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自组织的相关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时,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等学者就对这些自组织理论的功能进行了划分: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理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则被认为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1]

  • 标签: 自组织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 耗散结构理论 动力学问题 超循环理论
  • 简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了目前中小学生学习态度的一般现状;运用较新颖的数学方法,把大部分被试的学习态度概括为三种模式,并指出它们各自在构成因素上的不同特色。

  • 标签: 学习态度 主优势型模式
  • 简介:<正>现代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传授知识为辅。因此,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其变化就成为学校考试所要测量的主要对象,而对试卷中试题难度的操作则是达到测量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考试及其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对提高学校考试质量往往很难发挥作用。例如,对试卷的分析缺乏数量化方法,科学依据不足;而对

  • 标签: 测验试卷 统计方法 学生问题 S—P表 试题难度分布 协方差
  • 简介:通过故事评定法分析了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结果表明:①此年龄段的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始考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与方式;②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受到言语侵犯时的攻击性行为;③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的年龄差异突出表现在5岁与6岁之间.④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验班幼儿,对攻击性行为比非实验班幼儿评价得更消极.

  • 标签: 幼儿 攻击性行为 认知评价 性别 年龄 攻击条件
  • 简介:为了解中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状况,课题组用中小学生的愉快心境来定义生活满意度,对我国1024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85%的中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或比较愉快,72.3%的中小学生有烦恼,经检验存在明显的年级、性别及城乡差异;中小学生最烦恼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紧张、父母期望值高、同学中没友谊;中小学生最烦恼问题与愉快心境相关的排序依次是:父母期望值高、学习紧张、家庭气氛紧张和同学中没友谊。

  • 标签: 中小学生 生活满意度 愉快心境 最烦恼问题
  • 简介:宗教对于美国国内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已经被世界上曾经发生的大量暴力和战争行为所印证。本文将专门探讨宗教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冲突与解决进程中作为一种意义系统的独特角色。首先,简要探讨宗教作为单一或综合意义系统的概念;其次,分析作为意义来源的宗教影响美国国内和国际关系的不同渠道与途径;再次,剖析作为意义来源的宗教促成暴力或和平的具体过程;最后,探讨宗教研究本身和相关的政策启示。

  • 标签: 宗教 恐怖主义 意义 和平 心理
  • 简介: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社会测量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作为当今吸引诸多学科注意、运用日益成熟的一种研究方法,为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术语、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形成与发展;继而在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基本研究思路的基础之上,比较了两种不同取向的网络分析方法——整体网络分析与自我中心网络分析,以及相关软件,并且介绍了社会网络调查表——SNI技术。最后,针对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社会网络(Computer-SupportedSocialNet-WOrk。,简称为CSSN)兴起的事实,强调了社会网络分析对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我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社会网络的研究设想和初步研究进展。

  • 标签: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心理学 研究方法 计算机网络 历史发展 网络分析软件
  • 简介:本文用情感控制理论来分析教师(教授)在中国和美国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反映在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行为来证实他们作为教师的角色身份。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教师行为的情感反应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关于教师的不同角色期望。

  • 标签: 教师 角色差异 中国 美国 情感控制理论 教育方式
  • 简介:为探讨评价恐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间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正向评价恐惧量表、负向评价恐惧量表、自尊量表、社交互动焦虑量表,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655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1)正向评价恐惧量表在本研究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正向评价恐惧、负向评价恐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问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47.17%,即自尊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交焦虑,另一方面通过负向评价恐惧、正向评价恐惧影响社交焦虑。

  • 标签: 自尊 负向评价恐惧 正向评价恐惧 社交焦虑
  • 简介:近些年来多项课题与研究都围绕高效数学学习学生心理结构展开,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数学教育等.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众多使得已有研究主题分布广泛.以质性分析的方法基于NVivo10软件对47篇相关文献进行质性分析,初步建立了高效数学学习学生的心理结构模型.数学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应当以非智力因素为学习的动力源泉,以较为完善的心理机制作为前提,以高水平的元认知作为监控系统,以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学习保障,以较高的数学学习素养作为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品质的体现.当这五部分结构要素全部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促进,高效率数学学习就发生了.

