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易学是朱熹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易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元代时期,朱子易学在政府的推崇下,逐渐成为官方学术;同时学者也积极地以师徒相传、朋友讲习与读书自得等方式,传承朱子易学;此外,元代学者还通过研究朱子的易学典籍、发展与批判朱子的易学观点,以及调和朱子与程子的易说等多种途径,对朱子易学作深入探究。这三个方面即构成了朱子易学在元代发展的基本面貌。

  • 标签: 朱子 易学 元代 基本面貌
  • 简介:康德“知识论转向”的意义并不是要背离“存在”问题,相反,他要深化存在的内涵,要让存在的“规定性”取代之前“存在”的抽象和空洞。由此,“自由一无限”成为了康德哲学的核心环节之一。康德的“理性一自由一意志一德性”赓续了古希腊“认识你自己”的传统。遵循这个思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三位德国古典哲学家均在康德开辟的哲学方向上付出了努力。德国古典哲学并未放弃传统的“存在”问题,而是深化和发展了这个主题。费希特以自我意识为起点,将康德的三大批判整合为体系;谢林的“同一性”原则以及“理智直观”进一步推进和弥补了康德哲学;黑格尔则用“精神”的能动性以及积极的辩证法将“思想体”通过自身的矛盾发展成为“存在体”。

  • 标签: 德国古典哲学 “存在”问题 “认识你自己” 康德哲学 知识论转向 “同一性”
  • 简介: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哲学逻辑论。“道”是万物的原因,而它自己却不受任何原因的支配。本章采用“分化”、“外化”和“内化”来阐明“道”的逻辑演变过程,展开对这个过程的分析与综合,揭示这个过程的各种对立环节的矛盾关系。在“无”与“有”之间,“无”的价值和意义不低于“有”。在第二章的“自然哲学”中,指出“三生万物”的思想脱离了盘古开天、女娲抟土造人等神话创世说,也不同于八卦或五行等经验性存在物之间的生克制化而成世间万象的对于自然的思考。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家哲学 引论 书讯 三生万物 逻辑演变
  • 简介: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门类,更是现代社会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和社会急剧转型的条件下,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课题.重视社会制度的安排,重视社会管理体制与社会服务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应有之义.这里,现代社会工作的社会体制建构功能与社会服务建构功能则是不可或缺的.

  • 标签: 社会工作 和谐社会 建构功能 社会组织
  • 简介:道德究竟根源于我们的理性还是情感?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一直主张前者。当代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斯洛特(MichaelSlote)则主张后者。他认为人类天生的移情能力或移情反应,而不是理性或外部世界的某种原因(如幸福或效果),才是我们理解道德、辩护道德和解释道德语义的最终依据。他将这种理论称之为“道德情感主义”。

  • 标签: 情感主义 斯洛特 道德 理性主义 哲学传统 伦理学家
  • 简介:试述鲁迅对禁欲主义的批判章牧鲁迅是“五·四”运动时期思想解放的先驱者,是向封建伦理道德冲锋陷阵的猛士。他用那支泼辣犀利的笔锋挑开了封建专制制度吃人的帷幕,揭露了种种光环掩盖下的禁欲主义的反动性、愚昧性和虚伪性。本文主要从反对妇女缠足、节烈观和安贫乐道...

  • 标签: 封建伦理道德 佛洛伊特 虚伪性 思想解放 而已集 至论
  • 简介:我们如果无法说明心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就不能为知识成立的条件提供合法性依据,由此在心灵如何认知与知识如何构成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回溯到笛卡尔哲学传统中,其实质问题是要去说明思想与世界如何联系、知识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确证。分析哲学在语言与世界的二分中曲折地表现出心灵与知识之间的张力。经验主义主张,经验是知识前提,要求反思经验在知识条件中各种角色的合法性。该问题源自心灵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纳经验的问题。哲学家们愿意在科学主义、自然主义的先验哲学层面上追问心灵的属性,并为知识构成的经验基础的合理性作出说明。

  • 标签: 经验知识 自然主义 心灵 外部世界 哲学传统 实质问题
  • 简介:10月12—13日在河北经贸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与自治区的200多名会员代表济济一堂,共赴盛会。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到会并致辞,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代表中国伦理学会第7届理事会作学会工作报告。大会审议了第7届中国伦理学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在学术讨论中,与会代表围绕“伦理治理与社会秩序”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学会工作 学术讨论会 中国伦理 社会秩序 伦理治理
  • 简介:邻避设施整体公共效用与局部负外部性影响的二元冲突是邻比冲突治理必须考量的核心问题,邻避设施公共效用的必要性强弱、设施局部负外部性影响的破坏性程度以及设施设址的环境正义伦理,应是决定邻避设施设址决策的关键变量,由此可以建立邻避设施设址决策净值的简约分析框架。环境哲学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逻辑要求应从严判断邻避设施负外部性影响的破坏性程度,变受害者负外部性影响举证责任为受控者否定性结论举证责任。虽然邻比冲突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无法确保邻避设施得以成功建设或运营,但政府引导的公民参与比将公民排除在邻避设施设址政策过程之外更为必要和理性。即便面临诸多质疑,补偿回馈机制对治理邻比冲突具有实践必要性和伦理正当性,有助于提高邻避设施设址接受度,能促进邻比冲突治理。

