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环境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采用EBM-GML模型对中国2004年~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增长趋势,其中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最高;(2)从2004年到2020年,多数省份农业的绿色发展效率明显提高,但省份之间的差距仍比较明显。

  • 标签: 农业绿色发展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EBM-GML模型
  • 简介:基于国民经济全行业的视角,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了2002—2013年间,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间要素配置对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劳动力的行业配置可以解释劳动生产率提升的18.4%;相反,资本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结构负利",资本配置效应可以解释资本生产率下降的77.4%;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劳动结构效应持续为正,而资本结构效应则以负值为主;2008年以来,资本结构效应的严重下滑,解释了TFP增速下降的近50%,且年均降低GDP增长率的7.5%。

  • 标签: 行业结构 要素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供给侧改革
  • 简介: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采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工业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CDM模型分析工业行业在回应环境规制时的创新行为差异,以及不同创新行为对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不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对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仅对策略性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实质性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策略性创新对TFP和GTFP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发明专利创新才是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驱动因素。(3)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工业存在以"小发明""小创造"回应政府环境规制的策略性创新行为。从创新绩效来看,实质性创新能够促进三大地区的TFP和东、中部地区的GTFP,但是策略性创新只对西部地区的GTFP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
  • 简介:利用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桂林市城区及所辖12个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在考察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稳定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1.6%,而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其贡献值达到3.1%。桂林市城区及所辖12个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属于技术诱导型的增长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水平是桂林市未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动力。

  • 标签: 县域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 DEA 技术进步
  • 简介: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得不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作用。基于2009-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显著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较高的要素市场扭曲环境能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会抑制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3)要素市场扭曲的空间样本分布多集中在较高水平上,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门槛效应。

  • 标签: 要素市场扭曲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门槛检验
  • 简介:教学管理包含教学管理主体、教学管理客体、教学管理目标与教学管理手段四大基本要素.教学管理体制即教学管理活动的组织制度体系.教学管理的构成要素是制约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内在因素;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政治管理体制、观念文化则是影响高校管理体制的外在因素.

  • 标签: 高校教学管理 构成要素 管理体制 制约因素
  • 简介:论跨国公司当地化经营的六大要素徐永其秦斌跨国公司的当地化经营是指以“地地道道的当地企业、为当地社会作贡献的企业”为自己的目标,①在其东道国的子公司中任用当地高级管理人员、沿袭当地文化传统、形成适应当地经营环境的跨国公司经营模式。经营当地化就是要跨国公...

  • 标签: 跨国公司 人员当地化 企业文化 当地化经营 配套率 技术开发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升级,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将 2010 年、2012年和2017年国家批准设立低碳试点城市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

  • 标签: 低碳试点政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 简介:摘要:目标成本管理作为施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目标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保障施工企业的稳定运转,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将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经验,从几个方面分别探讨目标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探讨,可以使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得到启发,从而能够更加重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企业实现更高的创收。

  • 标签: 目标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 成本控制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特别是农民能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村共同富裕有以外部国家干预为主导的外源式与农村社会为主导的内生式两种主要模式,而农村组织运行绩效、经济基础与制度的规范性构成了影响农村共同富裕实践的核心要素。新时代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要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提升农民直接经济收入,加强制度建设,补齐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短板,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政策支持。

  • 标签: []共同富裕 农村治理 发展模式 核心要素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随后分析了大数据税收征管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探讨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在优化营商环境、驱动管理决策、促进技术创新、影响信息公开方面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大数据 税收征管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制造业企业中,数字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金融赋能制造业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性,相比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赋能效果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文章就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以供参考。

  • 标签: 数字金融 债务融资成本 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摘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中国式现代的深刻内涵,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融合发展对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等方法,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测度,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应发展绿色、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以期实现乡村振兴。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熵权法 基准回归模型
  • 简介:本文使用1999—2008年中国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对集聚经济、要素禀赋等因素在产业动态分布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中,为了分析和比较集聚经济的不同类型对产业动态集聚影响的作用方向和程度,本文构建了地区产业专业化、地区产业多样性和地区市场潜能等指标。研究发现,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和市场潜能等集聚经济因素对产业的动态集聚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地区行业多样化水平和地区制造业相对工资增长率的系数则为负的不显著;同时,地区的要素禀赋对中国产业的动态集聚也有重要影响,从而证实新经济地理学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的空间分布都有着重要的解释力。

  • 标签: 集聚经济 地方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 市场潜能
  • 简介:新准则下,会计科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目设置上更加体现了可靠性和相关性,科目种类上增设了共同类科目,是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结果。但因经济业务的复杂性,难免极少科目的设置上会存在一些瑕疵,分类上与会计要素会存在一些矛盾。本文对存在瑕疵的科目和当前按要素的科目分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设置和分类的修正建议。

  • 标签: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 投资收益 研发支出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收入费用共同类科目
  • 简介: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的滞后期更长;从影响程度来看,基础研究的偏效应最大,应用研究偏效应短期内为负值,而试验发展的作用虽然非常迅速,但其对生产率的带动效果相对较弱;就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偏效应最大,试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改善我国创新投入结构时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积累,以发挥其在促进生产率中的核心地位和长效作用。

  • 标签: 创新价值链 创新投入结构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