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起,波兰开始实行了汽车保险新规定,其中几项颇为特殊。以前,波兰汽车保险中的赔偿责任险、伤害险、车身险都是强制保险(车身强制保险根据车的种类,以十年或十五年以上的汽车为对象)。
简介:
简介:一、什么是Daniel教授的“漏桶”比喻一种不专业的企业行为。一只漏桶的底部有很多的洞,这些漏洞代表着劣质服务、粗鲁、质量低劣、选择性差、未经过训练的员工等,而从桶中漏出来的是企业的客户。
简介: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投资总额的表现成为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选取欧洲28个国家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二元离散模型,并使用随机效应和总体平均模型两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欧洲国家保险投资总额与金融危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平方项与金融危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两者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关系。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给出了对中国保险投资的借鉴和启示。
简介: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力求客观、理性、公正地分析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的两个热点问题,即卫生服务应不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和政府如何面对医疗市场失灵。
简介:保险行业的独特性构成销售费用市场失灵。运用期望效用分析,揭示保险费用与消费者福利的关系。借鉴纽约费用限制法,防止保险公司粗放式增长损失消费者福利。设立基本规则和行使裁决权的政府费用监管能够有效纠正市场失灵。纽约费用限制法的启示是:费用监管目的明确才可确定监管费用的具体项目和方法;细分费用监管的险种差异;总的原则是费用率随保费规模累计递减,同时考虑公司规模、阶段对费用需求的差异;代理人佣金管理规范,补贴新人;费用监管体现销售渠道差异:定量定性相结合.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
简介:2001年10月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正式施行,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信托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立了信托财产管理制度的独特功能和经济价值,也将为我国信托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简介:近年来我国团体保险面临发展困境。保险公司内部因重视程度不够、基础建设薄弱、内部控制不力,外部因财税政策的缺位、与医院的利益冲突、社会保险意识的淡漠及市场恶性竞争等因素。团险的健康发展受到制约,长险短做问题十分突出。保险公司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创新、完善内控,向管理要效益。监管机构要营造发展环境,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与银行等部门的合作,规范团险经营行为。
简介:为国有企业解困,政府出台了“债转股”在内的诸多措施,虽然减少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但却没有遏制住其不良资产增量,针对企业而言,已出台或实施的解困措施所能解决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国有企业,目前,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量企业仍然遭受着高负债和高不良负债的困扰,因此,不良债务的解决依然是我国银行和企业面临着的重要课题。
简介:车贷险是近两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业务。但是为时不长,这块当初为各方普遍看好的市场便失去了“魅力”,保险公司纷纷退出。从总体环境看,车贷险淡出市场,是社会消费信用环境不成熟所致,那么,除此之外,作为市场的主体,保险公司由热衷这一业务到抛弃这一业务,是否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现状与前景所谓车贷险,即购车人要想获得银行的按揭贷款,必须先买这种
简介:分红保险的红利分配会增加寿险公司的负债和现金流出,不同的红利分配方法所代表的透明度和蕴涵的公平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保险监管模式。我国分红保险市场刚刚形成,分红保险业务增长迅速,不同的红利分配方法共存于同一张保单,要在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基础上建立市场导向型的监管模式.就必须明确分红基金的盈余来源;监管分红保险的盈余分配;强调分红保险的透明和信息披露;加快我国指定精算师制度建设;重视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
简介: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保险的制度基础,由于"科技赋能"和"社会变革",正在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更体现在商业模式乃至理论层面。本文用发展的视角,观察基础环境对保险理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科技重构保险理论"的命题,同时,进一步观察科技发展与理论重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理论重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提出基本思路和路径。面向未来,保险理论的重构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思考、研究与探索。
简介:久盼的《中国保险史》即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历时七年的编纂过程中,通过反复查证,澄清了过去许多谬误或有争议的问题。例如最早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保险公司,并非1835年的于仁洋面保安行,而是1805年的谏当保安行,地点既非香港、也非澳门,而在广州;又如中国最早创建的民族保险公司,既非1885年的仁济和保险公司,亦非1878年的金星保险公司或1875年的保险招商局,而是1865年的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至于在中国最早传播西方保险制度的并非洪仁牙在1859年撰写的《资政新篇》,而是魏源,
简介:国民保险意识的强弱是决定整个保险业能否顺利、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决定我国社会保险水平的关键因素。保险意识薄弱有许多具体表现,如缺乏自我保险意识、缺乏保险知识、保险消费行为不成熟、不健康等。为提高国民保险意识,保险行业应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注重理论宣传中的“保险保障”说法,注重保险法规宣传等,只有国民保险意识提高了,保险业才有了发展壮大的基础。
简介:保险企业作为经营风险的专门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科控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保险企业承保的小是所有的风险,而是承保的风险发生后必然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町保风险的识别,在保险经营中显得尤为重要。就是说保险所经营的风险是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的。
简介:本文将收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下寿险需求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段的寿险需求有着不同的收入弹性,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小于1000美元时次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寿险需求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弹性逐步降低。中国寿险业要抓住收入弹性较高的有利时期,加快发展。
波兰的汽车保险
世纪末的机遇——对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思考
Daniel教授的:“漏桶”在保险大项目营销中的运用
保险投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欧洲国家的经验研究
对现行医疗卫生体制的反思——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寿险公司费用监管的理由与方式——基于纽约费用限制法的探讨
《信托法》的颁布实施与我国信托市场的发展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面临挑战的研究视角的思考
论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
新经济:赶超的误区
走向保险的网络时代
银企债务重组的基金模式
关于车贷险风险控制的思考
分红保险监管模式的探讨
纷纭众说的网上银行
保险理论重构的几点思考
关于保险吏的若干悬疑
论国民保险意识的提高
保险经营中的风险管理
收入对寿险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