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囊性肝包虫病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为20例囊性肝包虫病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及预后等指标。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55~125min,平均(75.0±35.0)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6.0±1.5)mL,术中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腹腔囊液遗漏。术后2例发生胆漏,分别治疗3d、5d后治愈。术后随访2~9个月,未见肝脏及盆腹腔包虫复发。结论:腹腔镜可放大手术视野,易于暴露操作,高位病灶处理方便,在有成熟腹腔镜技术及肝胆外科手术处理经验的前提下,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性包虫病是安全的,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美观、家属容易接受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囊型肝包虫病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及血清学检查证实的59例(102个病灶)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13~64(42±6)岁。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同时判定病灶对血管及胆管受累情况。比较超声对肝包虫病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率,以及超声诊断肝包虫病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59例患者共涉及102个病灶,位于肝右叶78个,左叶20个,左右叶间4个。超声显示CE1型12个,CE2型24个,CE3a型16个,CE3b型6个,CE4型34个,CE5型10个。包虫超声与手术病理分型的相符率分别为91.66%(11/12)、95.80%(23/24)、93.75%(15/16)、83.33%(5/6)、91.17%(31/34)及100.00%(10/10)。超声诊断效能分析:分型的准确率为94.12%,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25%。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中以脑回征、多子囊征出现频率最多,囊壁均匀性增厚,双壁征,内层囊壁分离征及厚壁钙化次之。超声在显示病灶累及血管及胆管判定中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囊型肝包虫病,可较好地显示此病的影像特征,对提示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判定病灶对血管及胆管受累情况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