  • 标签: 高效数学学习 心理结构 质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公司内技术部门人员核心自我评价是否包括集体自尊的维度及其与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在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指导下,301名公司技术部门人员填写了工作倦怠量表(MBI—GS)、工作投入量表(UWES)、经典核心自我评价4个分量表、集体自尊量表以及核心自我评价集成量表(CSES),并以密封信封方式提交。结果:(1)集体自尊对核心自我评价的载荷为0.68,是核心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2)加入集体自尊维度的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路径系数分别达到了0.79和-0.54。(3)采用集成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测量也支持了这一结果,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回归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集体自尊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技术部人员的核心自我评价重要成分,且加入集体自尊维度的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工作倦怠 工作投入 核心自我评价 集体自尊
  • 简介:为探讨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积极反馈、友谊质量和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友谊质量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5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使用与线上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线上积极反馈与友谊质量显著正相关,而且两者都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使用对孤独感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能通过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青少年孤独感: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能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降低孤独感提供有益启示。

  • 标签: 社交网站使用 孤独感 线上积极反馈 友谊质量 青少年
  • 简介:采用价值取向滑块测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普遍信任量表,对329名在校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大一新生的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与普遍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和普遍信任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和同情关注均可正向预测普遍信任;观点采择和同情关注在价值取向和普遍信任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大一新生群体中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和普遍信任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初步有效的数据支撑。

  • 标签: 价值取向 观点采择 同情关注 普遍信任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团体实施感觉剥夺的主要程序、膜拜成员心理变异特征和心身损害后果,揭示膜拜团体人为制造感觉剥夺的本质就是精神控制。消除膜拜成员感觉剥夺主要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替代式信息激励方法。

  • 标签: 破坏性膜拜团体 膜拜成员 感觉剥夺 信息激励
  • 简介:互联网以迅猛的速度和规模拓展,对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同时,随着硬件环境的发展和改善,上网资费的不断下调,越来越多的人带着不同的目的,加人网民行列。除去那些从事电子商务的经销者及进行网络开发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的上网者通过网络与朋友、家人进行交流,采集所需信息,学习或是娱乐。然而,一些上网者没有正确使用互联网,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网络沉溺,如网络游戏沉溺、网络聊天沉溺、网络技术(安装各种软件,下载使用文件,制作网页等)沉溺、网上信息沉溺及网上猎奇沉溺等。

  • 标签: 社会心理学分析 互联网 网络沉溺 网上信息 网络开发 生活方式
  • 简介:为明确手机成瘾对其拖延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以12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手机成瘾、注意控制、意志控制及拖延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后,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注意控制能够在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注意控制理论及自我调节失败理论的视角理解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的关系,而且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为其心理社会适应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拖延行为 手机成瘾 注意控制 意志控制
  • 简介:谁是海外华人?海外华人是谁?海外华人如何自我理解?我们如何理解海外华人?本文旨在运用社会心理分析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要素构成、表现方式及生成机制进行一个架构式的检讨。文章首先指出,文化认同主要由文化范畴认知、文化自我确认、文化价值承诺和文化价值卷入四个互为关联且相对独立的要素构成;进而文章提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在社会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乐意公开声称自己的华人身份,偏好中华文化的部分相关范畴,积极参与华人社会的公共事务,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为人处世,以及关注祖籍地及当代中国的发展;最后文章对影响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建构的若干社会情境因素进行了检讨。

  • 标签: 海外华人 文化认同 社会心理 生活方式 生活环境
  • 简介:随着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成瘾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妇女则是易于罹患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一个群体。本文从女性所面临的角色冲突和心理困境着手,探讨女性沉迷网络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原因。

  • 标签: 女性 网络成瘾综合症 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 简介:针对我国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调查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的164名“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86.3%的教师会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操作;教师大都受科研压力之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主要来自实验设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实验心理学 本科教学 教学改革 教师培训.
  • 简介:本研究以初一年级59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年追踪设计,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控制变量的先前水平,旨在揭示青少年早期自尊与抑郁的相互影响,检验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结果发现,对于青少年样本总体来说,第一、二学年抑郁各自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二、三学年自尊,支持创伤模型;同时第二学年自尊又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三学年抑郁,支持易感模型。对于女生而言,其自尊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与样本总体相同,既支持易感模型,又支持创伤模型;对于男生而言,仅发现其第二学年抑郁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三学年自尊,支持创伤模型。这些结果表明青少年早期的自尊与抑郁存在双向的相互影响,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同时起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标签: 自尊 抑郁 青少年早期 易感模型 创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