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一击凶狠的摆拳击中“酷男孩”特拉维斯·加里茨的面门,汗水飞溅。带着肿胀的眼角,这劭口利福尼亚拳手有些退缩,他已经领教够了面前这位中国人腿的威力,无奈地在台上闪转腾挪。中国选手“小旋风”康恩已经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胆怯,面对这位不愿与自己正面交锋的对手,他大方地摆摆手,示意特拉维斯还可以跑得更快—些。

  • 标签: 康恩 拳击运动 体育运动 中国
  • 简介:目的:以寸为例,从动力学和运动学的角度剖析武术“击打”动作中“二次发力”现象,为研究击打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名自愿者分成对照组(普通大学生)和实验组(咏春练习者),用高速成像捕捉仪及搏击项群测试仪测试关节角度、速度、加速度、时间及力量等指标.结果:踝、膝、髋、肩、肘关节角度迅速变化时间点,对照组左侧0.25、0.20、0.30、0.35、0.40s;右侧0.20、0.20、0.20、0.30、0.30s,右侧踝、膝、髋与肩、肘出现0.10s的间隔,出现“相互抵消”作用.实验组左侧0.35、0.25、0.35、0.30、0.35s;右侧0.25、0.30、0.30、0.30、0.30,出现高度一致性,产生“累计效应”.实验组五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对照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出现时间分别为0.421±0.176s、0.424±0.124s,时差0.003s,P>0.05;实验组分别为0.376±0.105s、0.333±0.103s,时差0.043s,P<0.001,最大加速度先于最大速度出现.结论:协调性(神经支配肌肉)和打击时机(动量和冲量关系)是武术“击打”动作中的“二次发力”现象的根源.

  • 标签: 武术 二次发力 寸拳 解析
  • 简介:陈式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品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认为:陈式太极荣耀的灵魂体现在文化底蕴,荣耀的保障体现在政府鼎力,荣耀的生命力体现在逐鹿校园,荣耀的形象体现在动员媒介,荣耀的策略体现在招商引资;其尴尬之境凸显在传习场所的诉求,师徒传承的纷争以及非遗机构的窘境。

  • 标签: 陈氏太极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窘境
  • 简介:为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自学能力,在高校女生太极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成绩评价和统计比较发现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动作遗忘速度慢于对照组,实验组对体育活动兴趣、自信心都强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小组合作自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提高女生体育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小组合作 自学 太极拳
  • 简介:通过太极教学,遥测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演练42式太极过程中的心率变化。结果表明,42式太极能够对弱势群体产生一定的负荷;在肺活量和情绪调节方面,也有明显的影响,42式太极对健身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锻炼身体的首选项目。

  • 标签: 太极拳 健身 作用 弱势群体
  • 简介:通过研究太极运动干预前后肥胖大学生体质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探讨太极对肥胖大学生的影响与价值。采用16周太极练习进行干预,选取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部分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并通过身体自我描述问卷评估身体自我概念前后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运动后BMI指数变化不显著,体脂率和甘油三酯下降,肺活量、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上升,身体自我概念变化显著。

  • 标签: 太极拳 肥胖 体质 身体自我
  • 简介:从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中开展体育健身的困局入手,进一步分析作为我国传统健身项目的太极对弱势群体的健身意义及易于开展的可行性研究,为在弱势群体中大力开展太极健身可行性得出理论依据。

  • 标签: 太极拳 弱势群体 可行性
  • 简介:主要运用实验法,探讨不同太极运动强度在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过程中体现的自身特点,为防治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经过12周的太极运动,中强度与小强度太极运动对于研究对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影响。小强度与中强度太极运动对于身体形态均有显著的影响。中等强度对于腰围、臀围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建议体质较弱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采用小强度的太极运动进行防治。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中强度的太极运动进行防治。

  • 标签: 太极拳运动 原发性高血压 运动强度
  • 简介:以中老年血脂异常患者为对象,观察太极运动干预对血脂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6周太极锻炼不仅改善了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状况,而且显著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表明适量运动对防治血脂异常及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血脂异常 太极拳运动 血脂 免疫球蛋白(Ig)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太极运动对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影响。方法:将6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太极锻炼组,按一定强度练习若干周。干预前后由专业人员采用SonoScapeSSI-5500超声检测仪对受试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测。结果:实验12周后,锻炼组人群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缩小,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进行太极练习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使之逆转。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太极拳 动脉粥样硬化 中年人 超声检测
  • 简介:运用三维摄像法、图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常年分别从事太极和健步走运动的男性老年人常速行走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进而比较太极与健步走运动对老年人行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太极组老年人与健步走组老年人在常速行走过程中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步态周期,以及人体重心在一个步态周期各时相的前后、上下、左右移动的速度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太极组老年人的髋关节、踝关节活动幅度要明显好于健步走组老年人。结论:太极运动对老年人行走时摆动腿抬高的幅度,踝关节背屈能力的保持方面好于健步走运动。

  • 标签: 太极拳 健步走 步态生物力学参数 关节角度
  • 简介:目的: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艾灸联合太极及Jacobson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运动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个研究中心共27名被确诊为运动性失眠的国家级运动员被随机分为单纯艾灸组(对照组)13例和艾灸联合运动疗法组(治疗组)14例,施灸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要求患者练习太极及肌肉放松训练,每日各1次。治疗持续4周,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4周后(随访)通过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经4周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在PSQI、HAMA、HAMD评分方面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评分经统计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经治疗,治疗组在PSQI和HAMA评分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评分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c)随访时(治疗停止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与治疗组在PSQI、HAMA、HAMD评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刚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太极及肌肉放松训练是治疗运动性失眠有效、安全的方式,近期、远期疗效佳,对改善睡眠及伴随的焦虑情绪疗效优于单纯艾灸疗法。

  • 标签: 运动性失眠 艾灸 肌肉放松训练 太极拳
  • 简介:目的:观察太极练习对中年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太极运动对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太极锻炼组。锻炼组按一定强度条件练习12周。由专业人员采用SonoScapeSSI-5500超声检测仪对受试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周太极练习能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其主要表现:提高了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太极练习能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可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太极拳 中年人 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