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以及对呼吸和血流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6例,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h)静脉维持。B组为实验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h)+雷米芬太尼3.0ug/(kg?h)维持麻醉。详细记录出各时间点的Sp02、HR、MAP、Petco2、RR等,以及观察患者神志及疼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镇静效果与B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时间点的Sp02、HR、MAP、Petco2、RR上,A组和B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达到很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持续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面瘫后遗面肌挛缩66例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66例面瘫后遗面肌挛缩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针刺治疗)与实验组(33例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2.42%、39.3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0.61%、36.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面瘫后遗面肌挛缩患者给予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30例APLD患者术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2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基本能从事原有工作和生活,优良率达90%。结论APLD患者术后加强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手术和护理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病理穿刺活检是胸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随着影像导引设备不断更新和穿刺针的改进,经皮穿刺活检技术进步并得到广泛临床应用。精准医学时代,肿瘤基因组学推动了分子病理学发展,使得穿刺活检临床需求日益增大。2017年5月1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并启动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国专家共识工作,共识于2018年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和Thoracic Cancer,后续在中国抗癌协会继续教育部支持下,在不同地区、医院进行了10次规范化培训和推广工作,在指导并推动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技术操作和临床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断适应我国医疗领域发展需求,结合共识推广的应用体会及反馈建议,共识制定小组进一步更新文献证据和研究进展,完成了共识更新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面神经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刺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的5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湖南省宁乡县中医医院2012年-2014年确诊收治。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药物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0%(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测定所有患者的面肌功能变化情况,试验组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面神经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刺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B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娩。C组未行镇痛分娩。比较三组分娩情况。结果A组和B组的镇痛15min、镇痛30min、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B组镇痛15min、镇痛30min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