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腹直肌鞘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1-2022.12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镇痛,观察组采取低位前锯肌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鞘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下斜肌减弱术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特别关注三个月术后的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01-2023.01,4年内收治的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a(20例,下斜肌部分切断切除术)、对照组b(20例,下斜肌后移术)和观察组c(20例,下斜肌转位术)。对三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下斜肌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术后三个月的短期观察中。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作用显著,针对垂直角度大于15三棱镜度患者,下斜肌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耳肌阵挛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山东大学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中耳肌阵挛性耳鸣患者56例,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6~75岁,中位年龄35岁;单侧耳鸣47例,双侧耳鸣9例;耳鸣时间20 d至8年。记录耳鸣的声音特点、诱发因素、性质(频率等)、耳鸣时鼓膜情况、听力学相关检查(长时程声导抗、镫骨肌声反射、纯音听阈、短增量敏感测试、重振试验、响度不适阈)结果、前庭功能检查、面肌电图、影像学检查。采用口服卡马西平和/或手术治疗,随访6~24个月,观察治疗后耳鸣变化。结果耳鸣声音多样,有“踩雪声、节律性击鼓声、白噪声”等。诱发因素包括外部声音、体位变化、触摸面部及耳周皮肤、讲话及咀嚼、眨眼等。单一因素诱发44例;2种及以上因素诱发9例;无明确诱发因素1例;1例耳鸣伴癫痫;1例外伤性面神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后耳鸣患者于耳廓活动时可诱发患侧耳鸣。耳镜检查可见与耳鸣频率一致的鼓膜扇动12例,长时程声导抗可见与耳鸣频率一致的波形;耳镜检查未见鼓膜扇动,长时程声导抗亦可见与耳鸣频率一致波形者7例,但波形改变速率较可见鼓膜扇动者相比更快。56例患者听力均无改变。1例耳鸣合并癫痫的6岁患儿,予抗癫痫药物(托吡酯)后耳鸣消失;1例外伤性面神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后耳鸣患者,未行特殊治疗。54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中症状完全控制10例;症状减轻23例;无效21例。卡马西平治疗无效的21例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8例,7例术后耳鸣消失,1例先后行3次手术,第3次手术后随访6个月,未再出现耳鸣;余13例因个人原因拒绝手术治疗。结论中耳肌阵挛性耳鸣患者的耳鸣声音多样化、诱发因素多样化,口服卡马西平等镇静类药物部分患者有效,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膈肌运动方面的效果,并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1月份脑卒中患者共104例为项目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选为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以及观察组(52例)实施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不同训练干预前后膈肌移动速度、膈肌增厚率、膈肌收缩速度数值以及FVC、FEV1、PEF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膈肌移动速度、膈肌增厚率以及膈肌收缩速度均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FVC、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P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膈肌运动功能,在康复阶段具有可行性,能够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简介: 【摘要】目的:评估中老年眼袋手术中双层瓦合缝合眼轮匝肌肌瓣的价值。方法:以中老年眼袋手术患者为样本,共有38例样本,单双数分组,即普通组、调查组,均有19例样本,前者方案为四步缝合法,后者方案为双层瓦合缝合眼轮匝肌肌瓣,研究在2020年2月-2023年2月实施,评估疗效,统计并发症,调查满意度。结果:统计各组眼袋手术有效率,符合常态分布,调查组高于普通组,数值为100.00%、78.95%,P<0.05。统计各组并发症,符合常态分布,调查组低于普通组,数值为5.26%、31.58%,P<0.05。统计各组满意率,符合常态分布,调查组高于普通组,数值为94.74%、63.16%,P<0.05。结论:双层瓦合缝合眼轮匝肌肌瓣可推广,有效性高,能恢复眼部美观度,还可减少下睑外翻等问题,提升中老年眼袋手术安全性。
简介:摘要瘦素是一种由ob基因编码,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瘦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促进能耗、减轻体重的作用。除中枢外,瘦素还能通过外周组织和器官,如脂肪组织、胰腺、肝脏、骨骼肌、免疫细胞和心血管等,发挥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沉积、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促进免疫系统T、B细胞发育及炎症因子产生等作用。经外周给予瘦素,能改善脂肪营养不良、先天性瘦素缺乏症及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在内的获得性瘦素缺乏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对瘦素外周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瘦素的功能,加深对瘦素的认识,而且可为研发基于瘦素的减肥药物提供依据。