免于惩戒,在三项办法存废问题的角力中,三项办法得以保留。顾案的发生及善后,意味着在特定形势与条件下汪很大程度上拥有政策的主导权,反而是处于被动支持的另一种局面。

  • 标签: 顾案 于右任 汪精卫 蒋介石 三项办法
  • 简介:哈佛燕京图书馆典藏“廷黻资料”系廷黻个人收集、保存的各式文件,由其子居仁捐献。这批资料时间集中于1947年至1965年,是研究廷黻本人及中华民国史、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这里选编1949年前后廷黻与胡适等人围绕筹组中国自由党事宜的往来函件以及廷黻所拟纲领,反映了有关各方尤其是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组建中国自由党的态度。另附译《纽约时报》刊载廷黻宣布成立中国自由党的新闻稿。

  • 标签: 蒋廷黻 中国自由党 胡适 顾孟余
  • 简介:从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的一年多中,先后又有两部重要的丁玲传记出版,即李向东、王增如夫妇的《丁玲传》(以下简称'李传')和祖林的《丁玲传》(以下简称'传')。这两部传记与迄今为止出版的其他丁玲传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所披露的一手资料多、信息量大。这一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特殊身份或位置有关:祖林是丁玲的儿

  • 标签: 丁玲传 传对读 向东王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