  • 标签: 邻比冲突 公共效用 负外部性 公民参与 补偿
  • 简介:晚清以降,中国人对民主(“德”先生)的认知不断朝着“民粹化”甚至“圣化”的方向演进,颇似当下的“超女化”。民主观念传入中国后,国人自始就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及至民初“改造代议制”风潮,对民主的推崇演化为更趋激进的民粹主义情绪;毛泽东时代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发展到“造反有理”,最终催生出十年“文革”。反思历史上民主的“超女化”,辨析自由主义民主与民粹主义民主之别,对正确审视当前所谓的“超女式”民主,或许不无启示。

  • 标签: 民主 民粹 民主“超女化” “超女式”民主
  • 简介:当孔德创立作为崭新学问的社会学时,其中包含着当时欧洲的历史经验以及对新社会理想和展望。东方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尤其是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所导致的许多问题意味着东方社会再也不能把西方思想当成普遍的价值予以接收。因而需要一种反映东方社会的历史经验,文化特点和社会理想的新的社会学,“儒家社会学”就是根据儒家的世界观和社会思想而提出的,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儒家的理性,儒家的思维方式和儒家社会学方法论及其意义,本文认为儒家社会学将拓展西方传统社会学的理论视野,将对东方社会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儒家社会学 儒家理性 儒家思维方式 儒家方法论 认识论 孔德
  • 简介:历史上的中国不是一个传统的契约社会,也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契约意识在古代中国早已存在。先秦时期,统治者和民众、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通过“礼”与“信”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某种以公正为原则的契约关系,从而对统治者的行政和民众的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它有两个特点:首先,这种规定是不成文的,并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其次,这种规定是约定俗成的,代表着个体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往往具有舆论和道德层面的力量。在《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中,这种道德层面的契约关系并不鲜见,深刻反映着中国早期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

  • 标签: 先秦 儒家经典 公正 社会契约 价值取向
  • 简介:<正>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人类聚落系统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范畴,而这两者之间的中介点——集镇却被忽视掉了,因此在社会学中一直只有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这两个学科分支。然而现今社会的高度发展,使得集镇对城市与乡村的作用愈来愈大,以致人

  • 标签: 城市社会学 城市与乡村 作用 集镇 稳定性 农村社会学
  • 简介:社会治理成为一门学问后,表现出了对知识的依赖。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治理就是专业化知识的应用。社会治理体系是一个分工-协作体系,是通过把专业知识整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整体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会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即达到社会治理的某种理想境界。但是,人类社会处在一个不停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变革也会引发社会治理的变革。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过程中,显然会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求,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者还是实践者,往往会耽于旧的知识框架之中,即使新的知识出现了,也会强行地将其纳入到旧的解释框架之中。这不仅对于社会治理变革是有害的,而且会把社会变革而积累起的能量压制下来,并等待其总爆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革命就是因为社会治理压制了社会变革的能量而引爆的。鉴于此,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需要自觉的知识创新,更需要社会治理去容纳和利用这些新的知识。

  • 标签: 社会治理 知识 创新 全球化 后工业化
  • 简介: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视社会的纲纪规范作用,主张通过持守礼义法度来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发展;二是强调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张通过实行保民爱民的为政方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运行。齐鲁文化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丰富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 标签: 齐鲁文化 社会 和谐
  • 简介:《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光辉哲学命题,揭示了社会和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创造和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传》哲学还包涵着“以财聚人”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与以追求利润为旨归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 标签: 易传 社会和平 经济发展 人本主义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施特劳斯对封闭社会与普遍社会的理解,阐明了他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现代性思想抛弃理性与自然正确,故不再认识到自由民主在现当代的合理性、正当性与普遍性;从而,当国家的强大有力成为衡量的最高甚至唯一标准,当民族神话或习传性道德粉饰下的专制暂时“辉煌”,人们很容易在看似危急之时抛弃自由而拥抱专制。本文表明施特劳斯回归古典政治哲学不是要照搬美德政制,而是欲借助古典政治哲学来恢复对政治事物的常识性理解,从而真正理解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并将古典之原则间接曲折地运用于自由民主;其意图是为自由民主提供健康、坚实的道德和智识之根基。本文反驳了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倾向的对施特劳斯思想的曲解和误用:以之为根据来反对自由、平等、人权的普世性。本文也揭示了施特劳斯所理解的文明之内涵以及政治自由在其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封闭社会 普遍社会 政治自由 文明
  • 简介:儒家思想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旧的奴隶制帝国趋于分崩离析,战争频繁,社会处于大动荡中,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面对这样的社会和人生的现实,儒家积极'参与'社会的变化,采取'入世'态度.孔子的一生,始终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的.面对当时'礼坏乐崩'的状况,孔子奔走于各国之间,宣传'仁学',要各国国君以'仁'治天下.

  • 标签: 儒家 文艺思想 现实主义 审美意识
  • 简介:<正>理想的制度形式与理想的道德规范的一致,是孔子和柏拉图所共同追求的。然而,由于文化历史渊源及两位思想家个性的不同,使这种“政、伦合一”在东西两大领域内又各具特色;并且这差异在后来的历史中继续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孔子那里“仁”与“礼”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形成了宗法制度前提下的德治主义;而在柏拉图那里,在“善”的绝对信念下,通过以“正义”为主的诸种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则构成知识论基础上的伦理政治。

  • 标签: 柏拉图 伦理政治 孔子思想 德治主义 正义 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