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临床无症状或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时肿瘤常已发生局部侵袭或远处转移,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预后较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lncRNA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等方面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在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lncRNA在肾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PVRP)和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2例实施PVRP治疗(纳入PVRP组),105例实施PVP治疗(纳入PVP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量(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PVRP组手术时间为(49.35±16.07)min,少于PVP组的(75.58±18.21)min(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PVR、IPSS评分、QOL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Qmax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但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PVRP组患者尿路刺激症发生率为5.74%(7/122),低于PVP组的14.29%(15/105),P<0.05;PVRP组急性尿潴留、膀胱颈口挛缩、尿道狭窄、压力性尿失禁、继发出血的发生率低于PV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RP、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均有理想效果,PVRP安全性相对更高,且手术更为快捷。
简介: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时,予以优质护理的干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眼科共计纳入患者100例,参与分析,以护理服务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每组患者50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0%)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00.00%)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86.00%)更优异,P<0.05。结论:临床使用优质护理干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Bouveret综合征是一种由胆结石移位造成的上消化道梗阻性疾病,多见于老年女性。虽然该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病死率却不容轻视。本例患者接受了内镜下钛激光碎石术,手术全程约1 h,无明显不良事件。经过短期的观察,患者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或恶化。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评估蓝激光内镜系统在早期胃癌(EG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的68例连续性EGC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64岁。从主观和客观分析2个角度,以及放大和非放大状态2个方面分析。6名内镜医师先评估在非放大状态白光模式(WLI),联动成像模式(LCI)和亮蓝光成像模式(BLI-Bri)下EGC的可视性(RSC)并计算EGC与周边黏膜的色差(ΔEC),然后评估在放大状态(×80倍)WLI、LCI和蓝光成像模式(BLI)下EGC微结构的可视性(RSV)并计算微血管区与非血管区的色差(ΔEV)。可视性用可视性量表评估。色差是用L*a*b*颜色空间计算的。结果在非放大状态WLI、BLI-Bri和LCI模式下,RSC平均值分别为(2.56±0.68)分、(2.63±0.59)分和(3.17±0.50)分,ΔEC平均值分别为15.71±5.58、12.04±3.73和22.84±8.46,LCI均高于BLI-Bri和WLI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高年资医师组BLI-Bri模式下RSC高于WLI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0.58)分比(2.79±0.73)分,P<0.001],而低年资医师组RSC在WLI和BLI-Bri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0.72)分比(2.23±0.72)分,P=0.218]。在放大状态WLI、BLI和LCI模式下的RSV平均值分别为(2.95±0.28)分、(3.46±0.40)分和(3.38±0.33)分,ΔEV平均值分别为21.68±7.52、44.29±10.94和45.38±14.29,LCI和BLI模式均高于WLI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LCI和BLI模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放大LCI模式明显增加EGC和周边黏膜的色差,提高EGC的可视性,可用于EGC的早期检测,尤其适合于低年资内镜医师。放大状态BLI和LCI模式均能增加微血管区和非血管区的色差,提高微结构可视性,可用于EGC的放大观察。
简介:摘要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复明的主要方法,分为治疗性角膜移植手术和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的关键在于制备规则的供体角膜材料和植床、良好的缝合技术以减少术源性角膜散光等。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主要使用环钻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精细度不足,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相比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手术(FLAK)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更加精细,从而可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效果。FLAK涉及到屈光手术医师与角膜移植手术医师协作,具有不同于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的特殊手术程序。为推动我国临床规范开展FLAK,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相关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充分讨论,针对FLAK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步骤、并发症处理及围手术期用药等提出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MacTel)炫彩及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分析2019年1—11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MacTel的患者12例16眼,其中MacTel Ⅰ型8例8眼,男4例4眼,女4例4眼,平均年龄(62.3±12.5)岁;MacTel Ⅱ型4例8眼,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8.7±10.5)岁。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炫彩眼底激光扫描成像、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观察不同类型MacTel特征。结果彩色眼底照相结果显示,MacTel Ⅰ型患眼中,6眼黄斑区环形渗出合并水肿,1眼黄斑水肿不伴硬性渗出,1眼黄斑硬性渗出不伴水肿;MacTel Ⅱ型患眼中心凹颞侧视网膜透明度下降呈灰色。