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最后通谍博弈和独裁者博弈是实验经济学的经典博弈,也被心理学家用来研究人的公平和利他行为。该研究考查了经济学和心理学通常的报酬支付方式、博弈中待分配的金额是否影响博弈结果,以及两个博弈进行组内实验时是否会产生顺序效应。结果发现支付方式和金额不影响博弈结果,但有顺序效应产生。该研究对国内研究者进一步借用这两个博弈的相关研究打下了一定的方法学基础。

  • 标签: 决策 最后通谍博弈 独裁者博弈 方法效应
  • 简介:研究人计算机界面设计中的眼动交互反馈方式,为优化基于视线追踪技术的人计算机界面设计提供工效学依据.12名被试在交互对象有无边框提示和当前注视位置有无视标反馈的四种组合条件下,通过眼动交互完成目标选择任务,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作业时间、选择错误和超时数目.结果发现,有无当前注视位置的视标反馈对作业时间有显著影响,有视标反馈可加速目标字母的搜索与定位过程和目标激活过程,由视标反馈所产生的作业时间下降,主要由目标定位时间的缩短所致;边框提示对用户的作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果可得以下结论:对当前注视位置提供视标反馈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方式,基于视线追踪的人机交互系统应为用户提供这种反馈信息.

  • 标签: 作业绩效 眼动交互反馈方式 视标反馈 视线追踪 人计算机界面
  • 简介:本文从儿童社会化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儿童在早期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经历和生平情境下的“手头库存知识”,以及儿童对情境的反思性监控,来分析情境对儿童社会化的结果——习得人格、规范、道德、文化等和掌握生活技能的影响。

  • 标签: 儿童心理 社会化 生活情境 生活技能 人格
  • 简介: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和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从结果事件的大小、结果事件的可控性和卷入水平这三个方面考察医方对消极医疗结果的责任归因。结果发现事件大小对责任变量、生气变量、批评变量、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但对专家的信任度变量没有影响;事件可控性对责任变量、生气变量、批评变量、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变量有影响,对专家的信任度变量没有影响;卷入水平对责任变量、生气变量、批评变量、语言攻击和对专家的信任度变量有影响,对身体攻击这一变量没有影响。

  • 标签: 责任归因 消极医疗结果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 简介:以初中代数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学生对代数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代数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代数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

  • 标签: 代数应用题 代数应用题的结构 分类 数学成绩
  • 简介: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该研究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时所用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经过化简,由410个形容词压缩为273个;并扩大了被试量,由原来的733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1.8)扩大为1511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5.5)。采用相同的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和统计方法,得到了完全相同的人格结构。采用另外的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由此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与西方理论的差异,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编制测量量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中还比较了大学生被试和社会人士在各个因素上的分数差异。

  • 标签: 人格结构 词汇学假设 形容词评定 跨文化比较
  • 简介:采用攻击性问卷、关系攻击行为量表、结果预期量表、移情量表和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7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果预期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移情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结果预期与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存在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结果预期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在结果预期对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的预测中,移情发挥了调节作用。在高移情个体中,结果预期并不预测外部攻击行为,而在低移情个体中,结果预期显著地反向预测外部攻击行为;(4)自我控制在结果预期与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移情的调节,高水平的移情能力可以有效地缓解青少年因低自我控制而导致的高攻击性。

  • 标签: 青少年 攻击行为 结果预期 自我控制 移情
  • 简介:以4-9岁儿童为被试,用6张主要是相同事物的多少有差异的刺激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部呈现刺激图片和逐一呈现刺激图片,并且利用有无目标图的方法,来探讨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依“相似性”分类的能力在提高。(2)按目标图分类方式的分类结果显著好于自由分类方式的分类结果。(3)逐一呈现刺激方式的分类成绩显著好于全部呈现刺激方式的分类成绩。

  • 标签: “相似性” 分类能力 儿童 分类结果 分类方式 数据处理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还是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实验1让被试先将深绿、浅绿、浅蓝和深蓝四种颜色分为四种范畴,再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视觉搜索任务中出现了与颜色分类相应的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且这一效应在任务的早段就表现出来,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所引起。实验2让被试将四种渐进的蓝色分为两种范畴,并在之前与后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表明,分类后的视觉搜索中并未出现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先前研究表明,习得语言范畴使四种颜色为两种范畴后,颜色辨别会出现右视野范畴效应。因此,这一结果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而是由习得语言范畴所引起的。总体上,本研究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而非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进一步揭示了语言与颜色知觉的关系。

  • 标签: 沃尔夫假设 颜色范畴知觉 语言范畴 范畴学习 颜色分类
  • 简介:本研究采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以中国和德国的5及7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测验,测验的内容是要求被试在所呈现的30个几何图形中途出4个以建立一种类比关系,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构成类比结果,对测试的评判分为:产生性、灵活性、新颖性、精致性和聚合性5个方面。结果发现:(1)在产生性思维方面,平常及超常的中国儿童均高于德国儿童,且中德双方的高智儿童在连续三年内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2)三年中,所测的各组被试中德国儿童的递增情况均优于中国儿童;(3)在创造性思维的各项指标中,中德儿童的发展显示出差异;(4)中德双方儿童均表现出性别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图表类比 产生性 灵活性 新颖性 精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