炫彩眼底激光扫描成像显示,MacTel Ⅰ型患眼黄斑渗出呈现点状黄色颗粒,黄斑水肿呈黄绿色,成像较彩色眼底照相清晰,蓝光及绿光反射图均见渗出的点状显影,且绿光反射图显影最强,蓝光显影次之,红外光显影最弱;MacTel Ⅱ型患眼黄斑颞侧呈绿色,成像较彩色眼底照相明显清晰,蓝光反射图显影最强,绿光显影次之,红外光显影最弱。在OCT检查中,MacTel Ⅰ型患眼表现为内层视网膜囊样水肿或外丛状层视网膜不均匀强反射信号;MacTel Ⅱ型患眼视网膜内外层结构缺失,空腔形成,其中2例出现外层视网膜萎缩等表现。在OCTA检查中,MacTel Ⅰ型和Ⅱ型患眼均表现为黄斑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丛破坏,以深层毛细血管丛破坏更明显;MacTel Ⅱ型患眼血管间隙增大、血管密度降低、中心凹无血管区扩大更明显。在FFA检查中,MacTel Ⅰ型患眼表现为早期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充盈迟缓,颞侧血管扩张,部分呈瘤样扩张,后期瘤样扩张处局限性增强;MacTel Ⅱ型患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早期黄斑中心凹旁小血管扩张,晚期黄斑区偏颞侧毛细血管呈弥漫性强荧光。结论炫彩眼底激光扫描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MacTel的形态特征,MacTel Ⅰ型与Ⅱ型影像特征差异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后输尿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34例出现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狭窄组,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4.54±10.35)岁,按1∶1比例选取同期收治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的34例作为非狭窄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5.56±9.57)岁。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对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狭窄组患者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分别为(15.98±1.11)μg/L、(24.23±1.54)μg/L、(381.58±38.52)ng/L,均高于非狭窄组的(14.21±1.02)μg/L、(23.11±1.08)μg/L、(318.23±27.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均可作为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测指标(Z=7.421、2.759、10.740,均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679、0.898,其中血清TGF-β1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引起输尿管损伤可导致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升高,患者血清HMGB1、IL-1β、TGF-β1水平可作为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病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4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17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正常输尿管行HE染色,提取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并用钬激光处理,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P=0.008)。机制上碎石过程中钬激光可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细胞损伤,促进巨噬细胞迁移并诱导其高表达α-SMA。结论钬激光碎石容易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细胞损伤,招募巨噬细胞参与纤维化过程,导致输尿管狭窄,术中尽量避免肌层的损伤及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助于减少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绿激光各种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2年内绿激光各种术式,包括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GL-PVP)、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割术(GL-PVRP)、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GEL-EP)治疗前列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等近期临床指标。对于术后3个月随访的尿流动力学数据、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改变值、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改变值、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调查表评分(IIEF评分)差值、术后并发症等远期临床指标进行组间分析。结果GL-PVP组、GL-PVRP组、GEL-EP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数据[年龄、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术前IPSS评分、术前QOL评分、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膀胱残余尿(PUR)、IIE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术前,患者在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术后膀胱残余尿(PUR)、术后IPSS评分、术后QOL评分改善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PVP、PVRP、EP三种术式治疗BPH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IPSS改变值、术后QOL改变值、尿流率改变值、膀胱残余尿改变值、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调查表评分差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激光可以有效地、安全地治疗前列腺增生,相比PVRP及GL-EP术,PVP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更短,留置尿管时间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采用飞秒激光技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 546例,随机分为非安全组240例和安全组1 306例。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及是否出现眼部/头部不适等情况。对手术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以此制定护理对策。结果1 546例患者中,共有240例患者发生不良情况,其发生率为15.52%,且发生不良情况的患者中,以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最高,占发生不良情况患者的24.58%,占全部患者的3.82%;影响手术安全的因素包括患者伴有焦虑情绪、眼部/头部不适感、术中护理操作不当及环境等因素,以上因素均对手术安全产生明显影响(P<0.05)。结论影响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伴有焦虑情绪、眼部/头部不适感、术中护理操作不当及环境等因素,通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加强护理管理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该术式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